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敌人层出不穷、愈发下作的骚扰与攻击,顾廷烨与明兰深知,一味的被动防御绝非长久之计。毒蛇隐于暗处,若不将其彻底揪出斩杀,则永无宁日。他们决定不再等待,要主动出击,拨开迷雾,直指那藏匿最深的幕后黑手。
然而,对手极其狡猾,行事谨慎,几乎抹去了一切直接的痕迹。石铿等人虽然尽力排查,但抓到的多是一些拿钱办事、对上线一无所知的小喽啰,或是被利用的糊涂虫,真正的核心人物始终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
突破口,最终来自于明兰的细心和顾廷烨庞大的人脉网络相结合。
一日,明兰在整理近年来与京城以及各地旧友往来信件的存档时(她一直有将重要信件分类保存的习惯),目光无意间扫过一封数月前来自京城的问候信。信是一位与盛家有些远房亲戚关系的低阶官员写来的,内容多是些官场趣闻和日常问候,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明兰却注意到,信中不经意地提到了一句:“……近日偶遇原都察院朱世杰大人,其人憔悴不少,谈及旧事,似对顾侯爷仍耿耿于怀,言语间多有不忿……”
朱世杰!
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骤然劈开了明兰脑海中的迷雾!
她立刻起身,去书房寻顾廷烨。“仲怀,你可还记得一个叫朱世杰的人?”
顾廷烨正在查看庄园布防图,闻声抬起头,眉头微蹙,略一思索,眼中便闪过一丝冷厉:“自然记得。原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约莫五年前,因贪渎漕粮、纵容家奴强占民田,证据确凿,被我联合几位御史弹劾,削职为民,家产抄没大半。怎么突然提起他?”此事他印象颇深,因那朱世杰并非普通官员,其家族在江南颇有势力,且与当时一位权势不小的宗室往来密切,扳倒他费了不少力气,也结下了深仇。
“我刚看到一封信,”明兰将信递给顾廷烨,指着那句话,“信中说他在京城,对你仍耿耿于怀。我在想,近来这些事,会不会与他有关?”
顾廷烨看着那行字,眼神骤然变得锐利无比:“朱世杰……此人睚眦必报,心胸极其狭隘。当年他被削职时,曾在金殿之上口出狂言,说……说必让我付出代价。只是后来我地位稳固,他失了势,便渐渐没了声息。我辞官归隐,他或许觉得……机会来了?”
一条重要的线索浮出水面!但仅凭一句“耿耿于怀”的传言,并不能作为证据。
顾廷烨立刻行动起来。他并未直接动用官方渠道去查朱世杰(容易打草惊蛇),而是动用了他的私人人脉网络。他修书数封,动用的是极其隐秘的通信渠道,分别发给几位绝对可靠、且如今仍在关键职位上的旧部,以及几位消息灵通的江湖朋友。
信中并未提及宥阳发生的具体事件,只以“偶闻故人消息,欲知近况”为借口,请他们帮忙秘密查探原都察院朱世杰近年来的行踪、经济状况、与何人来往密切,尤其注意其是否与宥阳乃至江南一带的人员、资金有异常往来。
与此同时,明兰也开始从另一个方向入手。她重新仔细梳理了那些捣乱事件、谣言传播的细节模式。她发现,虽然执行者都是本地人或临时雇用的外人,但某些手段的风格,却带着一种熟悉的、属于京城官场倾轧的阴险味道。比如那慢性毒药“枯肠草”,并非江湖常见之物,反而更常出现在后宅阴私之中;那些污蔑顾廷烨“排除异己”的谣言,其角度和措辞,也极像是对当年旧事知根知底的人的手笔。
她还让石铿再次仔细研究那块从窥探点找到的夜行衣布料。石铿找来多位经验丰富的裁缝和布料商人辨认,最终有人认出,这种看似普通的黑色细麻布,其实产自江南苏杭一带的一家老字号织坊,其染色工艺独特,耐磨且不易褪色,虽非名贵,但因其价高,在江北地区流通很少,多是些有家底的富户或某些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如某些大户人家的护院、或是某些需要隐蔽行事的组织)才会选用。
江南!朱世杰的老家正是江南!其家族在苏杭一带颇有根基!
时间一天天过去,各方反馈的信息开始逐渐汇聚。
一位在京的旧部回信:朱世杰削职后,并未离开京城,反而似乎攀附上了某位同样失势、但对顾廷烨心怀怨望的宗室子弟(正是当年与顾廷烨争夺辅政之位的那位齐王的某个旁支侄子),二人过往甚密。朱世杰表面看似落魄,但暗中似乎仍有不明来源的资金支持,生活并不拮据。
一位江湖朋友通过漕帮的渠道查到:约半年前,有一笔不大不小的银子,从京城某家不起眼的钱庄,汇入了宥阳城内一家新开不久、背景有些模糊的货栈账户。而那家货栈的老板,经查,其妻族正是朱世杰老家的远亲!
石铿那边也有进展:他手下的人蹲守多日,终于再次发现了那个窥探者的踪迹,并成功跟踪其回到了宥阳城内的落脚点——正是那家接收过来自京城汇款的货栈!
所有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朱世杰”这个名字一一串联起来!
动机(深仇大恨)、能力(家族根基、官场经验、资金支持)、手段(阴险符合其性格)、人员(利用老家远亲在宥阳建立据点)、资金流向……一切都指向了这个沉寂多年的旧日政敌!
顾廷烨看着桌面上汇集来的所有情报,眼神冰冷如铁,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冷笑:“朱世杰……果然是你!看来当年给你的教训,还不够深刻!”
喜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越版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越版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