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恕意的丧礼办得极为简陋。灵堂设在府中最偏僻的一处小厅,只简单挂了白幡,点了两盏长明灯。来吊唁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是府中下人,主子们除了必要的露面,几乎不见踪影。
明兰穿着一身粗糙的孝服,跪在灵前。小小的身子在宽大的丧服中更显单薄。她机械地向每个前来祭奠的人叩首还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一尊失去灵魂的木偶。
炭盆中的纸钱缓缓燃烧,灰烬随着热气上升,又飘飘荡荡地落下,如同黑色的雪。明兰盯着那跳动的火焰,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母亲临终前的画面。
“明兰妹妹,节哀顺变。”一个娇柔的声音突然响起。
明兰抬起头,看见林噙霜带着雪娘走了进来。林噙霜今日特意穿了一身素净的衣裳,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悲戚。她走到灵前,上了一炷香,然后转向明兰。
“好孩子,真是苦了你了。”林噙霜蹲下身,想要抚摸明兰的头发,却被明兰不着痕迹地避开。
林噙霜的手僵在半空,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换上关切的表情:“你娘亲去了,往后有什么难处,尽管来寻我。我虽不才,但看顾你还是能做到的。”
明兰低下头,长长的睫毛掩去眼中的情绪。她想起那碗清澈如水的参汤,想起雪娘在院门口的私语,想起母亲冰凉的手...
恨意如同毒蛇,在她心中悄然滋生。但她记得母亲的嘱咐——藏拙。
“谢林小娘关怀。”明兰小声说道,声音没有任何起伏。
林噙霜仔细打量着明兰,似乎想从她脸上找出什么。但明兰只是低着头,一副茫然无措的模样,与寻常六岁孩童无异。
“真是可怜见的,怕是吓坏了。”林噙霜对身后的雪娘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释然,“回头送些补品过来,给孩子压压惊。”
“是。”雪娘应道,瞥了明兰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
主仆二人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转身离去。明兰盯着她们的背影,小手在袖中紧紧攥成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疼痛让她保持清醒。
接下来的两日,前来吊唁的人越来越少。灵堂越发冷清,只有明兰和周嬷嬷、桃枝三人守在那里。新生的弟弟被乳母抱走了,明兰甚至没能多看几眼。
第三日清晨,灵堂里突然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盛老太太在丫鬟的搀扶下,缓缓走了进来。她已年过六旬,头发花白,但目光依然锐利,步伐虽慢却稳。这位老太太平日深居简出,几乎不过问府中事务,今日却亲自来了。
明兰慌忙叩首行礼:“给祖母请安。”
盛老太太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先走到灵前,郑重地上了三炷香。然后她转身,仔细端详着跪在地上的明兰。
“起来吧。”老太太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明依言起身,仍低着头。她能感觉到老太太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自己身上,仿佛能看透她内心的一切。
“抬起头来。”老太太说道。
明兰缓缓抬头,对上老太太深邃的眼睛。那是一双看尽世事的眼,睿智而通透。
“你娘亲去了,往后有什么打算?”老太太直截了当地问道。
明兰垂下眼帘:“明儿不知...”
老太太环视四周,看着这简陋的灵堂,微微蹙眉:“你父亲可曾来过?”
明兰沉默片刻,轻声道:“父亲昨日来上了一炷香。”
事实上,盛紘只待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匆匆离去。丧礼期间,他大多时间都在林噙霜那里。
老太太似乎看穿了什么,轻轻叹了口气:“既然如此,你就随我去寿安堂吧。”
此言一出,不仅明兰愣住了,连旁边的周嬷嬷和桃枝都露出惊讶的表情。寿安堂是老太太的住处,这些年来,她从未主动提出要抚养哪个孙辈。
“老太太...”周嬷嬷忍不住开口,“这怕是于礼不合...”
盛老太太瞥了她一眼:“怎么,我堂堂盛家老夫人,还养不起一个孙女?”
周嬷嬷慌忙跪下:“老奴不敢!”
老太太不再理会她,转而看向明兰:“你可愿意?”
明兰怔怔地看着祖母。寿安堂...那是府中最清净的地方,也是唯一能避开林噙霜的地方。母亲临终前要她活下去,这或许是个机会。
“明儿...愿意。”明兰轻声答道,再次跪下叩首,“谢祖母垂怜。”
老太太点点头,对身边的丫鬟吩咐道:“去将六姑娘的东西收拾收拾,今日就搬过来。”
“是。”丫鬟恭敬应道,转身去安排了。
老太太又看了明兰一眼,语气缓和了些:“丧礼结束后,你就直接来寿安堂。以后就在我身边,好生学着规矩。”
明兰再次叩首:“明儿谨遵祖母教诲。”
老太太离开后,灵堂中陷入短暂的寂静。周嬷嬷和桃枝面面相觑,似乎还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事。
“六姑娘,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桃枝率先反应过来,欣喜地说道,“有老太太照拂,往后就没人敢欺负您了!”
周嬷嬷也连连点头:“是啊是啊,老太太虽然不管事,但在府中的地位无人能及。就连主君也要礼让三分呢。”
明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跪回灵前。她看着母亲的灵位,心中五味杂陈。
有祖母庇护固然是好事,但这深宅大院中,真的有什么绝对安全的地方吗?母亲曾经说过,在这宅院里,平庸才能活下去。
如今她要去的寿安堂,或许能给她暂时的安宁,但终究不是永远的避风港。
丧礼结束后,明兰在周嬷嬷和桃枝的陪伴下,简单收拾了行李。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除了几件日常衣物,就是母亲留下的几件遗物。
明兰特意将那块半圆形玉佩用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衣袋里。这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念想,也是提醒她谨记临终嘱托的信物。
来到寿安堂时,老太太正在佛堂诵经。一个年纪稍长的丫鬟迎了出来,笑着对明兰说:“六姑娘来了,奴婢名叫房妈妈,是老太太身边的。您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了,随我来吧。”
寿安堂的布置简洁而雅致,与府中其他地方的奢华截然不同。明兰的房间虽然不大,却干净整洁,窗明几净,还能看到院中的一株梅花。
“老太太喜欢清静,平日里不爱被人打扰。”房妈妈一边帮明兰整理行李,一边轻声嘱咐,“六姑娘只需早晚请安,平时好生读书习字便是。”
明兰乖巧地点头:“明儿记住了。”
安置妥当后,明兰独自站在窗前,望着院中那株含苞待放的梅树。寒冬尚未过去,但枝头已经孕育着春的希望。
她轻轻抚摸藏在衣袋中的玉佩,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
藏拙。活下去。
从今天起,她就是寿安堂的六姑娘,盛老太太膝下的孙女。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个天真懵懂的明兰,已经随着母亲一同死去了。
活着的是另一个明兰——一个谨记仇恨,懂得隐忍的明兰。
梅花终会绽放,但她的春天,还遥遥无期。
喜欢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