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决心一下,整个江东的战争机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周瑜被任命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统率精兵三万,并调集战船千艘,粮草军械无数,逆江西进,准备与刘备军会师,共抗曹操。同时,孙权也传令各郡,严密布防,做好大战准备。
周瑜,这位年轻的江东军事统帅,英俊儒雅的外表下,隐藏着惊人的胆略和军事才华。在前往前线途中,他与诸葛亮于舟中相会,两位当世顶尖的智者初次合作,便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他们共同分析了曹军的弱点,一致认为曹军虽众,但长途跋涉已成疲兵,北方士卒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必生疾病,且新降的荆州水军人心未附,难以尽力。破曹的关键,在于水战,在于火攻!
与此同时,曹操亲率大军二十余万,号称八十万,抵达长江北岸的乌林地带,与周瑜率领的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军战船连绵不绝,旌旗遮天蔽日,声势极为浩大。为了克服北方士兵不习惯江上风浪颠簸的问题,曹操采纳了庞统(此时已秘密投效周瑜,献上连环计)的建议,将大小战船用铁索首尾相连,形成巨大的“连环船”,果然平稳如陆地,士兵们在船上行走作战,如履平地。
曹操志得意满,认为扫平江南,统一天下,就在眼前。他在战船上大宴文武,横槊赋诗,唱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千古名句,气魄雄浑,却也流露出骄矜之气。
联军这边,周瑜与诸葛亮则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破敌之策。火攻,是共识。但要施行火攻,需要几个关键条件:靠近曹军水寨、强劲的东南风、以及执行火攻的死士。
黄盖,这位江东三世老臣,主动献上“苦肉计”。他在军事会议上故意顶撞周瑜,反对继续作战,被周瑜当众重责军棍,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派出心腹阚泽,过江向曹操献上许降书,信中极尽对周瑜的怨恨和对曹操的仰慕,表示愿意携带粮草军资,择机归顺。曹操虽有多疑,但阚泽应对巧妙,加之刚刚截获的江东蔡中、蔡和(实为周瑜派去的诈降)的密报作为佐证,曹操最终相信了黄盖的许降。
靠近敌寨和执行的人选问题解决了,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条件——东南风,却让周瑜忧心如焚。时值冬季,长江一带多刮西北风,若用火攻,非但烧不到曹军,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急火攻心,竟一病不起。
诸葛亮探病时,看出了周瑜的心病,他微微一笑,道:“都督之病,亮或许能医。” 他屏退左右,对周瑜道:“亮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可于南屏山建一‘七星坛’,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
周瑜闻言,一跃而起,病态全无:“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
诸葛亮从容道:“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
周瑜大喜过望,立刻下令秘密准备。他虽然不完全相信诸葛亮真能“借”风,但观其气定神闲,成竹在胸,知他必有依据(诸葛亮实则通晓天文,预测了天气变化),便全力配合。
与此同时,联军各部也接到了秘密指令,开始进行最后的战前准备。关羽、张飞、赵云等刘备军将领,以及韩当、周泰、甘宁等江东猛将,皆摩拳擦掌,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时刻到来。长江之上,战云密布,一场旷世大战,一触即发!
喜欢三国穿越,兴复汉室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三国穿越,兴复汉室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