八一厂广播站楼外,夜幕已然降临,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
杨伟终于盼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眼中瞬间闪过惊喜。
迫不及待地快步上前,直接拦在了她身前。
“文丽,你干嘛躲着我啊,我等你好半天了!”
杨伟的语气就像是自己受了什么委屈。
从白天就守在这楼下,一直等到天色完全黑透。
要不是有人提前给他通风报信,杨伟都快以为李文丽回家了。
李文丽看着眼前的杨伟,只觉得头疼不已,无奈地说道:
“我今晚真的有事!”
她实在搞不懂,杨伟到底是脑子转不过弯,还是太过痴情,怎么就一直纠缠她不放呢!
“你今天到底是怎么了?是我哪里做得不对,惹你生气了吗?”
杨伟脸上写满了困惑,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有诚意。
李文丽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嘴角泛起一丝自嘲的苦笑,
“你没错,你挺好的!是我的问题。”
自幼在高干家庭的环境中长大,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那是再熟悉不过。
杨伟的父亲是厂里的副厂长,两家交好确实对自己父亲的工作有所助力。
可无奈,李文丽对杨伟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毕竟,一个经常出入跳舞场所的男人,背地里都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女孩。
察觉到李文丽的态度冷淡,心中一股无名火起,忍不住着急又生气地质问道:
“是不是因为那个张华?”
自从张华出现后,李文丽对他的态度就急转直下。
杨伟瞬间就将这一切归咎到了张华身上。
李文丽闻言,不禁直视着杨伟,眼中满是厌恶。
她再也不想继续纠缠下去,直接用力绕开杨伟,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
留下对方独自一人站在原地。
杨伟看着李文丽决然离去的背影,紧握拳头,咬牙切齿地低声吼道:
“张华,你给我等着!
……
老人稳稳地坐在张华的位置上,全神贯注地翻阅着剧本。
张华则在一旁,时不时地为老人解释着剧本中的一些情节和想法。
过了许久,老人缓缓放下手中的剧本,不禁感慨道:
“真巧啊!看来一切在命数之中!”
张华一愣,疑惑地问道:“请问,剧本有什么问题吗?”
自己写的这部剧本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不至于这么巧,正好与老人的经历重合吧?
“我有个疑惑。”
老人一脸困惑地看向张华,紧接着问道,
“编剧部的老师难道没跟你讲过八一厂的传统吗?为什么你还会选择这样的题材来创作呢?”
说完,老人的目光仔细地在张华身上打量,那眼神仿佛非要从他身上挖出个答案不可。
张华被老人盯得心里直发慌,但很快便一脸正经地胡诌起来:
“我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写年轻人的故事,把纯粹的爱情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可以让大家重温青春的美好。”
作为一名曾专注于霸总题材的导演,国内那些高分爱情电影,他早已看得滚瓜烂熟,甚至逐帧分析过。
剧情内容印象深刻,就像抄书一样,把剧本内容创造出来,还不用费精力查资料。
这也是白天,陆国丰老师看到张华的写作速度,深深怀疑自己的原因。
老人继续追问道:\"你看过上影厂的电影?\"
“是的!”张华点了点头。
老人听闻,突然开怀大笑起来:
“那就对咯嘛!”
八一厂内部放映《庐山恋》,正是他在背后推动。
一直希望厂里能有所启发,创作出解脱部队禁锢的作品。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胆子大的年轻人付诸行动了。
……
八一厂家属院,夜色渐深。
今晚张华却一反常态,迟迟没有回家。
苏萍心急如焚,抱怨地向张建国质问道:
“你儿子这么晚了还没回来,这是跑到哪里去了呀?
“我哪知道啊!”张建国一脸无辜,眼神中也隐隐透露出一丝忧虑。
儿子好不容易从房间走出来,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才安稳没几天,就突然变了味,他心里怎能不担心。
还不如闷在家里好呢!
“快,快去厂里找找你儿子!”苏萍再也坐不住了,连忙拉起张建国,急切地催促道。
就在这时,敲门声骤然响起。
张建国和苏萍顿时停下动作,两人下意识地对视一眼。
”是文丽啊,你怎么有时间过来啦!“
苏萍打开房门,看到敲门的是李文丽,脸上立刻换上了笑容。
虽说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大院,但李书记身为八一厂的高级干部之一,住房条件自然比张家要好些,住处也离这边有一段距离。
李文丽探身往屋里扫视了一圈,像是在寻找某个人的身影,“苏姨、张叔叔,我是来找张华的。”
“小华他还没回来呢,我们正准备出去找他呢。
”苏萍的笑容瞬间消失,脸上再次布满了忧愁。
李文丽一脸疑惑:“张华,不是在写剧本吗?”
中午张华以写剧本为由,拒绝了她的跳舞邀请。
她可是为此生气了好半天,结果现在却得知张华根本不在家写剧本,这让她心里更加难受。
……
“其实我从小就喜欢电影,喜欢跑到八一厂看他们拍电影。只是....你知道我父亲,他一心只想让我进部队...我不敢反抗,只能自己偷偷的学,偷偷的写,甚至.....唔~””
说着说着,张华哽咽的哭声打断了他的话语?
他就像是在跟一位亲近的长辈,倾诉着多年来的委屈。
老人不禁心生怜悯,“现在国内的环境变好了,年轻人就应该勇敢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张华身为八一厂的子弟兵,老人本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而且,老人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有过类似不敢反抗父亲,只能偷偷做自己想做之事的经历。
张华的倾诉,让他在心灵上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老人再次拿起手中的文稿,思索犹豫了片刻,问道:
“小同志,你的剧本什么时候能完稿?”
“应该就这两天吧,不过,陆老师和周老师说厂里不会拍我写的这种剧本。”
张华的语气先是平淡,又故作遗憾的提起编剧部的两个老师。
原本 27 万字的小说,改编成剧本篇幅会缩水三分之二。
更何况张华这个写作快手,为了赶进度,难免还会在内容上有所精简。
老人有些惊讶:“你刚来,就跟老陆他们认识上了?”
“陆老师是我的剧本指导老师!”张华点头承认。
反正陆国丰又没拒绝,张华直接抬出对方,好给自己的剧本加分。
说完,他又故作惆怅地感慨道:“唉,也不知道我这本剧本什么时候能有机会被拍成电影。”
老人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拍,你写出来就拍!”
张华眼中闪过惊喜,连忙说道:“我明天就能写完!”
喜欢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