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离开三天后,朝廷又来了新的指示:要求举行公开质询会,当众审查苏锦的所有账目。
“这是什么意思?”萧廷看着圣旨皱眉道,“不是已经调查清楚了吗?”
苏锦却很平静:“这说明有人不甘心,想要继续找茬。”
“那怎么办?”刘德二担心地问。
“既然他们要公审账本,那我们就让他们审个够,”苏锦说着,拿起了她的算盘,“不过这次我要带上我的。”
“法槌?”萧廷疑惑地看着算盘。
“就是这个,”苏锦拍了拍算盘,发出清脆的“啪啪”声,“比真正的法槌还响亮。”
刘德二忍不住笑了:“夫人,您这是要在公堂上打算盘?”
“不是打算盘,是用算盘说话,”苏锦说,“数字不会撒谎,算盘也不会。”
质询会定在县衙大堂举行,允许百姓旁听。消息一传开,整个县城都沸腾了。
“听说苏夫人要当众算账?”
“是啊,还要用算盘当法槌。”
“这可有意思了,我一定要去看看。”
质询会当天,县衙大堂里挤满了人。主审官是从州府来的李大人,还有几个弹劾苏锦的官员也在场。
“苏夫人,”李大人说,“今天要对你的账目进行详细审查,你可有异议?”
“没有异议,”苏锦说着,将算盘放在桌上,“啪”的一声,“我的账目经得起任何审查。”
李大人被这声音吓了一跳:“你这是做什么?”
“报告大人,这是我的,”苏锦认真地说,“用来维持秩序和强调重点。”
旁听的百姓们哄堂大笑,连李大人也忍不住笑了。
“好吧,那就开始吧,”李大人说,“首先,请你说明你的收入来源。”
苏锦拿出一本厚厚的账册:“大人,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类。”
她用算盘“啪”的一声:“第一类,俸禄收入,每月十二两银子。”
又是“啪”的一声:“第二类,改革奖励,共计八十两银子。”
再次“啪”的一声:“第三类,投资收益,共计一百二十两银子。”
“投资收益?”一个弹劾官员质疑道,“你一个账房,哪来的投资?”
苏锦“啪”的一声拍算盘:“这位大人问得好!我的投资主要是购买商会股份和参与水利工程建设。”
她翻开账册:“这里有详细的记录,每一笔投资的时间、金额、收益都清清楚楚。”
李大人仔细查看:“这些投资都是合法的?”
“当然合法,”苏锦“啪”的一声,“而且我还主动缴纳了投资收益税。”
“投资收益税?”李大人惊讶地问,“这是什么税?”
“是我自己设立的,”苏锦解释道,“虽然朝廷没有这个税种,但我觉得有收益就应该纳税,所以主动上缴了百分之十。”
旁听的百姓们议论纷纷:
“苏夫人连没有的税都主动交?”
“这也太老实了吧。”
“难怪她不怕查账。”
弹劾官员不甘心:“那你的支出呢?听说你花钱大手大脚。”
苏锦“啪”的一声:“这位大人说错了!我的支出分为四大类,每一类都有严格的预算控制。”
她翻到支出页面:“第一类,生活支出,每月不超过五两银子。”
“啪”的一声:“第二类,公务支出,每月不超过八两银子。”
“啪”的一声:“第三类,改革投入,每月不超过十两银子。”
“啪”的一声:“第四类,应急支出,每月不超过三两银子。”
李大人算了算:“这样算下来,你每月支出不超过二十六两?”
“没错,”苏锦“啪”的一声,“而且我每月都有结余,从来没有超支过。”
“那你的改革资金从哪里来?”另一个弹劾官员问。
苏锦“啪”的一声:“好问题!改革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
她拿出另一本账册:“第一,朝廷拨款,共计五百两银子。”
“啪”的一声:“第二,地方财政,共计三百两银子。”
“啪”的一声:“第三,民间捐助,共计二百两银子。”
“民间捐助?”李大人问,“谁会捐助改革?”
“很多人,”苏锦“啪”的一声,“商会、富户、甚至普通百姓都有捐助。”
她翻开捐助名单:“这里有详细记录,每一笔捐助的来源、金额、用途都有记录。”
一个百姓在旁听席上喊道:“我也捐了二两银子!”
另一个百姓也喊:“我捐了一两!”
