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造船令下
**
时间:明朝某清晨
地点:皇宫大殿、宫束班工坊
人物:皇帝、大臣、张大、李二、赵三、其他宫束班成员
【皇宫大殿,皇帝高坐龙椅,神色威严】
皇帝:(声音洪亮)众爱卿,如今我大明欲拓展海疆,宣扬国威,朕决定打造一批精良船只。此事关乎国运,需速速完成。
大臣:(齐声)陛下圣明!臣等定当全力督办。
【镜头切换至宫束班工坊,众人围坐】
张大:(急性子,猛地站起来)嘿,兄弟们,这下可有活干了!造个船,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李二:(伸了个懒腰,慵懒地说)说得轻巧,造船哪有那么容易,不过能混口饭吃就行,别太拼命。
赵三:(眼珠子一转,鬼点子多)怕什么,咱们这么多人,还能被这点困难吓住?我觉得先得好好合计合计,说不定还能搞出点新花样。
其他成员纷纷附和,有的摩拳擦掌,有的却面露担忧,但都对这次任务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一场啼笑皆非的造船之旅即将拉开帷幕。
第二幕:材料风波
时间:上午
地点:木材市场、宫束班工坊
人物:张大、李二、赵三、老工匠
【张大自告奋勇去采购木材,他带着李二和赵三来到木材市场,市场里人来人往,木材堆积如山】
张大:(大大咧咧地指着一堆木材)就它了,看起来又粗又直,肯定能用!
木材商:(满脸堆笑)客官好眼光,这木材价格也实惠。
【张大正要掏钱,赵三拦住了他】
赵三:等等,张大哥,这木材看着是不错,可咱也得懂点门道啊,不能光看外表。
李二:(在一旁打哈欠)哎呀,差不多就行了,哪有那么多讲究,赶紧买完回去交差。
【这时,一位路过的老工匠听到他们的对话,忍不住停下脚步】
老工匠:(语重心长)年轻人,造船的木材可马虎不得。你们选的这木材容易腐朽,用不了多久船就会出问题。
张大:(一脸疑惑)老人家,那什么样的木材才好呢?
老工匠:(耐心解释)造船要用坚硬、耐水的木材,像橡木、柚木就很不错,它们强度高,耐腐蚀,能让船更坚固耐用。杉木也可以,轻质柔韧,防水性好 ,价格也相对亲民。
赵三:(连忙点头)原来是这样,多谢老人家指点。
【李二却在一旁不以为然,偷偷地偷懒,躲到一旁阴凉处休息】
赵三:(发现李二不见了,四处张望,最后在角落找到他,生气地说)李二,你怎么在这偷懒,大家都在忙,就你躲着!
李二:(满不在乎)急什么,不就是买点木材嘛,有张大哥在呢。
张大:(走过来,也有些生气)李二,这是大家的任务,你别拖后腿,赶紧帮忙一起挑选木材。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老工匠:(摇摇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做事情还是要认真负责,这船可是关乎国家大事。
【在老工匠的再次教导下,三人终于达成一致,开始认真挑选木材,仔细对比各种木材的特性,最终采购到了合适的木材,运回了工坊 ,准备开启造船的下一步工序】
第三幕:榫卯之难
时间:下午
地点:宫束班工坊
人物:张大、李二、赵三、老工匠、其他宫束班成员
【工坊内,木材整齐摆放,众人开始着手建造船体,这次遇到了榫卯连接技术这个大难题】
张大:(拿起一根木料,信心满满)看我的,不就是做个榫头嘛,简单!(说着便动手锯起来,可没几下,就不小心用力过猛,“咔嚓” 一声,榫头断了)哎呀,糟糕!
李二:(在一旁偷笑)哈哈,张大哥,你还是不行啊,看我的。(李二小心翼翼地量尺寸,然后开始制作卯眼,可量尺寸的时候粗心大意,卯眼凿得过大)完了完了,这卯眼大了,榫头插进去肯定不牢固。
赵三:(皱着眉头想了想)要不,我们找些碎木片塞进去,先凑合着用?
