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船全身为木,看上去无比的古老。
“赵伯啊?你从哪儿弄来这艘船啊,这么老。”
赵伯听完王骁说的,站在原地笑了笑。
“嘿,小骁,我可跟你说啊,这艘船可大有来头,这可是我祖宗传下来的船,南宋时期的福船,宝贝着呢!”
王骁听完愣了一下,说道。
“福船?福建制造啊?这船看起来不像是运输东西用的啊,打仗的吧?”
赵伯见他这样,笑了一声说道。
“小骁,这你可说错了,这船不仅能打仗,还能运输!来,我带你看看这老家伙。”
在跟蓝新月确定航向之后,船一开,赵伯拉着王骁便下了船舱。
虽然明代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从造船技术的普及性、成熟度、产业规模和船舶性能的综合指标来看,宋元时期特别是南宋和元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造船业的顶峰。
南宋偏安东南,依赖江南财富和海外贸易,刺激了对大型、高性能海船的巨大需求。
无论是南宋的市舶司收入,还是元朝庞大的漕运用于海上运粮,和海外扩张需求,都推动了官营和民营造船业的大发展。
在前代技术基础上,宋元时期的造船技术实现了系统性的突破和标准化。
王骁跟着赵伯一路下了船舱。
第一个就是水密隔舱。
“这是中国造船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啊。”
王骁打眼一看,结构是用隔舱板将船体分成多个互不连通的舱室。
这使得它的抗沉性极强,即使一两个舱室破损进水,也不会蔓延到其他舱室,船舶依然能保持浮力。
也可以增加结构强度,隔舱板起到了支撑肋骨的作用,使船体更坚固。
更是便于管理货物,可以将不同货主的货物分舱装载,方便管理。
“来来来,小骁,你看这儿,虽然有点破损我没管,但是也是方便你观察了!”
王骁看见了之后大惊,这个是榫卯结构与铁钉加固。
船体主要结构采用精巧的榫卯连接,使其具有很好的韧性。
同时广泛使用铁钉如铲钉、锔钉进行加固,使连接处无比坚固。
这种“软硬结合”的结构能有效抵御风浪的冲击。
王骁看完感叹一声古人的智慧真是深不见底,赵伯拉着他走到了“武器仓”。
这艘船上也有自己的“武器系统”。
王骁看着这舱内远程有弩炮、火箭(火矢一类)、早期火炮,类似碗口铳一类的东西。
看了看柜子上的东西,就只是刀、枪、弓弩等,还存放着应急用的小船、浮木。
“这可真是纳进天下物啊,赵伯啊,这一艘船能放多少东西?”
赵伯想了想,站在原地搓了搓手,随后说道。
“如果仅仅算重量的话,五百吨下不来,郑和下西洋的那艘才算大嘞,能放下一千到两千吨!我这艘也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王骁站在原地看着四周,随后又回到了甲板上说道。
“赵伯啊,上面是谁开船呢?”
赵伯看了看,指着上面说道。
“你说开船的啊,你赵杰哥,今年也三十了,没比你大多少。”
喜欢风申堂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风申堂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