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等侯爵看似升了,可实际上亏大了,因为一等靖江伯爵,原本要传八代,才会变成九等伯爵,现在下一代就是。
也就是说,李世安一旦升八等侯爵,那么他儿子就是九等伯爵。
李世安的孙子,则九等伯再降级,变为一等轻车都尉(正三品),依此类推直至恩骑尉(正七品,世袭罔替)。
这一招在此之前已经用过,如平定大小金川的将领阿尔泰封一等伯,其子承袭时降为八等侯,实际地位骤降。
看似不降反升一级,
实际地位直接掉没了!
名义与实际:八等侯是“纸面荣耀”,一等伯才是“实权保障”。
所以,作为李世安师兄,杜韩不得不站出来反驳,如此做法,不仅是侮辱李世安,也是对他这个师兄的轻视。
肃顺也当场表示反对。
惠亲王则是笑呵呵的表示赞同,说不管什么爵位,都是皇上恩赐。
最后还是看不下去的清文宗发话了,“既然要升,那就一等侯爵!”
反正只是换一个名号而已,朝廷实际上不需要多付出什么。
李世安这个汉人,真正的地位还是靠实职,侯爵与伯爵没有区别。
对于李世安这个一向省心的“奴才”,清文宗还真不想“虐待”他。
李世安的封赏确定了,但是官职权限问题,接下来又是一番争论。
直到夜深了也没有结果。
因为现在的重点是,既要防着李世安做大,又要用李世安的军事才能。
也就是说,李世安现在不能离开地方,不能调入京城任职。
不能调入京城任职,那么李世安安排什么官职,既能带兵,又不能做大?
文庆的意见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不大,毕竟李世安是总督。
总督天然高巡抚一等,尤其李世安本身官居正一品,现在还是侯爵。
即使调一个旗人过去也作用不大,因为没有人可以拦住李世安。
再者,
如果下旨确定绿营归属巡抚,李世安这个总督不能节制也不妥。
首先,李世安不能调动绿营配合,像这次太平军入侵,他就难以应对。
毕竟新军再强,人数也有限。
人数不够的话,就会有很多掣肘,比如收复的城池怎么驻守?
一旦分兵,容易贻误战机。
而关于一些人提议说,可以让李世安在需要用兵时,与瑞林协商。
这就更加扯淡了。
说好听点是协商,实际是请示。
可哪有总督向巡抚请示的?正常情况下,兵权可是在总督手上!
当然,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文庆口中的瑞林,这个兵部侍郎确实知兵,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牵制李世安。
但是别忘了,李世安的新军之所以强大,与庞大的军费开支有关。
现在荆楚省财政,可是李世安一力搞定的,瑞林过去能搞定?如此一来,还得要李世安发挥赚钱的能力…。
思来想去,只有惠亲王的意见比较合适,让花沙纳出任湖广总督。
李世安继续担任巡抚。
这样李世安既可以领兵,也可以发挥赚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花沙纳资历能力,都能压制李世安。
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新绿营。
李世安带领新军的同时,需要配合,也能名正言顺的向花沙纳请示。
如此一来一切都能合情合理。
花沙纳做为八旗贵族,能够名正言顺,且有能力监督李世安与骆秉章。
但是,
事情到了这里,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凭什么让李世安降级?
一个刚刚立下大功的人,为什么要给他从总督降级为巡抚?
花沙纳好歹也是平调。
而且他本人愿意。
可李世安一个正一品,下调为最高正二品的巡抚,下面的人怎么想?
正当这件事陷入死胡同的时候,还是清文宗的枕边人给了灵感。
宠妃在两人云雨过后说道:“皇上,您其实多虑了,这个李世安其实从头到尾只是行使了荆楚省巡抚之权。”
“根本没有实际当过总督。”
“他上任时间太短,治所又刚刚收复,都没来及的好好当总督。”
“潇湘省那边,他都没有管过,所以,不存在降职的问题!”
“他心里应该没有多大的落差。”
“另外,如果您觉得有降职的嫌疑,不妨增设一个临时性职位。”
“什么职位?”清文宗搂着宠妃说道:“这个职位可不能随意安排!”
“朕现在很是矛盾,既想用李世安的才能,包括军事才能和赚钱才能,又不得不防备他这个汉人在地方做大。”
李世安现在的问题其实就是功高震主,只是他不得不继续用。根本用不了一般情况下对付功高震主的办法。
“什么职位臣妾不好说,您看着利用李世安的才能就成,比如:南洋新军编练大臣?南洋五省财税大臣?”
“财税大臣?”清文宗不解的说道:“有兵权不够,还给他财政大权?”
“皇上,您想哪里去了,臣妾说的南洋五省,只是两江两湖五省…。”
“现如今,这五省哪有财政上交?”
“臣妾的意思是,给李世安这个名头,让他从这五省上交财税…。”
“名义上给他权利,给他财政大权,用于新军的编练费用…。”
“但是实际上李世安兼任此职,关税、厘金征收需与户部侍郎(满人)共同署名,且收入优先保障八旗军饷。”
“这样一来,这五省之地无需朝廷出一分钱,就能重建八旗…。”
“爱妃这建议太好了!”清文宗大喜,直接激动的又给了宠妃一次。
宠妃不止如此,还建议把李世安的家人安排到京城做人质。
只可惜现在李世安没有儿子。
所以,清文宗只能倒反天罡,把李世安的父亲调到京城做人质。
李世安这边的事情还没有下文,他的父亲李培英又又又升官了,调入京城,出任通政使司副使(正四品)。
职责是负责收受、审核各省奏章,参与京察大计,直接向皇帝奏事。
可接触李世安的密折,与地方动态,便于皇帝掌握其动向;
表面上是升官重用,
实际上是软禁,让他脱离地方实权,成为皇帝眼皮底下的“人质”。
若李世安有“不臣之举”,李培英将会因“失察”获罪,第一时间被抓。对此,李世安除了气愤,暂时也毫无办法。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