【众人按照赵三的办法尝试,可组装起来的部件摇摇晃晃,一点都不牢固】
老工匠:(一直在旁边观察,这时终于忍不住走过来)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做事太毛躁。榫卯结构可是造船的关键,可不能马虎。(说着,老工匠拿起工具,熟练地开始制作榫卯)
老工匠:(边做边讲解)你们看,榫头和卯眼的尺寸一定要精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榫头的长度、宽度,卯眼的深度、大小,都要根据木材的特性和船只的结构来确定。而且,榫头和卯眼的结合处要紧密,不能有缝隙 ,这样才能保证船体的坚固。像这样,先划线,再用锯子锯出榫头的形状,然后用凿子凿出卯眼 ,每一步都要稳、准、狠 。
【众人围在老工匠身边,聚精会神地看着,不时发出惊叹声】
张大:(恍然大悟,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之前是我太心急了。
李二:(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以后也会认真量尺寸的,不能再这么粗心了。
赵三:(佩服地说)还是老工匠厉害,这经验就是不一样,我们得多学多练。
【在老工匠的指导下,众人重新开始制作榫卯结构,虽然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小问题,但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探讨,逐渐掌握了技巧,一个个合格的榫卯结构在他们手中诞生,船体的框架也开始逐渐成型 】
第四幕:水密隔舱的挑战
时间:第二天
地点:宫束班工坊、试验水池
人物:张大、李二、赵三、其他宫束班成员、老工匠
【船体框架完成后,众人开始制作水密隔舱,这是保证船只安全的关键部分】
张大:(拿着图纸,仔细研究)这水密隔舱可不能马虎,要是漏水了,船可就危险了。
李二:(一边干活,一边敷衍地说)知道啦,不就是几块隔板嘛,很快就能弄好。(心里却想着早点完工去休息,干活时偷偷减少了密封材料的用量)
【众人齐心协力,很快就完成了水密隔舱的初步制作,大家满怀期待地将船放入试验水池进行测试】
赵三:(兴奋地指着船)嘿,看咱们的船,多威风,肯定没问题!
【然而,船刚放入水中不久,就有成员发现不对劲】
成员甲:(惊慌地大喊)不好啦,船漏水了!
众人急忙围过去查看,只见水从一个隔舱板的缝隙中不断渗进来,大家顿时慌了神。
张大:(脸色阴沉,生气地看向众人)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做好了水密隔舱吗?怎么还会漏水?
李二:(眼神闪躲,不敢直视大家)我…… 我也不知道啊,我都是按照要求做的。
赵三:(怀疑地看着李二)李二,你是不是偷懒了?你负责的这个隔舱板,怎么就它漏水?
李二:(耍赖道)你别冤枉人,我可没偷懒,说不定是其他地方的问题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场面十分混乱】
老工匠:(这时赶来,大声喝止)都别吵了!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先找出问题所在。
【老工匠仔细检查了漏水的隔舱板,发现密封处的材料明显不足】
老工匠:(严肃地看着李二)这就是你做的?密封材料都没涂够,能不漏水吗?
李二:(低着头,小声嘟囔)我…… 我以为差不多就行。
张大:(愤怒地说)李二,你太不负责任了,这可是关乎整个造船任务,要是因为你出了大问题,你担得起吗?
【李二自知理亏,不敢再吭声】
赵三:(想了想,提出建议)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当务之急是解决漏水问题。要不我们把船拉上来,重新检查每个隔舱板的密封性?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大家齐心协力将船从水池中拉了上来。
【老工匠找来一些材料,开始现场演示油灰捻缝技术】
老工匠:(耐心讲解)你们看,这油灰捻缝可是个精细活。先把麻丝泡在桐油里,泡软后和石灰、桐油混合在一起,调成糊糊状。然后把这些油灰填到木板的缝隙里,用工具压实、刮平,这样才能保证缝隙严密不漏水。
【众人认真学习,按照老工匠的方法,对每个隔舱板的缝隙进行重新密封,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
张大:(擦了擦汗,长舒一口气)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
赵三:(笑着说)肯定没问题,这次我们可是一丝不苟地完成的。
【大家再次将船放入试验水池,紧张地注视着,过了许久,船身没有出现任何漏水迹象,众人欢呼起来】
李二:(满脸愧疚,向大家道歉)对不起,都是我不好,以后我一定认真做事,不再偷懒了。
张大:(拍了拍李二的肩膀)好了,知道错就好,这次我们也算是吸取教训了,水密隔舱对船只的安全太重要了,容不得半点马虎。
【通过这次事件,大家不仅掌握了水密隔舱的制作和密封技术,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认真负责的重要性 ,为后续的造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幕:动力系统的折腾
时间:第三天
地点:宫束班工坊、试验水池边
人物:张大、李二、赵三、其他宫束班成员
【船只的主体结构基本完成,接下来要设计动力推进系统,众人围在船边讨论】
张大:(指着船帆,大声说道)我觉得咱这船得用大帆,风一吹,呼呼地往前跑,速度肯定快!
