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裹挟着肃杀漫过北平城垣,枯黄的槐叶在风中打着旋儿,与墙角剥落的墙皮纠缠成萧瑟的漩涡。周明远佝偻着背,推车上的旧帆布在风沙里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当他的洋车碾过王府井的青石板时,那堵贴满抗日标语的砖墙前已聚起黑压压的人群。几个戴黑墨镜的特务正举着长柄刷子,石灰水顺着斑驳的 “还我河山” 字迹流淌,仿佛给这座城市的伤口敷上一层惨白的药痂。
“看什么看!滚!” 暴戾的呵斥声突然炸响。周明远猛地抬头,正撞见穿黑褂的特务踹向卖梨小贩的后腰。竹筐里的雪花梨骨碌碌滚了一地,被路过的日军军靴无情碾碎,青黄的汁水混着尘土,在石板路上洇出一片片触目惊心的痕迹。他慌忙垂下头,车把手上的黑布条随着颤抖的手腕轻轻摇晃 —— 自从上次冒险送出布防图,游击队便如石沉大海,而街头的岗哨却愈发森严,日军的刺刀寒光在街角闪烁,像随时会择人而噬的毒蛇。
“明远!这边!” 熟悉的呼唤声从胡同口传来。周明远循声望去,只见孙金发蹲在聚宝阁的青瓦台阶下,油渍斑斑的棉帽压得极低,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个油纸包。走进了才发现老掌柜也在,往日锃亮的瓜皮帽歪戴着,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盛着化不开的悲戚,眼角还挂着未干的泪痕。
“粮店开始卖混合面了。” 孙金发抖着手展开纸包,灰绿相间的粉末散发出令人作呕的酸腐味,像极了梅雨季节发霉的中药渣。粉末里夹杂着细碎的秸秆和砂砾,周明远用指甲轻轻一捻,指尖触到几粒硬邦邦的豆饼渣,“一块一毛四一斤,还得凭户口本限购。你闻闻,这哪是人吃的东西?”
周明远凑近细嗅,刺鼻的土腥味混着发酵的酸味直冲鼻腔。他下意识摸了摸藏在夹层里的半袋大米,那是从现代带来的 “救命粮”,此刻却成了沉甸甸的负担。老掌柜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浑浊的痰液里带着血丝:“昨天天佑布庄的祁掌柜,被日本人拉去游街了。” 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死死攥着衣角,指节泛白,“说是私藏粮食,可谁不知道是汉奸余晋和的老婆抢了货,反咬一口!游完街…… 人就跳了护城河,尸体到现在还没捞上来……”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周明远仿佛又看见祁掌柜佝偻的背影,每次拉车路过布庄,老人总会递来几个铜板,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年轻人,辛苦了。” 可如今,空荡荡的货架上只剩几片褪色的绸布,在秋风中无助地飘荡。
“这日子没法过了!” 孙金发突然用烟锅狠狠砸向石阶,火星四溅,“新民会的人昨天来车行,说要征车夫去运军粮,不去就抓去当劳工!”
周明远的瞳孔猛地收缩。运军粮?这或许是个绝佳的机会!他弯腰捡起滚落的烟锅,粗糙的掌心擦过暗格里的城防草图:“我去。你们俩别露面,免得惹麻烦。”
“那可是给日本人干活!” 孙金发急得直跺脚,烟锅里的烟灰簌簌掉落,“万一被发现……”
“放心。” 周明远拍了拍车座下的暗格,眼神坚定如铁,“正好看看他们把粮食运去哪儿。说不定,还能给游击队带点有用的消息回来。”
第二天清晨,寒气砭骨。周明远混在十几个面色阴沉的车夫中间,跟着日军往西四粮仓走去。曹长狰狞的面孔出现在眼前,正是上次搜查他屋子的那个恶魔。周明远的心跳骤然加快,怀里的小本子硌得肋骨生疼 —— 那是从现代带来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日军据点的方位,此刻,他要用它记录下运粮车队的路线。
装粮时,周明远故意放慢动作。麻袋摩擦的沙沙声中,他瞥见几袋印着 “军用” 字样的白面,雪白的面粉从袋口的缝隙中漏出,在灰扑扑的地面上洒下星星点点。“快点!这些是运去前线的!” 粗暴的靴尖踹在他后腰,周明远踉跄着扶住粮堆,趁势将麻袋上的 “07 号仓库” 编号刻进脑海 —— 这不是上次劫粮的地方,看来日军已经转移了重要物资。
车队缓缓驶出粮仓,凄厉的哭喊突然刺破死寂。路边跪着一位面黄肌瘦的妇人,怀中的孩子早已没了气息,发青的小脸和干裂的嘴唇诉说着最后的痛苦。“吃了混合面,活活憋死的……” 围观百姓的低语声里带着恐惧与绝望。周明远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车把险些歪斜。“看什么!走!” 曹长的皮鞭呼啸着抽来,在他耳畔擦出火辣辣的疼。他死死咬住下唇,血腥味在口中弥漫 —— 空间里的开塞露近在咫尺,可他不能拿出来,一旦暴露,牵连的将是无数人的性命。
中午歇脚时,周明远借口解手绕到车后。就在他掏出本子准备记录时,两个日军的对话飘进耳中:“07 号仓库的粮食,今晚要运去天津。”“听说游击队在半路有埋伏,上头吩咐得加派人手……” 他的心脏猛地一缩,飞快将本子塞回怀里,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必须把这个消息传出去!
