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殖民区的冲突,如同一声警钟,敲响在联邦上空。无论是元首府的雷霆手段,还是资本巨鳄的暗中运作,亦或是怀旧势力的沉渣泛起,都清晰地表明——联邦社会在高速发展下积累的思想分歧,已到了必须直面、无法回避的时刻。
堵不如疏。在江辰的授意下,一场前所未有的、覆盖全联邦的、关于“文明向何处去”的思想大讨论,被正式点燃。官方并未设定统一框架,而是开放了所有公共信息平台,鼓励公民在法律框架内,就联邦的未来发展方向各抒己见。
一时间,思想的火花在星际网络中激烈碰撞,形成了数股清晰可见的潮流。
以“星网之声”及其拥趸为代表的 “反思与匡正派” ,声音最为响亮。他们不否定星际化的大方向,但强烈抨击其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社会不公和道德滑坡。
“联邦的飞船能跨越光年,却无法消除隔壁街区的贫困,这是文明的耻辱!”海伦·李在一场大型全息辩论中激昂陈词,“我们不能只盯着星图,而忽视了脚下土地的裂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公民生活得更好,而不是制造新的神明与蝼蚁!我们需要放缓脚步,进行制度反思,重塑公平正义的基石!”
他们的主张得到了大量知识分子、中产阶层和底层民众的共鸣,强调发展必须兼顾公平与人文关怀。
与之针锋相对的是以部分科学院院士、激进开拓者为主的 “坚定进化派” 。他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必然在星辰大海,任何犹豫都是对文明的不负责任。
“宇宙的生存法则是残酷的!低语者的威胁并未远去,我们有什么资格停下脚步,沉溺于内部的无病呻吟?”一位着名天体物理学家在专栏中写道,“贫富差距是发展中的阵痛,效率优先才能积累足够应对未来危机的实力!怀念土地?那是懦夫的自欺欺人!唯有不断突破科技边界,不断开拓生存空间,文明才能延续!”
他们崇尚技术至上,认为一切阻碍效率提升的制度和情感都是需要被克服的障碍。
而 “归根者”及其同情者的声音,虽然相对边缘,却在特定的群体中极具煽动力。他们利用这次大讨论的舞台,更加系统地宣扬其理念。
“科技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异化!AI在替我们思考,基因技术试图改造我们的本质,我们正在失去为人的尊严!”老沃克在一场线下集会中,面对着他的信众,痛心疾首,“看看那些冰冷的星际都市,还有几分人间的烟火气?回归传统,不是倒退,是找回我们迷失的灵魂!是守护人类文明最后的净土!”
他们的言论吸引了许多在快速变迁中感到迷失和焦虑的个体,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视的、试图拉历史倒车的潜流。
除此之外,还有试图调和各方矛盾的 “平衡发展派” ,主张在推进星际化的同时,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来调节分配,保护传统文化多样性;也有少数极端环保主义者组成的 “生态至上派” ,反对任何可能破坏宇宙原始生态的开发和殖民……
网络论坛、新闻评论区、街头巷尾、家庭餐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了思想交锋的战场。人们引经据典,争论得面红耳赤。支持不同观点的文章、视频、数据图表以光速传播、碰撞、湮灭又重生。
这场全民大讨论,如同一场思想的“压力测试”,将联邦社会深层的矛盾、焦虑和期望,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下。它带来了混乱,也带来了活力;它凸显了分歧,也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联邦的本质与未来。
墨菲斯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旗下的媒体时而鼓吹效率,时而假装客观地呈现各派观点,暗中则不断放大社会割裂的叙事。
“争论吧,分裂吧,”他满意地看着光屏上纷乱的言论,“思想无法统一,力量就无法凝聚。这对我们最有利。”
雷娜则感到深深的忧虑。作为军人,她更习惯于明确的命令和统一的意志,这种全民性的思想混乱让她感到不安。“辰哥,这样下去,会不会动摇国本?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声音来定调!”
江辰站在元首府的信息控制中心,巨大的光屏上实时滚动着全联邦讨论的热点图和关键词分析。他的眼神平静如水。
“雷娜,压制的思想只会变成地火,烧毁根基。让它们都冒出来。”他缓缓说道,“真正的共识,不是在沉默中达成的,而是在交锋中淬炼出来的。我们要做的,不是给出唯一答案,而是引导这场讨论,确保它不偏离轨道,并从中汲取智慧的养分。”
他下令官方信息平台,对各类极端、煽动仇恨和明显违背事实的言论进行必要的限制,同时大力推送那些理性、建设性的讨论内容。联邦科学院也组织了一系列公开讲座,由顶尖科学家深入浅出地解释关键技术的前景与潜在风险,试图用知识和理性来平衡情绪的宣泄。
这场思想的风暴,席卷了每一个人。它没有立刻得出答案,却深刻地改变了联邦的社会氛围。人们开始更加认真地审视脚下的道路,思考个人与文明的关系。思想的交锋,如同一座巨大的熔炉,正在淬炼着这个年轻星际文明的灵魂。
而这场大讨论的最终结果,将深远地影响“铱星-1”的开发模式、联邦的政策走向,乃至人类文明在星辰大海中的最终航向。
喜欢盖世悍卒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盖世悍卒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