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静默流淌,如同庭院中那株老海棠,花开花落,几度春秋。明兰的人生,在经历了病痛的磨砺、丧父的悲痛,以及见证家族新一代成长的欣慰后,步入了一个相对平缓宁静的阶段。孩子们日渐长大,各有前程,无需她再事无巨细地操心;顾廷烨位高权重,却愈发懂得珍重身边人,府中事务亦有得力之人分管。这难得的清闲,却让一些潜藏心底已久的思绪,悄然浮上心头。
近来,她时常在午后暖阳下,或是夜深人静时,想起祖母盛老太太。那位睿智而刚强的老人,在她年幼失恃、孤苦无依时,给了她最坚实的庇护和最明澈的教导。记忆中,祖母总爱在熏暖的午后,或是灯下的闲暇,用带着些许江南软糯口音的官话,絮絮地讲述一些旧事。那些故事里,出现最多的,便是“扬州”。
在祖母的描绘里,扬州不是地图上一个冰冷的名字,而是有着温润气候、蜿蜒水道、青石板路和空气中弥漫着茶香与胭脂香气的鲜活之地。那里是盛家的根脉所在,有着盛氏一族的祖坟祠堂,有着盛家尚未发迹时居住过的老宅,有着祖母年轻时生活过的痕迹,更埋葬着明兰那位早逝的、从未谋面的亲生母亲卫小娘。
“咱们盛家,祖籍原是扬州江都……”祖母的声音仿佛还在耳畔,“那时节,老宅门前就有一条小河,通着运河,每日里听着摇橹声、叫卖声醒来……你母亲她……性子最是柔顺安静,喜欢在临水的小轩里做针线……”
这些碎片化的记忆,随着年岁渐长,非但没有模糊,反而在明兰心中愈发清晰、深刻。她生于京城,长于京城,后来嫁入侯府,辗转于汴京、宥阳等地,扬州,对她而言,始终是一个存在于长辈叙述中的、遥远而朦胧的故乡。她见过盛家在京师的宅邸,经历过父亲盛紘葬礼的哀荣,却从未踏足过那片真正孕育了盛氏家族血脉的土地。
一种难以言喻的渴望,如同春日地底萌发的草芽,悄悄探出头来。她想去看一看,看看那流淌在祖母记忆里的河水是否依旧清澈,看看那盛家老宅的门墙是否还留存着旧日风霜,更想去到那从未谋面的母亲坟前,亲手捧上一抔土,燃上一炷香,告慰那早逝的亡魂,也填补自己生命中关于“来处”的那片空白。
这种“寻根”的念头,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尤其是自身也成为母亲、经历了至亲离世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对生命源流的追溯与归属感的寻求。她想知道,自己血脉的源头,究竟是怎样的水土;她想感受,那早已融入骨血却不自知的、属于扬州的印记。
然而,她也心有顾虑。自己身为侯府夫人,一举一动皆有人注目,长途跋涉前往扬州,是否过于兴师动众?顾廷烨公务繁忙,能否抽身相伴?这看似私己的心愿,是否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日傍晚,顾廷烨从衙门回来,见明兰独自坐在窗边,手中虽拿着书卷,眼神却飘向窗外暮色中的远山,眉宇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怅惘。他挥手屏退侍从,走到她身边坐下,温和地问道:“怎么了?可是身子又有不适?还是府中有什么事烦心?”
明兰回过神,见是他,放下书卷,轻轻摇了摇头,微笑道:“没有,身子很好,府里也都安顺。”她顿了顿,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坦诚相告,声音轻柔,“侯爷,我只是……近来时常想起祖母,想起她曾说过的……扬州。”
顾廷烨目光微动,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地听着。
“我想回扬州去看看,”明兰抬起眼,望向丈夫,眼中带着期盼,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想去看看盛家的祖坟、老宅,也想去……给我娘亲上柱香。这念头存了有些日子了,总觉得,若不去一趟,心中便似缺了一块,难以安稳。”
她说完,便静静等待顾廷烨的反应。是觉得她多事?还是以安全、劳顿为由劝阻?
顾廷烨看着她眼中那份深切的渴望,以及那份因提出可能被视为“过分”要求而生的些微不安,心中蓦地一软。他了解明兰,她素来理智克制,若非真心所愿,绝不会轻易开口。她与盛家、尤其是与早逝生母之间的情感牵绊,他虽未能完全感同身受,却也能理解那份源于血脉的召唤。
他伸手握住她微凉的手,包裹在自己温热宽厚的掌心中,语气沉稳而肯定:“想去,那便去。”
明兰眼中瞬间绽放出光彩,带着惊喜:“侯爷……您答应了?可您的公务……”
顾廷烨淡然一笑,道:“无妨。近年来边关还算平静,朝中亦无甚燃眉之急。我自有安排,告假一段时日,陪你南下扬州,并非难事。”他轻轻捏了捏她的手,“你嫁与我多年,操持家务,抚育子女,又历经病痛,辛苦良多。如今孩子们大了,我也该多陪陪你,完成你的心愿。寻根问祖,乃是人伦孝道,理所应当。更何况,”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着她,“我也想去看看,究竟是怎样的水土,养育了我的明兰。”
这一句,并非情话,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明兰动容。他不仅理解支持她的心愿,更将之视作自身责任,甚至愿意去探寻和欣赏她生命源头的风景。
心中所有的不安与顾虑,在他这番话语中烟消云散。明兰眼眶微热,反手紧紧回握住他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谢谢侯爷。”
喜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越版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越版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