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缠绵,淅淅沥沥地敲打着下邳城的青瓦飞檐。慕容垂独立在城头,任凭雨丝沾湿了他的战袍。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吴王,此刻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但那双锐利的眼眸中,依然闪烁着猛兽般的警觉。
雨水顺着城墙的青砖流淌,在石缝间汇成细流。慕容垂的目光越过雨幕,投向南方朦胧的地平线。那里有他功败垂成的战场,有他念念不忘的对手。
大王,兰陵萧氏举族起兵,已切断通往彭城的要道。斥候单膝跪地,声音在雨中显得沉闷。
几乎同时,另一名斥候踏着积水快步而来:东莞刘氏联合当地豪强,袭击了我军在泗水的粮队,焚毁粮车三十余辆。
慕容垂微微颔首,仿佛这些都在预料之中。他转身对身旁的慕容德说:传令各营,加强戒备,但不可主动出击。
慕容德不解:兄长,这些豪族如此嚣张,为何不给他们些教训?就让我率一支铁骑,踏平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乡绅!
慕容垂目光深邃,语气平静得可怕:你可知为何我要选择此时撤军?
他缓步走下城楼,战靴踏在湿滑的石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众将紧随其后,雨水顺着他们的铠甲流淌。议事厅内,烛火在雨声中摇曳,映照着将领们凝重的面容。
慕容垂走到巨大的牛皮地图前,手指精准地落在几个关键位置:诸位请看,袁真两万大军已至谯郡,距离下邳不足百里;戴施水师已经完全封锁淮河,我军粮船已五日未至;谢玄占据朐县,随时可以西进;陆昶在郯城整顿兵马,虎视眈眈。
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那些此起彼伏的叛乱标记:如今兰陵萧氏、东莞刘氏等豪族又纷纷起事,我军虽未受损,但已陷入四面受敌之境。
傅末波沉吟道:大王所言极是。但我军主力尚在,士气未堕,何不先集中兵力,击破袁真这一路?只要击溃袁真,其他各路必会望风而逃。
慕容垂摇头,手指轻点地图上的谯郡:袁真用兵向来持重,此次出兵必是受桓温严令。你们看他的布阵——深沟高垒,步步为营,分明是要与我军长期对峙。
他又指向朐县:谢玄狡黠,善于游击。若我军主力与袁真纠缠,他必会乘虚而入,袭击我军侧后。
最后,他的手指停在郯城:至于陆昶...此人用兵,最善把握时机。若我军露出破绽,他绝不会放过机会。
慕容德急切地道:难道我们就要这样认输?两个月来的血战,数千将士的牺牲,就这样付诸东流?
不是认输,是止损。慕容垂目光锐利如刀,再拖下去,等到袁真完成部署,等到各地豪族完全切断我们的退路,等到谢玄和陆昶完成合围,到时候想走都走不了了。
他站起身,环视众将,语气坚定:用兵之道,贵在知进退。此时撤退,可保全实力;若待局势恶化,悔之晚矣。诸位要记住,战争的胜负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实力的保全。
众将闻言,纷纷陷入沉思。雨水敲打屋顶的声音在厅内回荡,更添几分凝重。
慕容垂当即下令:传令三军,明日拂晓开始撤退。傅末波率五千精骑断后,慕容德统领中军,各部依次北撤。记住,撤退也要撤得堂堂正正,不能让敌人小觑了我大燕军威!
次日拂晓,雨势稍歇。燕军大营中,士兵们正在有序地收拾行装。令人惊讶的是,整个营地不见丝毫慌乱。在各营将领的指挥下,部队按照既定的顺序开始撤离。
慕容垂亲自坐镇后军,他的帅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一队队骑兵在营地外围巡逻,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报!兰陵萧氏部曲出现在东南方向,约有两千余人!
报!东莞刘氏正在袭击我军侧翼,烧毁了三座空营!
面对各地豪族的袭扰,慕容垂从容应对:令慕容德分兵两千,虚张声势,做出要反击的态势。主力继续北撤,不可恋战。
他的判断准确无误。各地豪族见燕军阵容严整,撤退有序,都不敢全力追击,只敢在远处骚扰。这些地方豪强虽然熟悉地形,但毕竟缺乏正规训练,见到燕军严整的军容,自然不敢过分相逼。
傅末波率领的断后部队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纪律性。他们且战且退,始终保持着完整的阵型。每当有豪族部队追得过近,就会遭到精锐骑兵的反击。
三日后,燕军主力已安全渡过泗水。慕容垂站在北岸,回望南岸,对身边的将领说:
你们看,我军虽退,但主力未损。这就是知进退的道理。若是恋战,恐怕真要陷入重围了。
傅末波感慨道:大王明鉴。末将现在才明白,为何大王要坚持有序撤退。若是仓促退兵,恐怕此刻我们已经损失惨重了。
就在这时,斥候来报:谢玄率军出朐县,正在向南追击,距离我军后队只有三十里。
慕容垂微微一笑:不必理会。传令断后部队,且战且退,保持阵型。
他又对慕容德说:你率三千铁骑,绕到谢玄侧翼,做出要截断其退路的态势。记住,虚张声势即可,不必真的交战。
这一招果然奏效。谢玄见燕军阵型不乱,撤退有序,又有精锐骑兵威胁侧翼,不敢过分追击。他深知慕容垂用兵老辣,担心这是诱敌之计,只得眼睁睁看着燕军主力安然北撤。
十日后,燕军全部撤回河北。清点人数,损失不足一成,主力完好无损。更难得的是,军心士气并未因撤退而受到太大影响。
慕容垂在黄河北岸设立大营,召集众将总结此次战事。他站在大帐前,望着整齐列队的将士,声音洪亮:
此番南下,虽未竟全功,但也让晋人见识了我大燕军威。我军在江北转战千里,连战连捷,最后虽因形势不利而撤退,但主力未损,实力犹存。
他目光扫过众将,继续说道:用兵之道,不在于一时之胜负。今日我们能够从容撤退,保全实力,来日就能卷土重来。待明年粮草充足,必当再图南下!
众将齐声应和,声震四野。慕容垂的沉着果断,让将士们对他更加信服。
而此时在黄河南岸,陆昶和谢玄站在郯城城头,望着北岸的燕军大营。
慕容垂果然名不虚传。谢玄叹道,撤退之时仍能保持如此严整的军容,损失微乎其微。这样的对手,实在可怕。
陆昶点头,目光中带着凝重:他用兵沉稳,知进知退。这一次,我们只是侥幸守住了郯城。若不是各地豪族及时起事,若不是袁真大军及时赶到,恐怕...
他没有说下去,但谢玄明白他的意思。两人相视无言,都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尽快提升实力,以应对慕容垂下一次的南下。
秋风吹过,卷起阵阵凉意。黄河两岸,两位杰出的军事统帅都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江北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平静。
慕容垂站在北岸大营的高台上,远眺南岸。他的目光越过滔滔黄河,仿佛看到了那个坚守郯城的年轻郡守,看到了那个善于用奇的少年将军。
陆昶、谢玄...他轻声自语,我们还会再会的。下一次,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东晋风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东晋风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