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子如同丧家之犬般退去,孙传庭知道他们绝不敢,再次发起进攻了。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那天崩地裂般的武器,城里还有没有、有多少。
虽然孙传庭,也很想获得军功,银质勋章的奖励太诱人了。
但崇祯给他的命令,就是坚守高阳城,并且严令不允许追击。
面对高官厚禄没有人,可以做到心如止水,即便是孙传庭也不能免俗。
见人都退走了,孙传庭开始组织人员,打开城门收集战友遗体。
顺道清理鞑子那边,留下的尸体,这些事崇祯都做过严肃交待。
按照以往的想法,寒冬腊月是不会有瘟疫的。
但既然陛下说会有那就一定会,不知不觉间,崇祯多了个死忠粉。
城门打开,孙传庭带着众人走了出来,城墙下还有几十个签军。
他们都被吓出了噫症,跪在尸堆中磕着头。
城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尤其是那些,被炸药包炸过的地方。
一条深达两米的沟壑,到处乱飞的碎肉,包括孙传庭在内的所有人,都口吸凉气~。
吸凉气归吸凉气,但这并不妨碍众人,开始对鞑子补刀。
毕竟炸药包不够,埋得距离又稍深了点。
因此有不少鞑子,并没有直接炸碎,而是还有有不少,躺在地上哼哼唧唧。
明军众将士,可不管你哼唧不哼唧,上去就是一刀直接解决。
毕竟,这可都是军功啊,一直忙到接近黄昏,才堪堪清理完战场。
直到第二日,战后统计才出来,明军战死伤者甚巨。
首先是卫所军和募军,战死者多达三千多人,伤两千多人。
皇帝直属的精锐勇卫营,战死两千七百六十三人,轻重伤者一千零二十五人。
鞑子签军战死八千多人,满八旗鞑子战死四千人。
之所以守城战,伤亡也能如此之大,大部份都死于鞑子的弓箭手。
在没有重型火器,帮忙攻城拔寨的情况下,鞑子这边的伤亡还算是正常的。
只不过由于死亡的方式,视觉冲击力太强,让人心里一时间,难以承受罢了。
孙传庭听着记功官,报出的这些数字,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他是断然不会谎报军功的,这要是在别的将领那里,一万二报两万四是最低了。
记功官见孙传庭听完后,没有任何表示,心里已经极其不爽。
他在别的将领那里,记录军功时,大多都是两人合计一番。
多报一些,好处都是大家拿一点,凭什么你就不言不发?装高冷啊!哼……。
前线主将不同意谎报军功,记功官是万万不敢乱报的。
众所周知,趋利可以共谋,避祸只需替罪就行。
见记功官还站在原地未动,孙传庭眉头一皱道:“不知阁下,可还有什么事情吗?”
记功官也是听出了,孙传庭语气中的不耐,也没有说什么,拱手就下去了。
其实孙传庭是知道,军队有谎报军功的,但他并不屑于用,如此肮脏的手段。
拿起桌案上一封折子,开始上报军功,这些都是关乎将士们,能领多少赏赐的关键证据。
军功统计是记功官、武选清史司,战场最高军事长官各一份。
兵部核对三张折子后转呈内阁,内阁核对完后由皇帝批红。
本来层层筛选,就是为了避免谎报军功,奈何明朝后期,从上到下全在贪污。
孙传庭朝身旁的亲卫道:“你去将周遇吉、黄得功两位将军请过来。”
“你就说本督,找他们有事相商。”亲卫领命转身而去。
由于大战,如今这府衙临时改成了帅府,方便孙传庭做出全军调度。
为了避嫌,大多时候都是在城墙上,很少来这府衙。
今天是要写折子才来这里,毕竟没有人打仗,还带着文房四宝。
少顷,周遇吉、黄得功并肩而来。
进来后两人同时单膝跪地道:“不知大帅,唤末将来所为何事?”
孙传庭将折子递给两人后笑道:“两位将军快快请起,也没有什么重要事情。”
“本帅写了个,请功的折子,两位将军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周遇吉接过来折子,认真阅读完后递给了黄得功。
黄得功看后,又将折子递交给孙传庭。
并示意周遇吉先说,后者会意道:“大帅这军功折子,末将认为大体没问题。”
“只是,有一点末将不甚明白,咱们杀死了岳托,为何不写进折子里?”
要知道一个贝勒,是可以拿到银质勋章的,光岳托一人,就可以让孙传庭获封公爵。
孙传庭点点头道:“本帅自然知道,岳托可能死了,但他的尸首,被多尔衮抢走了。”
“本帅也是苦于,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这军功怕是不能乱报。”
周遇吉接过话茬,略微发怒道:“当时记功官,可是就在大帅您身边的。”
“他可是亲眼看到,岳托被炸死的,他难道还将这份功劳,瞒而不报吗?”
黄得功也在一旁帮腔道:“是啊!大帅!这么大的功劳。”
“本就是将士们,拼命得来的,凭啥不上报陛下,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回想刚才跟记功官闹掰,无奈道:“刚才记功官在这里,想要跟本帅在军功上造假。”
“好拿更多的奖励银两,被本帅给否了!”
听到这,两人也颇为头大,孙传庭就是为人,太过正直不懂变通。
这次承蒙天恩,做了这高阳之战的统兵大帅,却将最不该得罪的人给得罪了。
周遇吉睛睛一转,叫来身旁的亲卫道:“你去把记功官请过来,就说我周某人请他喝酒。”
他知道不能以孙传庭名义请他,要真用大帅的名义,他不同意来还真拿他没法。
孙传庭也识趣的退到了后厅,不一会记功官到了。
此时,府衙侧厅,早有亲卫准备好了吃食和黄酒。
见记功官落座,周遇吉端起酒杯敬酒道:“御史大人请,末将敬您一杯。”
“素闻御史大人刚正不阿,末将一直未能得见真人,今儿个高兴,大家一起喝一杯,请!”
记功御史也是端起酒杯,哈哈道:“哪里~哪里!周将军谬赞了,请~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周遇吉才道:“此战咱们炸死了岳托,不知大人可曾瞧见?”
记功官因孙传庭的事,还心有芥蒂,现在马屁也拍了、酒也喝了。
但他还想捞点好处,于是端起酒杯道:“当时爆炸威力巨大,吓到本官不敢抬头。”
“未曾瞧得仔细,两位将军可有岳托首级,如果有,本官这就回去写折子。”
周遇吉也端起酒杯道:“岳托尸首,被多尔衮抢走了,我们未曾拿到。”
“先不说这个,我与虎山兄,同敬御史大人一杯,请~!”
黄得功也端起酒杯,三人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随后黄得功起身,去后面拿来一个锦缎包袱,轻轻放到记功御史怀中。
黄得功轻声道:“此番我兄弟二人的前程,可全靠御史大人了,望大人不计前嫌。”
也不知是不是喝多了,第一次竟未提起来,讪笑一声发力将包袱,提起来背在背上。
三人在门口道别,记功官道:“二位将军不必相送,岳托之功本官这就回去写折子。”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