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却微微颔首,似懂非懂:“后世官场或更讲‘资历’,不似隋时靠军功、政绩便能快速晋升。”
“这‘调去办公室’虽无级别,却能近领导、知全局,也算一步巧棋,只是这‘靠主任喜好’,终非长久之道。”
【“27岁,‘苍天保佑祖坟冒青烟’,他写的材料被县领导当众表扬,发改委主任跟着沾光,回单位便提议他当办公室副主任。”
画面里,小伙第一次坐在副主任的位置上,接过主任递来的钥匙,脸上是藏不住的激动。
解说声却泼了盆冷水:“别高兴太早,这还只是‘股级’,离‘副科级’还差着一截,且得熬。”】
“两年才混个副主任?”
朱元璋皱紧眉头,语气里满是不解。
他当年在郭子兴麾下,从亲兵做起,半年便升为镇抚,哪容得这般“慢节奏”:“咱大明的县令,若能在任上做出政绩,三年便能升州官!后世这官途,也太‘慢’了!”
马皇后也轻声道:“这般熬下去,再好的锐气,也得磨没了。”
【画面再次跳转,两年后,29岁的小伙已能独当一面,却依旧低调内敛,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晚离开,连主任的茶杯都记得添热水。
“苍天保佑祖坟冒青烟”,发改委主任是真喜欢他,力排众议提拔他当办公室主任,终于熬成“副科级”。
解说声感慨:“从22岁到29岁,7年时间,才摸到‘副科级’的边,这还得靠‘祖坟冒青烟’,换旁人,可能十年都熬不到。”】
“7年才副科级?” 杨坚终于按捺不住,语气里满是震惊。
在隋朝,副科级约莫是县丞、县尉之职,科举出身者最多三四年便能胜任,他实在想不通:
“后世这‘省状元’,竟要七年才到县尉级别?那要当县令,岂不是要更久?”
他看向光屏,眼神里满是探究,迫切想知道后续。
【“32岁,发改委主任找他谈话:‘想再往上走,必须去乡镇历练。’
他咬咬牙,去了县里最穷的镇,进了党工委班子。”
画面里,小伙背着行囊离开县城,妻子抱着刚会走路的孩子,泪眼婆娑地送他到车站。
解说声带着沉重:“这一去,便是七年。普通出身的他,把读书人的尊严踩进尘埃里
陪村民蹲在田埂上聊收成,帮养殖户跑贷款,甚至为了争项目,跟邻镇干部拍过桌子。”】
“去穷镇历练?还得七年?”
李世民叹了口气,想起自己当年随父征战,虽也吃苦,却从未这般“磨心性”:
“朕当年带兵打仗,靠战功便能晋升,哪用这般‘放下尊严’?后世当官,不仅要能力,更要‘忍耐力’啊!”
房玄龄也附和:“乡镇是基层,直面百姓,确实能历练人,只是这七年,代价太大了,孩子长大,妻子受苦,自己也熬老了。”
【“39岁,‘苍天保佑祖坟冒青烟’,他治理的穷镇成了‘脱贫示范镇’,成绩被县委看在眼里。
一纸调令,他终于回到县委大楼,坐进了县发改委主任的办公室。”
画面里,39岁的他对着镜子整理西装,两鬓已冒出白发,眼神里没了当年的青涩,只剩疲惫与沉稳。
解说声轻道:“从22岁到39岁,17年,他终于当上了县发改委主任,离‘县长’,还有一步之遥。”】
“17年才到发改委主任?还没到县长?”
杨坚彻底愣住了,他当年手下的县令,多是三十岁左右便能上任
后世这“省状元”竟要近四十岁才摸到“县长”的边:“后世当县令竟这般难?朕当年设科举,本是为了让有才华者快速上位,怎得后世反而更‘熬’了?”
他看着光屏里两鬓斑白的身影,心里满是不解与感慨。
【“43岁,这四年,他紧挨着县领导,看清了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微妙关系,‘赌’了一把,紧跟县委书记。
‘苍天保佑祖坟冒青烟’,他押对了宝:书记升任副市长,带着他去省城见了更高层的领导。”
画面里,他在省城的会议室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17年的基层经历,打动了那位后来升任副省长的领导。
“两个月后,一纸调令,他去了市直属国企当一把手,虽不是行政岗的‘县长’,却已是正处级,比多数县长的级别还高。”】
“21年,从省考第一到市直属国企一把手?”
刘邦摸着下巴,咋舌道:“俺当年从亭长到沛公,也就三年!后世这官途,简直是‘熬骨头’!”
朱元璋也点头:“俺大明的官员,若能像他这般踏实做事,17年早该到知府了!后世这晋升,不仅要能力,还得靠‘赌’,赌对领导,才能再进一步。”
林远看着光屏里这条漫长的晋升路,轻声感慨:“电视里的王爷挥挥手便能掌权,可现实里”
“普通人想从基层走到处级,得熬二十年,得靠无数次‘祖坟冒青烟’的运气,还得放下尊严、牺牲家庭,这就是现实与戏剧的差距。”
杨坚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后世官场虽难,却也看出‘选贤任能’的谨慎,毕竟县令掌一县百姓生计,不可轻授。”
“只是这般‘熬’,怕是会让不少有才华者望而却步啊。”
其他古人们也纷纷颔首,他们虽来自不同朝代,却都懂“当官不易”,只是没想到,后世的官途,竟难到这般地步。
光屏里的画面还停留在主角就任市直属国企一把手的场景,解说声却陡然转折,带着几分宿命般的感慨:“45岁这年,命运又给了他一次选择
【曾经提拔他的老发改委主任,找他谈话:‘想往行政岗再迈一步,基层履历还得补得更实。’
苍天保佑祖坟冒青烟,他又一次咬牙,这次要去的,还是县里最穷的镇,进党工委班子。”
画面切到镇政府门口,主角背着半旧的行囊下车,身后是妻子抱着刚会走路的孩子,眼眶通红地挥手。
孩子不懂离别,只举着小手喊“爸爸”,他却不敢回头,怕眼泪掉下来。
解说声轻道:“这是他第二次踏进穷镇的门槛,距离第一次去乡镇历练,已过去13年。
当年的青涩小伙,如今鬓角已见霜色,连离别都比从前沉了几分。”】
喜欢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