很快,旁听席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
“我也捐了!”
“我们都支持苏夫人的改革!”
弹劾官员们面面相觑,没想到苏锦的改革得到了这么多人的支持。
李大人敲了敲惊堂木:“肃静!继续审查。”
“苏夫人,”李大人说,“你的账目分类很详细,但如何保证真实性?”
苏锦“啪”的一声:“大人问得专业!我建立了完整的凭证链制度。”
她拿出一摞票据:“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有原始凭证,包括收据、发票、合同、证明等。”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还建立了多方核对制度。”
“什么是多方核对?”李大人问。
苏锦“啪”的一声:“就是每笔账目都要经过至少三方确认。”
她指着账册:“比如这笔采购支出,有我的记录、商家的收据、还有刘德二的证明。”
刘德二在旁边点头:“是的,我可以作证。”
“而且,”苏锦“啪”的一声,“我还邀请了商会和百姓代表定期查账。”
“定期查账?”李大人惊讶地问。
“每个月月底,我都会邀请商会会长和百姓代表来查看账目,”苏锦说,“确保账目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商会会长在旁听席上站起来:“确实如此,我每个月都会去查账,苏夫人的账目清清楚楚,没有任何问题。”
几个百姓代表也站起来证实:“我们也参与过查账,苏夫人从来没有隐瞒过什么。”
弹劾官员们越来越心虚,其中一个还想挣扎:“那你的科目分类是否规范?”
苏锦“啪”的一声:“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的科目分类参考了朝廷的财政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
她翻开科目表:“收入科目分为:俸禄收入、奖励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四大类。”
“啪”的一声:“支出科目分为:生活支出、公务支出、改革支出、应急支出四大类。”
“啪”的一声:“每个大类下面还有详细的子科目,确保分类准确、核算清晰。”
李大人仔细查看了科目表,点头说:“这个分类确实很规范,比很多官府的账目都要清楚。”
“而且,”苏锦“啪”的一声,“我还建立了月度汇总、季度分析、年度总结的制度。”
她拿出几份报告:“这些是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可以清楚地看出收支趋势和改革效果。”
李大人翻看着报告,越看越惊讶:“这些分析很专业,你是怎么学会的?”
“自学的,”苏锦“啪”的一声,“我觉得做账不能只记流水,还要分析数据,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旁听的百姓们纷纷鼓掌,为苏锦的专业能力喝彩。
弹劾官员们已经无话可说,其中一个还想最后挣扎一下:“就算账目没问题,但你的改革措施是否合法?”
苏锦“啪”的一声:“这个问题问得更好!我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有法理依据。”
她拿出一本厚厚的法条汇编:“这里收录了所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我的改革措施都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
“而且,”苏锦“啪”的一声,“我还主动向上级汇报,获得了批准。”
她拿出一摞批文:“这些是州府和朝廷的批准文件,证明我的改革措施都是合法的。”
李大人查看了批文,确认无误后说:“苏夫人,经过详细审查,你的账目清楚、分类规范、凭证完整,没有任何问题。”
苏锦“啪”的一声:“谢谢大人的公正审查!”
旁听的百姓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人喊道:“苏夫人万岁!”
“算盘法槌万岁!”
弹劾官员们灰溜溜地离开了,他们没想到苏锦的账目如此完善,根本找不到任何漏洞。
质询会结束后,李大人私下对苏锦说:“苏夫人,你的财务管理水平很高,朝廷应该推广你的做法。”
“谢谢大人的认可,”苏锦说,“我愿意把经验分享给大家。”
“那你能不能写一份财务管理指南?”李大人问。
苏锦“啪”的一声拍算盘:“没问题!我会写一份详细的指南,包括科目分类、凭证管理、核对制度等内容。”
当天晚上,苏锦和萧廷在房间里庆祝。
“锦儿,你今天的表现太精彩了,”萧廷说,“那个算盘法槌的创意绝了。”
“这不是创意,是必要,”苏锦说,“有时候需要一些声音来强调重点,让大家注意。”
“而且你的账目管理确实很专业,”萧廷说,“连我都佩服。”
“这是基本功,”苏锦说,“做账房的,账目不清楚怎么行?”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萧廷问。
苏锦拿起算盘“啪”的一声:“继续改革,继续完善制度,让我们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
《将军府的账房小娘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将军府的账房小娘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将军府的账房小娘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