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北之地,冰原一望无垠。
李书文手持白蜡大枪,静立于风雪之中。
他并未刻意运功,周身三尺之地却自成领域,雪花至此,便无声消融。
这片冰原的酷烈与死寂,是他磨砺枪意的最佳砥砺石。
然而,就在这一刻,他猛然抬头,望向遥远的南方。
没有巨响,没有威压。
但天地,变了。
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改变,仿佛天空更高了一寸,大地更厚了一分。
风雪停滞。
空气中流淌的灵机,像是遇见了君王的臣民,骤然间变得温顺、谦卑,朝着某个方向俯首朝拜。
李书文的心神剧烈震颤,一股源自生命最深处的悸动席卷全身。
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臣服。
是蝼蚁仰望苍穹时,源于本能的、无法抗拒的敬畏。
“先生……”
李书文的嘴唇有些干涩,吐出这两个字时,声音中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这不是天地异变。
这是先生,又一次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面。
而且,这一次,是他们连仰望都感到吃力的遥远前方。
同一时间,粤省海岸。
李瑞东赤足立于礁石之上,体悟着潮汐涨落间的宏大力量。
骤然间,他身形一僵。
原本与他气机交感的磅礴大海,仿佛一头被惊醒的远古巨兽,瞬间收敛了所有气焰,变得温顺如镜面湖泊。
他骇然回首,望向内陆深处。
在他的感知中,天地间多了一轮煌煌大日。
不,那不是大日。
那是一种更加本源、更加浩瀚、更加威严的存在。
那股气息,让他这位已经踏入换血之境的绝顶宗师,从灵魂深处,生出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
他体内的气血,竟在这股气息的遥遥感召下,自行运转,发出臣服的欢鸣。
“人道之巅……这便是人道之巅吗?”
李瑞东喃喃自语,震撼过后,是无尽的狂热与崇敬。
湖广,神州武道协会总部。
正在演武场上与程廷华对练的孙禄堂,身形猛地一滞。
他散去丹劲,重修新法,如今也已是洗髓圆满,对天地之势的感应尤为敏锐。
在他眼中,整个天地的势,都向着邵清的方向塌陷、汇聚,最终归于一点。
那一点,深邃、浩瀚、无边无际。
仅仅是遥遥感应,他的心神就要被那片深邃彻底吞噬、同化。
孙禄堂失神,骇然道:“道……先生的道,已非我等可以揣测!”
程廷华扶住他,同样满脸煞白。
天下各地,所有转修新法、踏入洗髓的武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在这一刻心有所感,齐齐望向邵清。
他们对先生的认知,又一次被刷新。
那不再是武道宗师,不再是开创者,而是一种近乎神魔的、定义规则的存在。
……
三日后,总办府,密室之门缓缓开启。
周明一袭青衫,缓步而出。
他身上没有任何气势流露,整个人平静得如一汪古井,渊渟岳峙。
然而,当王镇国、周胜、周锦诚三人见到他的瞬间,呼吸都不由自主地一滞。
他们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片包容万象的星空,深邃得看不到尽头。
“都坐。”
周明的声音平和温润,驱散了那股无形的压力。
三人依言落座,姿态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恭谨。
“第二协的扩编,如何了?”周明看向王镇国。
王镇国起身,沉声道:“报告先生,振华第二协已完成满员扩编,共计五千人,皆是从各营中抽调的最精锐士卒。只是……协统人选,尚未定夺。”
周明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一旁身姿笔挺的周胜。
“周胜,你觉得如何?”
周胜一怔,随即胸膛一挺,眼中爆发出炙热的光芒,没有说话,只是用行动表达了他的渴望与自信。
王镇国接口道:“周胜在天工堂磨砺日久,杀伐果决,心性坚韧,足以胜任。只是天工堂的事务……”
“锦诚。”
周明看向周锦诚,“天工堂今后由你负责。”
“天工堂不只是改造俘虏,更是星火主城建设的基石之一,关乎劳力调配、工程进度,责任重大,你要多向张为民总长请教。”
周锦诚没想到会突然接到如此重任,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起身应道:“是,先生!我一定办好!”
周明微微颔首,目光重新落回王镇国身上。
“王总长,军队有形,更要有魂。”
“第一协的军魂,是守护与开创,如初生之火,燎原之始。”
“但一个文明,不能只有开创的烈火,还必须有定鼎的规矩。”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悠远而肃穆。
“西方白虎,位属金,主杀伐,为监兵神君。”
“我希望你为振华第二协铸造的,就是这样一柄行杀伐、掌兵戈、定规矩的煌煌正道之剑。”
“它的锋芒,对内,用以镇压一切动乱,维护体系秩序。”
“对外,用以彰显华夏威严,让四夷宾服。”
王镇国久经沙场,对势与魂的理解本就深刻无比。
此刻听闻周明以神话星宿为喻,点出秩序与杀伐之魂,他只觉脑海中一道惊雷炸响!
过往所有关于练兵、战争、军魂的认知与经验,在这一刻被彻底贯通、升华!
他双目圆瞪,呼吸急促,浑身肌肉不受控制地绷紧,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恢弘的战争画卷在眼前展开。
先生要的,从来不是一支单纯的强军。
他要的,是一支能承载文明秩序,能代天行罚的……道兵!
“末将……领命!”
王镇国的声音铿锵如金石交击,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
“末将必为第二协,铸就白虎战魂!此剑不出则已,一出,必将为先生扫平天下,重定乾坤!”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
袁项城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深沉的夜色,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不眠之夜了。
自从冯国璋从湘省回来,将那份《振华百年发展纲要》放到他的书桌上后,他就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那本纲要,他几乎每天都要翻看一遍。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如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全民皆武,开启民智,以商养战,文武兼修……
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经天纬地之策,无一不是直指华夏千年积弊的良方。
他自问,若是自己坐拥天下,能否想出如此周详、宏大的蓝图?
不能。
他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他是个务实的人,只想着如何掌控北洋,如何平衡各方,如何在那座摇摇欲坠的紫禁城里,为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
可那个姓周的年轻人,想的却是为整个族群,开辟一条通天之路。
格局、眼界、胸襟……判若云泥。
“心有不甘啊……”
袁项城长长叹了口气,拿起那本纲要,手指摩挲着纸张的边缘。
这东西,对他而言,是穿肠的毒药,每日每夜折磨着他的雄心壮志。
可笑的是,它又成了他唯一能窥见未来方向的解药。
他知道,旧的时代,真的要过去了。
只是,他没想到会这么快,这么彻底。
“罢了,罢了……”
他疲惫地闭上眼睛,喃喃道。
“华甫,再备一份厚礼,派人送去湘省……告诉那位先生,北方之事,旦夕可定。”
“请他……静待佳音。”
说出这句话,仿佛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
他知道,这不是妥协,而是唯一的选择。
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个人的那点不甘与野心,实在太过渺小,太过可笑。
喜欢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