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之海,静穆无波。
亿万丈的混沌气流在这里如细沙般沉浮,不见日月星辰,不闻风雨雷霆,唯有起源殿的琉璃金辉穿透鸿蒙雾气,化作一道亘古不变的光柱,稳稳扎根在虚无的核心。殿宇飞檐由混沌神玉雕琢,每一片瓦当都流转着“道”的纹路,风吹过檐角铜铃,却不发半分声响,只化作无形的道韵,荡开层层空间涟漪。
此刻,起源殿外的云海石阶上,一道身影正缓步而来。
来人头戴紫金冠,冠上明珠映出虚无海的混沌色泽,身穿一袭无忧鹤氅,鹤羽流光溢彩,仿佛截取了昆仑雪顶万年不化的冰晶与瑶池仙境的霞光织就而成。他面容如童子般稚嫩,却又带着远超洪荒岁月的沧桑,颌下三缕银髯随风轻拂,脚下每一步落下,都有细微的道纹在石阶上一闪而逝,正是地仙之祖镇元子。
他左手托着一只玉盘,盘中垫着三片先天翠叶,叶上静静躺着三枚人参果。那果子形似三朝未满的婴孩,四肢俱全,五官灵动,周身萦绕着淡淡的金色雾气,香气并非外放,而是内敛成丝,顺着呼吸钻入神魂,只一闻便让人觉得神清气爽,仿佛寿元都凭空增添了数百年。这正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之际诞生的灵根所结,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成熟,短头一万年方得享用,闻之增寿三百六十岁,食之延寿四万七千年的无上灵珍 。
镇元子行至起源殿正门,那由九天息壤混合混沌龙鳞铸就的殿门竟自行缓缓开启,无波无澜,仿佛早已预知他的到来。殿内并无繁复陈设,只正中央悬着一枚拳头大小的黑珠,正是龙宇的伴身法宝起源珠,珠光照耀之处,无数微缩的星辰在虚空流转,仔细看去,竟是三界六道的实时景象——东土大唐的市井繁华、灵山雷音寺的梵音缭绕、天庭凌霄殿的庄严肃穆、幽冥轮回的秩序井然,尽皆在其中清晰呈现。
大殿深处,一道身影端坐于鸿蒙玉座之上。他身着绣着九爪金龙的玄色道袍,袍角垂落的流苏缀着细小的鸿蒙晶石,每一次晃动都发出似有若无的道音。此人正是道尊龙宇,他面容俊朗,兼具现代萧承的温润与鸿蒙起源的威严,双眸半阖,仿佛在沉睡,又仿佛早已洞悉万古。他的本体是万亿丈的九爪金龙,非大劫降临绝不轻易显化,此刻虽只是人身形态,却让镇元子感受到了远超三清圣人的威压,那是“一切起源”独有的气息,如同面对整个洪荒世界的根源,让人不由自主心生敬畏。
“镇元子,久违了。”龙宇的声音不高,却仿佛从虚无的尽头传来,带着抚慰神魂的力量,让镇元子下意识收起了周身的道韵,躬身行礼。
“晚辈镇元子,见过道尊。”镇元子语气恭敬,却不失地仙之祖的气度,“西游量劫圆满落幕,佛法东传已成定局,三界秩序趋于稳固。晚辈特携三枚薄礼,为道尊贺,也为三界贺。”说罢,他抬手将玉盘递上,三枚人参果在起源珠的光照下,灵气愈发浓郁,却始终被一道无形的屏障包裹,未曾泄露半分。
龙宇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似有星辰生灭、时空流转。他并未起身,只是抬手虚引,玉盘便自动飞到了大殿一侧的石桌上,与桌上摆放的鸿蒙仙茶、混沌灵果相映成趣。“人参果乃混沌灵根所结,万载一熟,你肯携来,倒是有心了。”龙宇的目光落在人参果上,淡淡一笑,“当年悟空推倒你那人参果树,你虽怒极,却未伤他性命,反倒与他结为兄弟,这份胸襟,难怪能坐稳地仙之祖的位置。”
镇元子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尊谬赞。悟空天性顽劣,却有赤子之心,推倒果树虽是过错,却也是因果使然。何况若非此事,晚辈也无缘得见观音大士的甘露水,更难得与那石猴结下一段缘分。如今想来,倒是要多谢那场风波,让五庄观也沾了些西游劫的气运。”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流转的星辰景象,语气变得郑重起来:“道尊,晚辈今日前来,除了贺喜,更想向道尊请教一番。西游量劫看似只是佛法东传,实则牵连甚广,涉及人、神、佛、妖四界势力。晚辈心中有诸多感悟,却始终未能窥得全貌,想请道尊为晚辈解惑,也让晚辈明白这场量劫对三界的真正影响。”
