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吏嫌弃地撇嘴:\"四个轮子的才配叫车,你这破铁架子算什么东西?\"
娅翻了个白眼:\"有得坐还挑三拣四。\"
......
孟浩盯着 皱了皱眉。当初写剧本时这段对话只是简单带过,没想到实拍时显得过于平淡。
\"大家有什么建议?\"孟浩转头问道。
王伟指了指拍摄区:\"于毅老师想在这个情绪基础上再发挥一下,正琢磨新台词呢。\"
只见于毅正在片场来回踱步,时而摇头晃脑地念叨着什么。孟浩快步走了过去。
等候区的黎沁眼睛一亮,朝孟浩挥手示意。孟浩点头回应,做了个\"稍后再聊\"的手势,径直来到于毅身旁。
\"毅哥,在构思新台词?\"
\"来得正好!\"于毅兴奋地拉着孟浩讨论起来。他认为《灵摆》的风格需要恐怖与幽默交织,这段逃亡后的戏份应该用更夸张的表演来调节观众情绪。
\"我试了几个方案,总觉得差点意思。\"于毅苦恼地展示着写满修改痕迹的剧本。
孟浩仔细阅读后沉吟道:\"不如这样调整......\"
看着两人热烈讨论的场景,王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虽然于毅说过孟浩乐于接受合理修改,但他还是担心这位编剧会有意见。毕竟业内不少大牌编剧对剧本有着近乎偏执的保护欲。
若知道王伟的担忧,孟浩定会哑然失笑。在他看来,编剧负责整体叙事框架,而演员的二次创作同样重要。优秀的表演从来不是机械复述台词,而是要为角色注入灵魂。这正是表演艺术的真谛。
王伟正琢磨着两人讨论的结果如何,张偌昀打完电话回来,发现孟浩突然出现,转头询问黎沁。
\"刚来的。\"黎沁望着孟浩的背影说,\"在那边和毅哥讨论台词修改。\"
\"我担心孟老师会被原台词框住思路。\"张偌昀忧心忡忡地说。
很多创作者都会陷入这种困境,最初的灵感往往成为束缚,再怎么修改也跳不出既定框架。
\"不会的,他向来点子多。\"黎沁语气笃定。
张偌昀瞧了眼全神贯注的黎沁,露出过来人的微笑。
年轻真好啊!
孟浩和于毅连说带比划地讨论了近二十分钟,终于敲定了台词和表演方案。
回到王伟身边时,对方迫不及待地问:\"最后怎么改的?\"
孟浩笑而不答,只是说:\"走位和动线不变,其他的......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其实他也很好奇于毅会如何演绎。
准备就绪后,于毅向导演组示意。王伟立即调度现场各部门,确认无误后喊出:
\"开拍!\"
身着病号服的于毅站在 ,张偌昀和黎沁左右搀扶着他,三人齐刷刷盯着眼前的自行车。
\"我去,这什么啊?\"
\"你病得不轻啊,这是自行车。\"
到这里还和原剧本一致。但紧接着,于毅缓缓转向张偌昀,开始了他的精彩表演——
\"我,赵吏!灵魂摆渡人啊!就让我坐这破车回去?我病还没好呢!我要我的暗黑系套装!我要我的枪!我要我的大吉普!信不信我打个电话就有人来接?喂?没空?滚蛋吧你......\"
于毅的台词被此起彼伏的笑声打断。
孟浩和王伟都没生气,因为整个片场,包括工作人员在内,全都笑得前仰后合。
拍喜剧时笑场很常见,但全剧组集体笑场实属罕见。
\"毅哥,绝了。\"离得最近的张偌昀强忍笑意竖起大拇指,\"太厉害了!\"
王伟走过来笑着说:\"这段确实比原先出彩,特别贴合角色性格。\"
这种夸张的桥段放在其他角色身上可能违和,但由\"赵吏\"说出来却格外自然。
于毅谦虚地摆手:\"别夸我,主要是孟浩设计得好,我只是负责演出来而已。\"
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后恍然大悟。确实,先前就注意到孟浩和于毅交谈许久,当时还好奇会有什么变化,没想到呈现的效果如此惊艳。
果然是孟老师的功力!
