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部会议室内,灯光将十张年轻的脸庞映照得格外分明。周指导员的开场白刚落,沈墨便向李建平点头示意。
李建平会意起身,指向角落里奋笔疾书的年轻士官:
“这位是文书张宏远,今天的会议内容将正式归档。”
小张立即起身敬礼,动作干净利落。
周指导员环视全场,明确了会议的基调:
“木兰班是我军改革的重要尝试,希望大家尽快融入连队。各排要积极配合,把木兰班同志当成自己的战友。”
陈锋率先表态:
“请连首长放心,一排全体必将木兰班同志视为亲密战友。”
王振彪咧嘴一笑:
“咱当兵的,不分男女,只看本事。”
李建平沉稳点头:
“三排随时欢迎木兰班来交流学习。”
张永胜则温和地说:
“四排就是大家的娘家,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沈墨等该发言的都发完言,点点头。他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十位女兵身上: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尖刀连的人了。刚才各位干部的表态,是对你们的欢迎,更是对你们的期望。”
他的声音陡然严肃:
“但在尖刀连,欢迎易得,认可难求。能不能真正赢得全连官兵的尊重,要靠你们自己的实力。”
“是!”
十位女兵齐声应答,清亮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沈墨开门见山:
“在训练全面展开前,想听听你们自己对木兰班的建设,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或者,对自己在班内的职责,有什么考虑?”
女兵们相互看了看,何青首先开口,她的声音清晰而理性:
“报告!我认为木兰班作为试点,首先应确立清晰的职责架构。建议设立班长、副班长,并依据各人特长明确分工。”
“我同意何青的看法。”
张楠接过话,语气沉稳务实。
“一个团队需要高效的协调与保障。我愿意发挥专业所长,协助管理内部事务、物资调配。”
秦胜男身姿挺拔,眼神锐利:
“作为作战单元,必须明确战场指挥链。我建议设立前线突击指挥岗位。”
童锦自信地补充道:
“现代战争离不开信息。我可以负责维护和运用班内的信息化设备。”
陈静声音温和却坚定:
“战场救护至关重要,我会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提供专业医疗支持。”
李秀英言简意赅:
“我负责近身安全和破袭。”
阿兰眼神锐利:
“侦察与反侦察、野外生存交给我。”
王和平朴实地说:
“我保证远程火力的精准。”
容易认真地说:
“所有指令、地图、数据,我会一字不差地记在心里。”
苏婉宁最后发言,她的语气冷静而聚焦:
“我的重点在于电子对抗、频谱分析与关键技术支援。”
听完所有人的发言,沈墨与周指导员交换了一个赞许的眼神。
周指导员开口道:
“你们的思路很清晰。经过连队党支部研究,现在宣布木兰班的骨干任命:
任命秦胜男为木兰班班长!
任命苏婉宁为木兰班副班长!
任命张楠为木兰班第二副班长!
其他成员:
何青为战术参谋兼情报分析员。
童锦为信息化与电子战指挥员。
陈静为战地医护兵。
李秀英为近身格斗与破袭专员。
阿兰为野外侦察与生存专家。
王和平为精确射手兼耐力核心。
容易为情报记忆与数据保管员。”
周指导员宣布完最后一项任命,合上了文件夹。
“职责已经明确。”
沈墨接过话,目光扫过每一位女兵。
“从现在起,你们不再仅仅是一个代号,而是尖刀连战斗序列中一个具体的环节、一个承担着特定任务的战斗单元。记住你们的职责,更要担起这份责任。”
“是!保证完成任务!”
十位女兵起立应答,声音铿锵。
会议结束后,沈墨特意留下指导员、副连长和四位排长。
文书小张整理好会议记录,确认无误后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连队核心骨干。
沈墨给几位干部散了烟,自己却没点,目光扫过众人:
“都说说吧,对这十个女兵,什么看法?”
副连长赵志强咂咂嘴,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率先开口:
“俺看那个秦胜男不孬,站有站相,眼神够硬,是个当班长的料。张楠那闺女心思细,管后勤物资肯定是一把好手。”
陈锋点头表示同意,补充道:
“何青逻辑清晰,适合做战术分析。李秀英和阿兰军事素质应该很突出,一个适合突击,一个适合侦察。王和平看着沉稳,适合担任精确射手。”
王振彪吸了口烟,接话道:
“童锦对信息化装备门儿清,陈静细心稳重干医护正合适。那个叫容易的女兵,记忆力是个特长,在战场上能派上大用场。”
他说着,看向沈墨。
“就是那个苏婉宁……太淡定从容了,但总觉得跟其他兵不太一样。”
李建平扶了扶眼镜,说出自己的观察:
“她发言时聚焦技术,思路极有条理,感觉不像普通义务兵,她什么来头?”
沈墨拿起火机,慢条斯理地点燃烟,吸了一口,才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平静开口:
“苏婉宁,国防科技大学,博士。”
“啥?!博士?!”
赵志强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王振彪手里的烟抖了一下,烟灰掉在了裤子上都浑然不觉。
陈锋的表情凝固在脸上。
连一向淡定的李建平也猛地抬起头,眼睛写满了震惊。
指导员周向民显然也是刚知道,惊讶地推了推眼镜。
“她……多大?”
陈锋艰难地问道。
沈墨吐出烟圈,语气平淡却掷地有声:
“二十一。”
会议室里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二十一岁的博士?!还是顶尖学府的博士!
这个消息带来的冲击力,比刚才任何人命都来得猛烈。
半晌,王振彪才喃喃打破沉默:
“这种国宝级的技术人才,怎么跑到咱们空降兵尖刀连来当一名普通兵了?她要是走技术特招入伍,直接就是从上尉军官起跳啊!”
赵志强搓着手,一脸难以置信:
“俺滴个娘诶,二十一岁的博士娃娃来跳伞?这……这图啥啊?”
沈墨将烟灰轻轻磕进烟灰缸,目光扫过一张张写满困惑的脸:
“她,以及整个木兰班,图的是什么,又能做到什么程度,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去判断。”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深沉:
“营长把最好的资源给了她们。这份优待背后,是压力,也是期待。她们究竟是一群需要特殊照顾的女兵,还是一支能改变未来作战模式的力量,答案不在今天这场会议里,而在未来的训练场上。”
几位干部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好奇。
夜色渐浓,营区灯火零星。
女兵们在新宿舍里仍在热烈讨论。秦胜男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训练场:
“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苏婉宁轻轻点头,目光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营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孟时序站在窗前,手中拿着刚送来的会议纪要。当看到“苏婉宁”三个字时,他的眼神微微闪动。
连部里,沈墨刚结束与师部的通话。他放下话筒,对周指导员说:
“上面很关注木兰班的进展。一个月后的考核,将决定这个试点能否继续。”
周指导员神色凝重:
“任重道远啊。”
“压力也是动力。”
沈墨望向窗外的星空。
“或许,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开始。”
今夜,尖刀营的星空格外明亮。
十个女兵的命运,一支连队的转型,一场关于未来的探索——
新的篇章,即将开启。
(第三卷完,欢迎继续第四卷,铸剑山河。苏婉宁和木兰班加油。)
喜欢征途与山河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征途与山河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