龙宇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起源殿的空气中,道韵愈发浓郁,殿外的混沌气流也随之放缓了流动,仿佛整个虚无海都在聆听这场关乎三界未来的对话。
镇元子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开口:“在晚辈看来,西游劫的第一层影响,便是佛道平衡的建立。封神劫后,玄门三清执掌仙道,阐教、截教虽经大战元气大伤,但根基仍在,天庭由昊天、瑶池执掌,仙道势力遍布三界。而西方教彼时虽有接引、准提两位圣人,却始终未能在东土立足,佛法传播受限。此次西游劫,如来佛祖(多宝道人)借玄奘取经之事,将大乘佛法传入东土,不仅让佛教在人间界站稳了脚跟,更让佛法与仙道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
他看向龙宇,眼神中带着一丝探寻:“晚辈曾听闻,圣人之下皆为蝼蚁,而圣人之间实力相当,只因法宝有强弱之分 。玄门有三清坐镇,佛教有如来、燃灯古佛等大能,如今佛道势力相互牵制,倒让三界少了许多纷争。只是晚辈不解,这平衡之势,能维持多久?会不会在未来引发新的量劫?”
龙宇端起桌上的鸿蒙仙茶,轻轻抿了一口,茶香袅袅升起,化作一道细小的龙形,在空中盘旋片刻后消散。“平衡并非永恒,却能为三界争取喘息之机。”龙宇的声音平缓而有力,“封神劫让洪荒大陆破碎成三界六道,生灵涂炭,元气大伤。若是佛道继续争斗,只会让三界进一步衰败。西游劫的核心,便是以佛法东传为契机,建立起佛道共存的秩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说得没错,圣人之间实力相当,但若非必要,无人愿意轻易掀起大战。三清虽为玄门正统,却也明白佛法东传是天数使然;如来虽有心扩张佛教势力,却也不敢触犯玄门根基。这种相互忌惮、相互依存的关系,便是平衡的关键。至于未来是否会引发新的量劫,要看三界生灵的选择。量劫的根源,从来不是势力之争,而是因果积累与人心浮动。只要佛道两派皆守本心,不妄动刀兵,这平衡之势便能长久维持下去。”
镇元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尊所言极是。晚辈在五庄观中,也常听闻东土百姓既信道家符箓,又礼佛家香火,两派信徒和睦相处,并未因教义不同而产生冲突。看来这场量劫,确实让人间界的信仰体系变得更加包容了。”
“这便是西游劫的第二层影响——人间界的文明进阶。”龙宇接过话头,目光落在起源珠中呈现的大唐景象上,“人间界是三界的根基,生灵的气运与三界的兴衰息息相关。封神劫后,人间界历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信仰混乱。而大唐的建立,开创了贞观之治,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这为佛法东传提供了绝佳的土壤。”
他继续说道:“玄奘取经归来,带回的不仅是大乘佛法,更是西方的文化与智慧。这些典籍在东土传播,与华夏本土的儒道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文明体系。百姓在信仰自由的同时,也能从不同的教义中汲取智慧,修身养性。这种文明的融合与进阶,让人间界的气运愈发旺盛,反过来又滋养了三界,形成了良性循环。”
镇元子深表赞同:“晚辈曾派弟子前往东土游历,听闻玄奘法师在长安开设译经场,召集天下高僧翻译佛经,太宗皇帝更是亲自为佛经作序。如今的东土,不仅是人间的繁华之地,更是文化交流的中心。这种景象,在封神劫后是从未有过的。”他话锋一转,又问道:“只是晚辈有一事不明,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搅得天庭鸡犬不宁,为何道尊不加以阻止?反而让他参与到西游劫中,最终修成正果?”