\"毅哥别推辞了。我的设计再好,也得靠你的演绎才能出彩。\"孟浩从后方走来,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这段戏确实是他和于毅共同打磨的,但实际效果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唯一遗憾的是刚才的笑场打断了表演,不知道能否重现那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喜剧表演最讲究自然流畅,一旦让观众察觉刻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不是每个演员都能像\"黑土大叔\"那样精准复现表演,这也是为什么经典场面往往诞生于即兴之间。
好在这次的核心在于\"疯癫\"气质,只要把握住这个关键点,细节调整也不影响整体。
正准备组织重拍时,孟浩突然发现蹲在地上的黎沁正不住地颤抖。
\"黎老师,你这反应也太给面子了吧?\"大家都笑过一轮了,这反应未免太夸张。
走近轻拍她肩膀,抬头时却让孟浩吃了一惊:\"怎么还哭了?\"
\"笑...笑太急,咬到舌头了。\"黎沁泪眼婆娑,说话含糊不清。
\"......\"孟浩顿了顿,转身喊道:\"医务组,来处理一下。\"
其实舌头上这点小伤也没太多可处理的,无非就是消毒防感染。
看着黎沁用漱口水清洁伤口,孟浩打趣道:\"看来是平时好笑话听少了。要是我请你去德云社听相声,算不算 啊?\"
\"噗...咳咳!\"
黎沁被漱口水呛得满脸通红。缓过劲来后,当众就对孟浩施展起\"小粉拳\"攻势。
一旁的张偌昀、于毅等人也不劝阻,都津津有味地看热闹。
他们的想法和五百对孟浩的评价如出一辙——这嘴碎的毛病,是该治治了。
笑闹过后,剧组重新投入拍摄。
这段戏反复拍了好几遍,问题不在于毅,而是另外两位演员总忍不住笑场,还轮流发作。
最后王伟导演觉得保留些带笑意的镜头也不错,这才顺利收工。
接下来要拍的是三人组与被救灵魂告别的温情戏份,为故事画上感人句点。
按剧本顺序这该是后面的戏,但因场地调度才提前拍摄。
这两场戏完成后,今晚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
收拾器材时,孟浩走到黎沁身旁,指了指她的嘴唇:\"还疼吗?\"
\"小伤而已。\"黎沁不以为意,\"小时候常咬到,早习惯了。\"
孟浩刚要开口,忽然注意到黎沁今天的装扮与往常大不相同。他后退半步,仔细端详起来。
雪白的洛丽塔连衣裙蓬松垂落至膝,裙摆下纤细的小腿裹着白色,搭配一双白色粗跟短靴。往日清冷的黎沁,此刻竟透出几分甜美灵动。
当初拍《灵摆1》时经费紧张,演员们不是穿私服就是廉价网购的戏服。如今资金充裕,不仅整体造型升级,还为关键场景量身定制服装——比如黎沁身上这件,正是为了在第二季开场就让观众区分\"娅\"与第一季的\"王小亚\"。
孟浩先前只顾琢磨剧本,此刻定睛一看,眼底瞬间闪过惊艳。
黎沁自然察觉到他直白的目光,脸颊微热,心底却漾起一丝雀跃。换成李老板早该嬉笑打趣,若是他师妹定会提着裙摆追问\"师哥好看吗\"。偏生这位黎老师既不言语也不动作,只微微侧身,将自认更美的角度朝向他。
\"贵有贵的道理。\"孟浩摸着下巴感叹,\"这定制服装确实......\"
黎沁:→_→(拳头硬了.jpg)
\"当然主要还是人衬衣服。\"孟浩及时补救。
黎沁轻哼一声,靴跟清脆叩地离去,心里却盘算着杀青后要把这套戏服买下。
目送她走远,孟浩转身撞见候在一旁的金辰。作为首单元主角,她是随主演们同期进组的。
\"孟老师好呀。\"金辰熟络地打招呼。
\"拍摄还适应吗?\"
\"暂时没我的戏份,正闲着呢。\"
\"过两天就该忙了。\"孟浩提醒,\"记得多练形体动作,有问题可以请教黎老师。\"
金辰点头应下,欲言又止。
\"怎么了?\"
\"没事没事。\"她绽开职业微笑。
孟浩未作深究,叮嘱几句便让她回去休息。
深夜酒店里,卸完妆的金辰趴在床上,给李依桐发了条微信:
\"桐桐,你家那位今天来剧组了。\"
京北,李依桐合上电脑,指尖轻轻抚过写满批注的笔记本,唇角扬起一抹笑意。
中戏进修班的考试就在十月,尽管孟浩说过这场考试并不难,她仍不敢松懈,日复一日地练习与钻研。
今晚本想放松看部电影,可不知不觉间,她竟又分析起演员的表演技巧,甚至认真做了笔记。这种变化让她自己都觉得奇妙——从前只是普通观众时,她关注的不过是剧情和明星八卦;如今学了表演,再看任何作品都会下意识揣摩演技。
\"这算职业病吗?\"她自嘲地摇摇头,全然忘了自己只是个拍过一部未播剧的新人。
正要关灯休息,微信提示音突然响起。看到屏幕上跳出的名字,李依桐表情微妙地皱了皱眉。
发信人是近来热络的\"新闺蜜\"金辰。她们本是同乡兼校友,但专业不同,过去只是点头之交。自从李依桐帮她争取到《灵摆2》试镜机会后,对方便迅速拉近了关系。
老乡、同学、同行,三重身份让两人很快无话不谈,甚至能互相分享感情隐私。唯一让李依桐头疼的,是金辰说话总带着令人脸红的直白。
比如此刻,对话框里赫然躺着:\"桐桐,今天你男人来剧组了。\"下面附着一张孟浩的侧影照。
喜欢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