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重庆国民政府礼堂。
晨曦初露,军乐队已经在礼堂外列队。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宪兵部队沿着从礼堂大门一直延伸到街口的道路两侧肃立。今天,这里将举行一场特殊的授衔仪式。
林文澜凌晨四点就醒了。他站在官邸的穿衣镜前,副官正在为他整理新定制的特级上将军服。深蓝色的呢料,金线绣制的嘉禾领章,肩章上三颗金星熠熠生辉。
\"总座,时间差不多了。\"周志宏轻声提醒。
林文澜最后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三十二岁,特级上将,这个晋升速度在国军历史上绝无仅有。但他脸上看不到丝毫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
车队驶向国民政府礼堂的途中,街道两旁已经挤满了围观的市民。当他的座车经过时,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看!那就是林总司令!\"
\"听说才三十二岁就当上特级上将了!\"
\"在缅甸打鬼子立了大功!\"
林文澜面无表情地看着窗外。这些欢呼声让他想起那些永远留在缅北的将士,想起文斌那张永远定格在二十五岁的笑脸。
礼堂内,将星云集。何应钦、陈诚、白崇禧等高级将领早已就座,军政要员、各国使节、新闻记者挤满了观礼区。当林文澜步入礼堂时,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立正——\"
随着值星官洪亮的口令,全场肃立。蒋介石身着特级上将礼服,在侍从官的簇拥下步入礼堂。他的目光与林文澜短暂交汇,微微颔首。
授衔仪式开始。军政部长何应钦首先宣读了授衔令:
\"......第11集团军总司令林文澜,缅北战役,指挥若定,歼敌逾万,扬我国威。特授予陆军特级上将军衔,此令!\"
掌声雷动。林文澜稳步走上主席台,向蒋介石敬礼。
蒋介石亲手为他更换肩章。三颗金星在将官礼服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这一刻,林文澜成为国军中最年轻的特级上将。
\"文澜,\"蒋介石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这副担子不轻。\"
\"学生明白。\"
授衔仪式结束后,紧接着是中外记者会。镁光灯闪烁不停,各国记者争相提问。
\"林将军,请问您对当前战局有何看法?\"
\"有消息说您将出任新战区的司令长官,能否证实?\"
\"美军装备的分配是否会影响各战区之间的关系?\"
林文澜从容应对:\"当前战局正在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至于其他问题,一切以军政部的正式通知为准。\"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没有透露任何机密,又给记者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记者会结束后,蒋介石特意留下林文澜共进午餐。这次不是在官邸,而是在军委办公厅的特别餐厅。
\"坐。\"蒋介石指了指对面的位置,\"今天这里没有外人,我们好好谈谈。\"
侍从端上简单的四菜一汤,都是宁波家常菜。蒋介石亲自给林文澜盛了一碗汤。
\"缅北一役,你打得很好。\"蒋介石开门见山,\"但是现在有人担心,你升得太快了。\"
林文澜放下筷子:\"请委座明示。\"
\"何总长,陈部长,还有其他几个战区的司令,都认为应该让你再多历练历练。\"蒋介石慢慢搅动着碗里的汤,\"你怎么看?\"
\"学生听从委座安排。\"
\"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去哪个战区?\"
林文澜沉吟片刻:\"学生愿意去最需要的地方。\"
\"最需要的地方...\"蒋介石重复着这句话,若有所思,\"现在各个战区都说自己最需要增援。你说说看,哪里最需要?\"
林文澜走到墙上的巨幅地图前:\"如果从战略全局考虑,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华北方向。若能在此处取得突破,就可以切断日军南北联系,为全面反攻创造条件。\"
蒋介石的眼睛微微眯起:\"继续说。\"
\"但是,\"林文澜话锋一转,\"华北情况复杂,不仅要面对日军,还要应对八路军。需要一位能够统筹全局的指挥官。\"
\"你觉得谁合适?\"
\"学生不敢妄议。\"
蒋介石站起身,在地图前踱步:\"第十战区马上就要成立,负责河北、山东方向的作战。这个担子,你敢不敢挑?\"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林文澜心中还是一震。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这个职位意味着他将指挥二十万大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学生必当竭尽全力,不负委座重托。\"
\"好!\"蒋介石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不过在此之前,你要先把第11集团军整编完成。四个美械师,我要看到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
\"是!\"
下午,林文澜在军委会议室召开了就任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与会的除了第11集团军的主要将领外,还有军政部的相关官员。
\"诸位,\"林文澜开门见山,\"委座已经批准了我部的整编方案。即日起,第11集团军开始全面换装。\"
他示意参谋展开整编方案图:\"整编后的第11集团军,下辖四个美械师,每个师满编一万五千人。首批装备将在月底前运抵昆明。\"
会场上响起一阵压抑的兴奋声。美械整编师,这是国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编制。
\"但是,\"林文澜提高声调,\"我要的不仅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更是一支纪律严明、能打胜仗的铁军。各师主官必须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要形成战斗力。\"
\"总座,\"第1师师长陈刚起身,\"部队现在严重缺编,恐怕...\"
\"兵员问题已经解决。\"林文澜打断他,\"军政部将从其他战区抽调八个团的基干兵力补充给我们。另外,允许我们在云南就地征召新兵。\"
这个决定引起了一阵骚动。从其他战区抽调部队,这势必会引起不小的反弹。
\"总座,\"周志宏低声说,\"这样做会不会树敌太多?\"
\"顾不了那么多了。\"林文澜斩钉截铁,\"抗战大局为重。如果有人不服,让他们来找我。\"
接下来的会议讨论了具体的整编细节。从武器装备的配发到训练计划的制定,从后勤补给的建设到军官的选拔培训,林文澜事无巨细地参与讨论。
\"美军顾问团将派出教官组,协助我们进行训练。\"林文澜最后总结,\"但是,我们要有自己的训练特色。缅北战役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美军的战术。\"
会议持续到晚上八点。散会后,林文澜独自留在会议室,对着地图沉思。
\"总座,该用晚饭了。\"副官轻声提醒。
林文澜恍若未闻,手中的红铅笔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巨大的箭头,直指华北。
\"通知各部队主官,明天一早飞回昆明。整编工作必须立即开始。\"
\"是!\"
当晚,林文澜官邸的电话响个不停。各方人物的祝贺、试探、请托接踵而至。他让副官一律挡驾,只接了一个从昆明打来的电话。
\"总座,\"电话那头是留守昆明的王承业,\"各部已经做好接收新装备的准备。不过...\"
\"不过什么?\"
\"其他战区对我们抽调部队的事情反应很激烈。特别是第九战区,已经向军政部提出抗议。\"
\"不必理会。\"林文澜冷冷道,\"按计划进行。\"
挂断电话,他走到窗前。重庆的夜景璀璨夺目,但他的心已经飞回了昆明,飞到了即将整编的部队中间。
特级上将的荣耀固然耀眼,但他清楚地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二十万大军的命运,抗战大局的重担,此刻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他拿起电话,要通了昆明的指挥部:
\"我是林文澜。传令各部,即日起进入一级战备。整编期间,训练照常,防务照常。告诉弟兄们,更大的仗,还在后面。\"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