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中,两架Ka-52“短吻鳄”虽然在与Ah-64E“阿帕奇”的电子对抗和超视距导弹互射中稍处下风,但其强悍的火力和装甲,以及飞行员悍不畏死的打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技术上的差距。
一轮导弹互射未能取得战果后,双方不约而同地拉近了距离,进入了视距内的机炮和火箭弹格斗。
“短吻鳄,左翼包抄,用火箭弹覆盖他们的机动空间!”Ka-52长机飞行员在剧烈机动中下达指令。
两架Ka-52立刻散开,利用低空复杂的地型作为掩护,从左右两个方向对“阿帕奇”编队进行夹击。
它们短翼下挂载的b-8V20A火箭发射巢猛烈开火,数十发80mm S-8火箭弹如同冰雹般泼洒向“阿帕奇”可能规避的空域。
这种覆盖性打击虽然精度不高,但极大地压缩了“阿帕奇”的机动空间。
一架“阿帕奇”为了躲避火箭弹覆盖区,被迫进行了一个剧烈的侧向机动,险些撞上前方的山脊。
“妈的,这些家伙根本不按常理出牌!”“阿帕奇”僚机飞行员咒骂道,对方这种近乎蛮横的火力压制打法,让他们精密的战术配合难以完全施展。
“保持冷静!利用我们的机动性和观瞄优势!”长机飞行员沉着应对,“锁定右侧目标,用机炮解决它!”
“阿帕奇”机首下方的m230 30mm链式机炮迅速转动,对准了从右侧袭来的Ka-52,炽热的弹壳如同瀑布般抛洒而出。
然而,那架Ka-52的飞行员异常老练,在对方机炮开火的瞬间,猛地将机头下压,同时释放热焰弹,庞大的机身几乎贴着树梢做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俯冲规避,m230的炮弹大多打在了空处或擦着它的顶甲飞过。
同时,这架Ka-52的2A42型30mm机炮也猛烈还击,虽然射速不如m230,但威力巨大,炮弹打在“阿帕奇”周围的岩石和树木上,炸起漫天烟尘和碎屑,干扰了飞行员的视线。
另一侧,Ka-52僚机也与“阿帕奇”长机缠斗在一起。
Vikhr-m超音速反坦克导弹几次试图锁定,都被“阿帕奇”灵敏的机动和干扰弹化解。
双方在狭窄的空域内翻滚、盘旋、急转,机炮的火线在空中疯狂交织,引擎的咆哮和炮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
这场低空搏杀,科伦飞行员拥有更先进的传感器、更稳定的火控系统和更系统的训练;而地方武装的飞行员则凭借对地形的熟悉、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毫不吝啬的火力倾泻,硬是顶住了压力。
“海鸥2号,我的弹药不多了!”Ka-52僚机飞行员报告,他的火箭弹已经打光,机炮弹药也所剩无几。
“再坚持两分钟!给地面部队争取时间!”长机飞行员吼道,他的机身也被几发m230的炮弹擦过,但依旧顽强地保持着攻击姿态。
地面,“福建龙”带领的队伍已经利用这宝贵的空战间隙,深入森林近一公里。
他们能清晰地听到头顶传来的激烈交火声,每一次爆炸都让他们心头一紧。
“快!再快一点!”伊万和另一名队员奋力抬着担架,汗水浸透了他们的作战服,但脚步不敢有丝毫停歇。
空中,Ka-52长机看着弹药告警,知道不能再恋战。他对着僚机喊道:“执行b计划!把他们引向雷暴区!”
两架Ka-52突然放弃缠斗,调转方向,向着东北方向一片因为地形抬升作用、常年容易形成紊乱气流和低云的区域飞去,那里被飞行员们俗称为“雷暴区”。
“想跑?追!”“阿帕奇”长机显然不想放过这两个难缠的对手,立刻下令追击。
然而,当他们跟随Ka-52进入那片气象复杂的空域时,强烈的紊流和低能见度立刻影响了飞行稳定性和传感器效果。
“警告!遭遇强烈风切变!”
“能见度降低,光电系统受干扰!”
趁着“阿帕奇”被恶劣气象暂时困扰的机会,两架伤痕累累的Ka-52迅速降低高度,利用山峦的掩护,脱离了接触,向着秘密备降点飞去。
它们成功地完成了牵制任务,虽然自身也受损不轻。
“阿帕奇”编队在稳定住机体后,失去了Ka-52的踪迹。
长机飞行员不甘地看了一眼下方茂密的森林,知道地面目标恐怕已经远遁。
“指挥中心,敌机已脱离接触。地面目标失去踪迹。请求进一步指示。”
海登中将在指挥部听着汇报,脸色不太好看。一次精心策划的拦截,竟然被对方用这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方式化解了。
“命令无人机扩大搜索范围。南方政府军地面部队呢?让他们加快速度,封锁相关区域!就算他们钻进了山里,也要给我挖出来!”
