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陈明远死前曾在调查水淼,林森感觉自己脚下的地面裂开了一道深渊。过去几天所有的怀疑、所有细微的不协调感,此刻都汇聚成一股冰冷的洪流,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那个他最得力的搭档,那个他一度在疲惫深夜会偶然欣赏其专业与冷静的同行,瞬间变成了嫌疑板上最醒目、也最可怕的名字。
但他不能声张。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指控一位备受尊敬的法医专家,尤其是以如此间接的方式,不仅会打草惊蛇,更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他强行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表面上维持着案情陷入僵局的凝重,暗中却将调查重心彻底转向了对水淼过往的秘密挖掘。
他再次尝试突破权限壁垒,查询“水清源”的详细信息。这一次,他动用了自己作为特聘顾问的特殊渠道,绕过了市局的常规系统,直接链接到更高层级的档案数据库。经过繁琐的验证和等待,屏幕上终于跳出了几行模糊的、带有“机密·部分解密”字样的陈旧记录。
水清源,男,前省理工大学材料学教授。十五年前,因卷入一起重大的学术成果剽窃风波,备受争议,后于调查期间跳楼自杀。记录显示,当时指控水清源剽窃其核心研究成果的,正是其多年好友与合作者——陈明远。风波过后,陈明远凭借该项成果声名鹊起,而水清源则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档案末尾附注:水清源遗有一女,时年十三岁,由其远房亲戚收养,后改名……
档案到此戛然而止,后续信息因涉及未成年人隐私被严格封存。但林森已经不需要再看下去了。水淼,水清源……姓氏,年龄,时间点,完全吻合。那个被抹去的名字,几乎可以确定就是水淼。
动机,清晰得如同血淋淋的伤口。这是一场跨越了十五年时光的、为父报仇的精心策划。
有了这个核心动机,林森重新审视水淼在案发后的所有行为,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且令人不寒而栗。
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仅是为了履行职责,更是为了确认成果,并第一时间掌控现场物证的方向。她“发现”纤维压痕,是为了给“谋杀”定调,将调查从自杀的歧路上拉回;她指出时间矛盾,是为了展示凶手的高明,同时也为后续可能的时间线调查埋下伏笔;她引导油墨线索指向赵乾,是为了转移视线,将一个有学术恩怨的对手推到台前,完美契合复仇故事的逻辑;她甚至“提醒”技术员注意监控跳帧,这种主动暴露破绽的行为,恰恰是为了塑造一个绝对客观、公正的专业形象,从而更深地隐藏自己。
每一步都计算精准,每一个动作都包含深意。她不是在破案,她是在导演一出戏,而林森和整个专案组,都是她棋盘上的棋子,被她引导着走向她预设的结局。
林森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不仅仅因为水淼的罪行,更因为她对自己和整个警方流程的利用和玩弄。这种智力上的碾压感和信任被彻底背叛的愤怒,交织在一起,灼烧着他的理智。
下午,专案组再次召开案情讨论会。水淼依旧准时出席,坐在她习惯的角落位置,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神情专注而淡然。林森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她时,需要耗费极大的心力才能维持表面的平静。
会议刚开始没多久,负责调查陈明远网络活动的技术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林顾问,我们尝试破解那个加密云盘有了进展!虽然还没完全破解,但通过流量分析,我们发现陈教授在遇害前48小时内,曾多次访问云盘中的一个特定加密文件夹,文件夹名称经过混淆,但解码后疑似与‘学术记录’和‘补偿’关键词相关。”
这个消息让沉闷的会议室泛起一丝涟漪。王闯立刻兴奋起来:“学术记录?补偿?这很可能跟赵乾提到的那些旧怨有关!看来陈明远自己也知道理亏,留着后手呢!这可能是凶手的杀人动机!”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赵乾的嫌疑上。水淼在这时抬起头,用她那一贯冷静的语调补充道:“如果这个文件夹里确实存在能证明陈教授过往学术不端的证据,那么,对于某些将学术声誉视为生命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极强的灭口动机。技术队需要加快破解速度。”
她的话,再次巧妙地将众人的思路引向了赵乾。她的分析合情合理,天衣无缝。
林森看着她在众人面前从容表演,心中冷笑。他知道,那个云盘,很可能又是水淼抛出的另一个诱饵。她或许早就破解了云盘,甚至可能在里面放置了某些指向赵乾的“证据”,只等警方“发现”。她正在有条不紊地收网,而赵乾,就是她选定的替罪羔羊。
会议在将赵乾列为重点嫌疑对象的氛围中结束。众人离去后,水淼收拾好东西,也准备离开。经过林森身边时,她停下脚步,轻声问:“林顾问,你觉得云盘里的东西,会是突破口吗?”
林森抬起头,第一次用一种近乎审视的、不带任何同事温度的目光直视着她的眼睛。他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用一种平淡却意有所指的语气反问道:“水医生,我记得你之前说过,凶手对警方的流程非常熟悉。你觉得,熟悉到什么程度,才能如此完美地利用每一个环节?”
水淼的目光与林森在空中相遇,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没有出现丝毫慌乱,反而闪过一丝极难捕捉的、类似于……欣赏的光芒?但这光芒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她微微偏了下头,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林顾问的意思是?”
“没什么,”林森移开目光,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只是觉得,这个对手,聪明得可怕。我们走的每一步,好像都在对方的预料之中。”
水淼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吐出一句话,声音低得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也许,是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沿着最符合逻辑的路径思考。而真正的猎人,最擅长的,就是布置符合猎物逻辑的陷阱。”
说完,她微微颔首,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林森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回味着水淼最后那句话。这像是一句关于案情的客观分析,又像是一句居高临下的警告,甚至……带着一丝挑衅的意味。
她知道了?她知道我开始怀疑她了?所以才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林森意识到,他和水淼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虽然还未捅破,但双方都已经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的身影。一场表面平静、内里却已刀光剑影的博弈,正式开始了。他手中握着动机的底牌,但水淼却掌控着整个棋局的节奏。下一步,他必须打破她的节奏,在她将赵乾彻底钉死之前,找到那个无法辩驳的、将她与现场直接连接起来的铁证。
信任已化为灰烬,剩下的,只有猎手与猎手之间的对决。
喜欢水木残局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水木残局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