车队返程路过西直门,周明远故意用铁钉扎破车胎。蹲在路边补胎时,他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直到日军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才推着车拐进熟悉的胡同。刚出城门,穿蓝布衫的报童便迎了上来,眼神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先生,要报吗?西山游击队又打了胜仗!”
接过报纸的瞬间,周明远的指尖触到一张硬纸片。展开字条,遒劲的字迹映入眼帘:“老地方见,有要事。” 他抬头望去,报童已经推着车走远,背影与上次在东单广场扔抗日传单时重叠在一起 —— 原来,这座城市里,有无数双看不见的手,在黑暗中传递希望。
夜幕笼罩下的关帝庙阴森寂静。周明远换上黑衣,小心翼翼地推开斑驳的庙门。香案旁,戴着黑帽子的人影转过身来,竟是游击队队长!“周同志,多亏了你送的布防图,我们端了三个炮楼!” 队长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同时递过一个布包,“这是新的暗号。对了,听说日军今晚要运粮去天津,你知道具体路线吗?”
周明远迅速将记下的编号和路线详细告知,又从空间里取出一袋压缩饼干:“这个顶饿,你们带着。” 话音未落,庙外突然传来皮靴踏地的声响。周明远眼疾手快吹灭蜡烛,和队长一起躲进供桌底下。日军的手电筒光束在墙壁上扫来扫去,照得神像的面孔忽明忽暗。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呼喊:“太君!这边有动静!” 脚步声渐渐远去,周明远钻出供桌时,只看见窗台上留着张字条:“明日三更,截粮车。”
回到车行,孙金发还在煤油灯下整理传单 —— 是新民会印发的 “奴化教育” 宣传品,“中日亲善” 的标语刺得人眼睛生疼。周明远盯着那些字,突然灵光乍现:“孙叔,帮我个忙。咱们给这些传单换个‘战场’!”
次日深夜,07 号仓库笼罩在一片死寂中。孙金发按照约定,在胡同口点燃一串鞭炮。爆炸声响起的瞬间,仓库里的日军如临大敌,端着枪冲了出去。周明远趁机翻墙而入,手中的匕首在麻袋上快速游走,扎出一个个细密的小洞。他将传单塞进麻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 等日军打开麻袋,迎接他们的将是自己的 “亲善” 谎言。
枪声突然在夜空中炸响。周明远爬上屋顶,看见火光映照着游击队员矫健的身影。他摸出最后一枚烟雾弹掷向战场,浓烟中,队长带着人推着满载粮食的推车迅速撤离。等到日军反应过来,周明远早已混入逃难的人群。路过祁家布庄时,白幡在风中呜咽,祁老太爷拄着拐杖站在门口,浑浊的老泪顺着皱纹滑落。周明远悄悄摸出一块白布,轻轻放在台阶上 —— 在这个黑暗的年代,他所能做的,不过是用微弱的光,照亮身边的一小片土地。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周明远回到车行。孙金发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粥,雪白的粥面上卧着个金黄的鸡蛋:“快吃,明天还得拉活呢。” 捧着碗,周明远的眼眶发热。寒风中,鼓楼的晨钟悠悠响起,带着些许暖意的风掠过北平城,仿佛在诉说:黑暗终将过去,黎明总会到来
喜欢从狼烟北平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从狼烟北平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