空中威胁暂时解除,但地面的搜捕网正在收紧。“福建龙”和队伍虽然获得了喘息之机,但危机远未结束。
失去了空中直升机的直接监视,并不意味着科伦放弃了追踪。
高空的Rq-4“全球鹰”无人机依旧在云层之上盘旋,其高分辨率红外传感器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持续扫描着下方的大片山林。
虽然茂密的树冠层提供了一定的掩护,但大规模人员移动产生的热信号和对地表的扰动,在先进的算法分析下,依然有可能暴露行踪。
“福建龙”深知这一点,他命令队伍尽可能分散行进,利用溪流、岩石阴影和茂密灌木丛来规避红外探测,并严格保持无线电静默,仅使用预定的手势和激光笔进行短距离通讯。
然而,大自然的威胁同样不容小觑。
就在队伍沿着一条干涸的河床艰难前行时,前方负责探路的“灰狐”小组队员突然举起拳头,示意停止。
他指向侧前方一片浓密的灌木丛,做了一个“有危险生物”的手势。
众人立刻停下脚步,紧张地端起武器。只见灌木丛一阵晃动,一头成年的棕熊晃动着硕大的身躯钻了出来,它似乎被人类的气味惊扰,人立而起,发出低沉的咆哮,露出锋利的牙齿和爪子。
它的体型庞大,站立起来接近两米五,重量可能超过三百公斤。
“不要开枪!”“福建龙”立刻低声下令。枪声会立刻暴露他们的位置,招来科伦的无人机或者可能已经在附近搜索的南方政府军。
伊万和抬着担架的队员下意识地将担架护在身后,紧张地看着这头山林中的霸主。
棕熊似乎对这群闯入它领地的不速之客充满了警惕和敌意,它没有立刻退却,反而向前逼近了几步,鼻子翕动着,试图分辨这些陌生的气味。
“慢慢后退,不要直视它的眼睛,不要做出挑衅动作。”
“灰狐”小组的队长低声提醒着,队员们缓缓地向后移动,尽量不发出大的声响。
然而,担架的移动似乎刺激了这头棕熊。它可能将担架视为某种威胁,突然发出一声更大的咆哮,作势欲扑!
千钧一发之际,一名旗帜小队队员迅速从背包侧袋掏出一枚m84震撼弹,拔掉保险销,用力朝着棕熊侧前方的空地扔去!
“砰!!!”
一声巨响伴随着刺眼的强光在寂静的山林中炸响!
棕熊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和强光吓得浑身一颤,发出一声受惊的嚎叫,再也顾不上眼前这些“两脚兽”,扭头就钻进来时的灌木丛,伴随着树枝折断的哗啦声迅速逃远了。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但心脏依旧狂跳不止。
“快走!震撼弹的声音和闪光可能已经被无人机捕捉到!”“福建龙”不敢耽搁,立刻催促队伍继续前进。
他们离开了河床,转向更加难走但植被更茂密的山脊线。
抬着担架行进变得异常困难,需要不时用砍刀开辟道路,队员们的体力消耗极大。
祸不单行。没过多久,负责断后的队员通过激光通讯发来警告:发现小型无人机活动的迹象!不是科伦的大型无人机,而是更小型、噪音更低的四旋翼侦察机,很可能属于南方军的地面搜索部队!
“隐蔽!”“福建龙”立刻下令。
队伍迅速分散,利用岩石、倒下的大树和茂密的树冠隐藏起来。
伊万和医疗兵将担架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用伪装网覆盖好。
果然,几分钟后,一架小型商用改装的四旋翼无人机嗡嗡地飞过他们头顶上空,摄像头缓缓转动,扫描着下方的林地。它飞得很低,几乎擦着树梢。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贴着地面,连大气都不敢喘。这架无人机显然是在进行细致的区域搜索。
幸运的是,茂密的植被和队员们良好的伪装发挥了作用。无人机在空中盘旋了几圈,没有发现异常,最终转向另一个方向飞走了。
“搜索队离我们不远了。”“福建龙”从隐蔽处站起身,脸色严峻,“我们必须更快,更隐蔽。”
接下来的路程,队伍行进得更加小心翼翼,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他们需要不断侦察前方路径,规避可能的监视,同时还要应对体力的极限和抬运伤员的巨大困难。
夕阳开始西沉,山林中的光线逐渐暗淡。夜晚能提供更好的掩护,但也意味着更多的未知危险和更低的体温。
他们必须在天黑前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临时落脚点,否则在夜间带着重伤员在野外行动,风险极高。
“灰狐”小组的队长查看了一下地图和指北针,指向东北方向一个山坳:“那里有一个猎人小屋,很久没人用了,可以作为临时避难所。距离大约三公里。”
三公里,在平地上不算什么,但在这原始山林中,抬着担架,还要躲避追兵,却是一段无比艰难的路程。
“目标,猎人小屋。出发。”“福建龙”没有犹豫,下达了命令。
喜欢暗区突围之卡莫纳往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暗区突围之卡莫纳往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