龙宇闻言,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悟空的诞生,本就是天数使然。他是女娲补天的五色石碎片所化,身具混沌灵气,天生不凡。大闹天宫,看似是作乱,实则是打破了天庭僵化的秩序。昊天、瑶池虽为天帝王母,却因循守旧,不懂变通,悟空的出现,恰好给了他们一个警醒。”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何况,悟空的本性并非邪恶,只是桀骜不驯,缺乏引导。将他纳入西游取经的队伍,一方面是让他历经磨难,磨去棱角,明辨是非;另一方面,也是借他的力量护持玄奘西行,确保佛法东传的顺利进行。事实证明,这条路是对的。如今的悟空,已成斗战胜佛,不仅自身修为大增,更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成为了三界秩序的守护者。”
镇元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晚辈之前只看到了悟空的顽劣,却未能看到他背后的天数安排。道尊高瞻远瞩,晚辈自愧不如。”
“天数虽定,却也需人力促成。”龙宇淡淡说道,“西游劫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有着自己的使命。玄奘的执着、悟空的勇猛、八戒的憨厚、沙僧的沉稳,甚至是那些拦路的妖魔鬼怪,都是量劫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共同推动了佛法东传的进程,也让三界的因果更加清晰。”
他看向镇元子,继续说道:“这便是西游劫的第三层影响——三界因果的梳理与秩序的完善。封神劫后,三界秩序初定,但仍有许多漏洞。比如幽冥轮回虽由平心娘娘执掌,却仍有不少妖邪私自逃脱,为祸人间;天庭的管辖范围虽广,却对一些偏远之地鞭长莫及。而西游劫的过程,也是一个清理妖邪、完善秩序的过程。”
龙宇抬手一点,起源珠中顿时呈现出一幕幕景象:悟空三打白骨精,铲除了危害人间的妖魔;车迟国斗法,破除了妖道的迷信;通天河除灵感大王,拯救了当地百姓……这些画面一闪而过,最终定格在灵山雷音寺的封佛大典上。
“那些在西游劫中作乱的妖邪,大多是神仙坐骑、童子私自下凡,或是先天妖魔未受教化。”龙宇缓缓说道,“悟空等人一路降妖除魔,不仅为人间界清除了祸害,也让天庭和灵山意识到了管教下属的重要性。如今,天庭加强了对神仙坐骑、童子的约束,灵山也制定了更严格的戒律,幽冥轮回的管控也更加严密。这些变化,都让三界秩序变得更加完善,因果也更加清晰。”
镇元子点点头,又问道:“道尊,晚辈听闻,巫妖劫时,您曾护持玄冥祖巫,收纳了帝俊、东皇太一丝魂,后来又助后土祖巫化轮回为平心娘娘。如今巫妖两族虽已衰落,但帝俊、太一已重塑肉身,达到圣人二重境,实力远超当年。他们二人会不会在未来兴风作浪,引发新的巫妖之争?”
提到帝俊和太一,龙宇的目光微微一动:“帝俊、太一当年虽为妖帝,却也是天数使然。巫妖劫的爆发,源于两族的争斗与因果积累,并非一人之过。我收纳他们的残魂,并非是要扶持妖族复兴,而是要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继续说道:“如今的帝俊、太一,历经轮回重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知争斗的妖帝。他们在起源殿执掌御兽殿和兵器库,见证了三界的变迁,也明白了和平的可贵。圣人二重境的实力,固然强大,但他们深知我的存在,也明白三界秩序的重要性,绝不会轻易兴风作浪。何况,玄冥祖巫与他们有巫妖旧怨,若是他们敢作乱,玄冥第一个不会答应。”
龙宇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者,如今的三界,早已不是当年妖掌天庭、巫行人间的时代。佛道平衡,人间兴盛,天庭、灵山、鸿蒙宗相互制衡,没有任何一方能够独霸三界。帝俊、太一若是识时务,便会安分守己,守护三界;若是不识时务,逆天而行,自有天数惩罚,无需我亲自出手。”
镇元子闻言,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他深知龙宇的实力,作为道境存在,一切起源,帝俊、太一纵是圣人二重境,在龙宇面前也不过是蝼蚁罢了。有龙宇坐镇起源殿,三界便不会再出现当年巫妖大战那般惨烈的景象。