李二:(不屑地哼了一声)大帆有什么好的,遇到没风的时候不就傻眼了?还是长橹靠谱,人力可控,什么时候都能用。
张大:(不服气地反驳)你懂什么,帆船可是靠风力驱动,那才是主要动力来源,省力又高效。长橹只是辅助,在内河或者无风时才用。而且这帆船的帆还能根据风向调整角度来获取动力呢 ,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李二:(也不甘示弱)哼,就你知道得多,那要是遇到大风,帆控制不好,把船都掀翻了怎么办?还是长橹安全。
【两人越说越激动,甚至动手比划起来,把旁边放着的工具都弄乱了】
赵三:(赶紧上前拉开两人)别吵了别吵了,你们俩都有理,要不这样,我们把帆和长橹都用上,结合起来,不就完美了?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开始着手安装帆和长橹 。
【然而,在安装过程中,问题又出现了。赵三在计算帆和长橹的位置和尺寸时,因为粗心大意出现了失误 】
成员甲:(疑惑地看着安装好的帆和长橹)这帆和长橹装上去怎么感觉怪怪的,好像不协调啊。
【船只下水测试,果然,帆和长橹无法配合,船在水中行驶得歪歪扭扭,速度也很慢】
张大:(生气地看着赵三)赵三,你是怎么算的?这根本不行啊!
赵三:(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头)我……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算错了。
李二:(在一旁抱怨)你看看,都是你出的馊主意,这下好了,又要重新弄。
【众人又开始争吵起来,互相指责】
老工匠:(这时赶来,大声制止)都别吵了!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赶紧想办法解决问题。
【老工匠仔细检查了帆和长橹的安装情况,发现了问题所在】
老工匠:(耐心地说)你们看,这帆的大小和桅杆的高度不匹配,长橹的长度和位置也不太对,所以才会不协调。我们得重新调整一下。
【在老工匠的指导下,众人开始重新计算和调整帆和长橹的参数 。他们仔细测量、反复试验,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让帆和长橹配合得当】
【船只再次下水,只见帆在风中鼓起,长橹有节奏地划动,船只快速而平稳地在水面上行驶,众人欢呼雀跃】
张大:(兴奋地大喊)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这下船的动力充足,肯定能完成任务!
李二:(也笑着说)是啊,看来还是要大家齐心协力,不能光靠一个人的想法。
赵三:(松了一口气,感激地说)多亏了老工匠,不然这次可就麻烦了,以后我一定认真计算,不再马虎。
【通过这次动力系统的折腾,大家不仅掌握了帆和长橹的安装和调试技术,还明白了团队协作和认真细致的重要性,为船只的最终完工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第六幕:船只竣工
时间:几天后
地点:宫束班工坊、码头
人物:张大、李二、赵三、其他宫束班成员、老工匠、验收官员
【经过多日的努力,船只终于竣工,崭新的船只停放在码头,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宫束班成员们围在船边,满脸疲惫却又充满自豪】
张大:(激动地抚摸着船身)兄弟们,咱们的船终于造好啦!这可真是不容易啊!
李二:(感慨万千)是啊,这段时间可把大家累坏了,不过看到这船,一切都值了。
赵三:(笑着说)以后谁还敢说咱们是憨货,咱们可是造出了这么精良的船!
【这时,皇帝派来验收的官员来了,官员围着船仔细检查,不时点头】
验收官员:(满意地说)嗯,这船的质量和工艺都很不错,看来你们用心了。
张大:(连忙上前)大人,这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们可不敢马虎。
验收官员:(赞许地看着众人)很好,你们为大明立下了功劳,皇上定会嘉奖你们。
【众人纷纷跪地谢恩】
老工匠:(欣慰地看着大家)孩子们,你们都长大了,从一开始的毛手毛脚,到现在能造出这么好的船,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张大:(感激地看着老工匠)老工匠,多亏了您的教导和帮助,不然我们可走不了这么顺。
李二:(也附和道)是啊,老工匠,您的经验和技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赵三:(笑着说)以后我们还要跟着老工匠继续学习,造出更多更好的船!
【众人欢声笑语,在这次造船的过程中,“宫束班” 的成员们不仅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更收获了成长和团结,他们从一群被人认为的 “憨货”,成长为了真正的造船工匠 ,而这艘凝聚着他们心血的船,也将承载着大明的希望,驶向广阔的海洋 】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艺之神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