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乐府”项目组的临时排练厅里,气氛有些凝滞。即将前往瑞士进行交流展示的跨界小乐团成员们围坐一圈,面前的乐谱摊开着,但空气里弥漫的却不是音乐的和谐,而是一丝若有若无的火药味。
分歧的焦点在于展示环节的核心曲目之一——一首改编自古琴曲《流水》的融合乐章。负责电子音乐部分的成员,刚从柏林留学归来的张扬,坚持要加入更多具有工业感、甚至略带实验性的电子音效,他认为这样才能体现“融合”的先锋性和国际语汇。
“原曲的意境太‘仙’了,不够接地气!我们需要更强烈的冲击力,让那些老外耳目一新!”张扬挥动着手中的触控笔,语气激动。
而负责古琴部分的李惟,则紧抿着嘴唇,脸色有些发白。他抬起头,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流水》的精髓在于其空灵、悠远的意境,是‘大象无形’的留白。过度的电子化包装,会破坏它的筋骨,变成……变成一种嘈杂的装饰音。”
他顿了顿,看向林清音,眼神带着寻求认同的执拗:“清音姐,我们展示的是华夏音乐的‘魂’,不是披着电子外衣的炫技。”
张扬立刻反驳:“魂也需要现代化的载体!固步自封怎么走向世界?”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其他几位成员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表态。排练陷入了僵局。
林清音坐在他们中间,安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脸上没有丝毫不耐。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摊开的古琴谱,那上面还有李惟细心标注的气口和强弱变化。
等到双方都暂时停下,她才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古琴的泛音,清越而平和:“张扬的出发点很好,我们希望展示的是具有当代生命力的融合音乐。李惟的坚持也没错,传统的精髓不能丢。”
她拿起笔,在乐谱的某个段落轻轻画了一个圈:“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思维再打开一点?‘冲击力’不一定非要靠音效的堆砌。在这里,古琴的轮指模拟水流潺潺,如果配合张扬设计的、如同水滴落入深潭般的电子脉冲音色,由弱渐强,是不是既能保留意境,又能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现代律动?”
她又指向另一个冲突点:“而李惟担心的‘嘈杂’,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电子音色的频率和出现时机来避免。比如,在古琴 solo 展现技法最美妙的华彩段时,电子部分完全可以退为背景,只用极简的、空灵的 long pad 音色铺底,烘托气氛,而不是抢夺主奏乐器的风采。”
她看向两人,目光澄澈而充满鼓励:“融合,不是谁取代谁,也不是生硬的拼接。是对话,是共鸣,是彼此成就。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那个最恰到好处的平衡点,让古老的流水,既能映照出千年前的月光,也能折射出今日都市的霓虹。”
她的话语像一阵温柔的风,轻轻吹散了笼罩在排练厅上空的紧张气氛。张扬若有所思地看着乐谱,李惟紧蹙的眉头也稍稍舒展。
林清音趁热打铁,拿起自己的古筝:“来,我们试着按这个思路合一遍。张扬,你把那个脉冲音色的 attack 调慢一点,release 拉长。李惟,你注意一下轮指的密度和力度控制,我们找一下呼吸感。”
她亲自示范,用古筝模拟着流水的不同形态,与张扬调整后的电子音色尝试配合。一开始还有些磕绊,但渐渐地,两种看似迥异的音色开始找到了奇妙的共鸣点,时而如溪流涓涓,时而如深潭回响,既保留了东方的韵味,又增添了现代的肌理。
张扬的眼睛亮了起来,李惟的演奏也明显放松了许多。一种创作的兴奋和默契,开始在团队成员间流动。
看着逐渐步入正轨的排练,林清音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的“小钢炮”属性,在面对原则问题时从不退缩,但她的“柔”,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化为最有效的粘合剂。
与此同时,江家的公寓里,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
江以辰抱着慕慕,坐在客厅地毯上,面前摆着他的平板电脑。屏幕上不是儿童动画,而是一个专业的音频分析软件,旁边连接着一个高保真的小型蓝牙音箱。
“小子,”江以辰调整了一下抱着儿子的姿势,让他能更舒服地靠在自己怀里,语气带着一丝探索的兴致,“我们来做个测试。”
他先是播放了一段节奏强劲的爵士鼓 solo。
慕慕的小身子随着密集的鼓点微微晃动,小手也跟着挥舞,嘴里发出“哒哒”的模仿声,显然很兴奋。
江以辰记录下来,然后切换成林清音演奏的一段舒缓的古筝曲《渔舟唱晚》。
慕慕的动作慢了下来,乌溜溜的大眼睛专注地看着音箱方向,小嘴巴微微张着,呼吸似乎都变得轻缓了,偶尔还会发出一个轻轻的、类似于叹息的“唔”声。
江以辰挑眉,继续测试。他播放了一段巴赫的赋格曲,结构严谨,逻辑精密。
慕慕的反应变得有些困惑,小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理解这种陌生的音乐语言。
最后,江以辰恶作剧般地播放了一段极其不和谐的、实验性的噪音音乐。
慕慕立刻露出了嫌弃的表情,小脑袋往爸爸怀里钻,小手捂住耳朵(虽然捂不太严实),嘴里发出“嗯嗯”的抗议声,明确表示不喜欢。
江以辰看着平板上记录下的不同反应,又低头看看怀里这个对音乐已经有明显喜恶区分的小人儿,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涌上心头。
这小子,不仅遗传了他的节奏感,对旋律和风格似乎也有着天生的敏感度。
他关掉噪音,重新播放起林清音的那段古筝曲。慕慕立刻安静下来,重新恢复了那副专注聆听的小模样。
江以辰低头,用下巴蹭了蹭儿子柔软的发顶,低声笑道:“品味不错,像你妈。”
这一刻,商场上的杀伐决断、节奏之王的光环都悄然褪去,他只是一个为儿子一点点天赋展露而感到惊喜和骄傲的普通父亲。
当林清音结束排练,拖着略显疲惫却满足的身体回到家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江以辰抱着已经睡着的慕慕,靠在沙发上,平板电脑还亮着音频软件的界面,而父子俩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安宁的神情。
她放轻脚步走过去,江以辰睁开眼,对她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然后用口型说:“测试完毕,结论是——咱儿子,是个有品位的音乐爱好者。”
林清音看着他那带着点小得意的表情,忍不住笑了,俯身在他脸颊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
“辛苦了,江研究员。”她的声音带着笑意和温柔。
窗外月色正好,屋内温情流淌。事业的挑战在团队的磨合中逐渐化解,家庭的乐趣在点滴的发现中不断滋长。他们的协奏曲,在看似平凡的日常里,谱写着最动人的音符。
喜欢学长,这里不可以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学长,这里不可以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