“道尊所言,让晚辈茅塞顿开。”镇元子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如此看来,西游劫不仅是佛法东传的契机,更是三界走向成熟的关键。这场量劫,看似波澜壮阔,实则是在为三界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龙宇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投向起源珠,珠中的景象已经切换到了东土大唐的寺庙中,玄奘正在为百姓讲经说法,台下百姓听得津津有味,脸上露出虔诚的神色。“三界的长治久安,并非一成不变。”龙宇缓缓说道,“量劫的本质,是‘破而后立’。龙汉初劫打破了混沌的沉寂,开辟了鸿蒙;巫妖劫打破了妖巫争霸的格局,为人族兴起创造了条件;封神劫打破了玄门一统的局面,形成了三界六道;而西游劫,则打破了佛道分离的状态,建立了新的平衡。”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未来,三界还会面临新的挑战,或许会有新的量劫出现。但只要守住‘平衡’与‘秩序’这两个核心,只要生灵心存善念,不妄动刀兵,三界便能在历经劫难后不断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镇元子心中感慨万千。他活了无数岁月,见证了洪荒从混沌初开到三界形成的全过程,经历了龙汉初劫的惨烈、巫妖劫的悲壮、封神劫的混乱,如今终于看到了三界走向和平与繁荣的希望。这一切,都离不开龙宇这位道尊的默默守护。
“道尊,晚辈今日得您指点,受益匪浅。”镇元子再次躬身行礼,“这三枚人参果,虽算不上什么稀世珍宝,但也是晚辈的一点心意,还望道尊笑纳。愿这人参果的灵气,能为三界带来更多的祥和与生机。”
龙宇看向石桌上的人参果,淡淡一笑:“你有心了。这人参果既是混沌灵根所结,便有它的缘分。我便收下了,也算是沾沾你的福气。”他抬手一点,一枚人参果缓缓飞起,化作一道金光,融入了起源珠中。起源珠的光芒顿时变得更加浓郁,珠中呈现的三界景象也愈发清晰,仿佛人参果的灵气滋养了整个三界。
“镇元子,你身为地仙之祖,久居五庄观,见证了人间界的兴衰变迁。”龙宇的目光落在镇元子身上,语气郑重,“未来,还望你继续守护人间界的安宁,引导生灵向善。三界的和平与繁荣,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镇元子重重点头:“晚辈定不负道尊所托。五庄观虽地处西牛贺洲,但晚辈会派弟子游走四方,传播善念,守护人间界的安宁。若有需要晚辈之处,道尊只需一声令下,晚辈定当万死不辞。”
龙宇微微颔首,不再多言。镇元子知道,自己此次拜访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再次躬身行礼,说道:“晚辈叨扰道尊许久,今日便告辞了。愿道尊仙福永享,愿三界长治久安。”
说罢,镇元子转身,缓步向殿外走去。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起源殿的云雾之中,只留下淡淡的人参果香气,在殿内久久不散。
龙宇端坐于鸿蒙玉座之上,双眸再次半阖。起源珠的光芒依旧柔和,映照着三界六道的景象。他能看到,东土大唐的百姓安居乐业,佛法与仙道和睦共存;灵山雷音寺的梵音不断,滋养着众生的心灵;天庭凌霄殿的秩序井然,昊天、瑶池正在整顿仙规;幽冥轮回中,平心娘娘正有条不紊地处理着魂灵的轮回之事;起源殿的御兽殿中,帝俊、太一正在调教异兽;护卫殿中,卫士们严阵以待,守护着虚无海的安宁;鸿蒙宗内,玄空正在教导源初七子修炼,传承着道的真谛……
西游量劫已经落幕,但三界的故事还在继续。龙宇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和磨难,但他相信,只要三界生灵齐心协力,守住平衡与秩序,便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他抬手端起鸿蒙仙茶,轻轻抿了一口。茶香与人参果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化作一道温暖的道韵,弥漫在整个起源殿。虚无海依旧静穆,起源殿的金辉依旧璀璨,道尊龙宇的目光,穿越万古时空,注视着三界的每一个角落,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而那剩下的两枚人参果,依旧静静地躺在石桌上的玉盘中,散发着淡淡的灵气,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关乎三界未来的对话,也在见证着三界的繁荣与昌盛。它们将成为起源殿的一份珍藏,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再次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为三界带来新的希望与生机。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