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脚步越走越深,离岁末已不足一月。青岚谷的村民们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的一年。虽然地处深山,但过年的习俗却一点也不少,打扫房屋、缝制新衣、准备年货,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新年的期盼。
李渔的木屋里,也弥漫着忙碌的气息。阿绿正帮着他打扫屋顶的积雪,她踩着木梯,动作灵活,手中的扫帚一挥,积雪便簌簌落下,在地面堆起一小堆。
“李渔哥哥,你这屋顶的雪可真厚,再不扫,怕是要把屋顶压塌了。”阿绿回头笑道,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消散。
李渔站在地面,正将扫下来的积雪堆到一旁,闻言笑道:“平时修炼忙,倒是忘了这事,多亏了你提醒。”
“跟我还客气。”阿绿嗔了一句,又低头继续扫雪。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照在她带着薄汗的额头上,泛着晶莹的光泽。
雪团则在雪地里打滚,一身白毛沾满了雪花,乍一看像个雪球,时不时抬起头,对着两人叫两声,像是在凑热闹。
打扫完屋顶,两人又开始清理屋内。李渔的木屋陈设简单,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子,还有一个放着书籍和丹药的架子。阿绿仔细地擦拭着桌椅,连书架上的缝隙都不放过,李渔则负责整理书籍和丹药,将散落的玉简一一归类。
“你这《玄水真经》的抄本都快翻烂了,我帮你重新誊抄一份吧。”阿绿拿起桌上一本边角磨损的册子,上面是李渔手抄的《玄水真经》要点。
“不用了,这样挺好,翻着顺手。”李渔笑着说道,“再说了,我都记在心里了。”
阿绿却坚持道:“那怎么行,万一不小心弄坏了怎么办?我晚上回去帮你抄,保证和原来的一模一样。”
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李渔无奈地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阿绿笑得眉眼弯弯,将册子小心地收进怀里。
村里的空地上,更是热闹非凡。几个手艺好的村民正在搭建临时的棚子,准备用来举办岁末的篝火晚会。孩子们则围着棚子跑来跑去,手里拿着雪球打闹,欢声笑语不断。
石头正带着几个青壮年劈柴,斧头落下,“咔嚓”一声,粗壮的木头便被劈成两半。他力气大,干活麻利,不一会儿就劈好了一大堆木柴,码得整整齐齐。
“石头哥,你这力气可真够大的。”一个年轻村民笑着打趣道。
石头憨厚地笑了笑:“多劈点,晚上烤火暖和。”
村长则坐在祠堂门口,看着忙碌的村民们,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他身边放着一筐刚编好的红灯笼,是准备过年时挂在村口和祠堂门口的。
“村长爷爷,我来帮您挂灯笼吧。”阿莲提着一个篮子走了过来,里面装着她刚做好的点心,“这是我用灵米粉做的,您尝尝。”
村长拿起一块点心,放进嘴里,香甜软糯的味道在口中化开,满意地点点头:“好吃,阿莲丫头的手艺越来越好了。灯笼不急,等棚子搭好了再挂也不迟。”
“嗯。”阿莲应道,将篮子放在村长身边,“那我去帮阿绿姐姐她们收拾屋子。”
“去吧。”村长笑着挥手。
李渔和阿绿收拾完木屋,也来到了空地上。看到大家都在忙碌,李渔便拿起斧头,加入了劈柴的队伍。他的力气不如石头大,但胜在技巧娴熟,每一斧都恰到好处,效率也不低。
阿绿则和几个女村民一起,开始缝制新衣。她们拿出张商人带来的布料,有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五颜六色,十分鲜艳。阿绿的手很巧,针线在她手中翻飞,不一会儿,一件小巧的孩童棉袄就初具雏形。
“阿绿姐姐,你这手艺真不错。”旁边的女村民羡慕地说道。
“你也可以的,多练练就行。”阿绿笑着说道,耐心地指点她如何收针。
雪团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停下来,用脑袋蹭蹭这个的裤腿,又碰碰那个的衣角,惹得大家阵阵发笑。有村民给它递了块灵肉干,它叼在嘴里,跑到一旁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忙碌的村民们身上,给每个人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棚子已经搭好了,木柴堆成了小山,红灯笼也挂上了棚顶,整个空地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大家都辛苦了,今晚我做东,杀两只灵鸡,炖一锅汤,给大家暖暖身子。”村长拍了拍手,笑着说道。
“好啊!谢谢村长!”村民们纷纷欢呼起来。
李渔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一片温暖。他想起自己以前独自过年的日子,冷冷清清,从未有过这样的热闹和温馨。
“在想什么呢?”阿绿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热灵茶。
“没什么。”李渔接过茶杯,笑着说道,“就是觉得,这样真好。”
阿绿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是啊,这样真好。”
两人并肩站着,看着夕阳一点点沉入西山,远处的山林被染成了暗红色。空气中弥漫着灵肉的香气和柴火的味道,混合着孩子们的笑声,构成了一幅温暖而祥和的画面。
李渔知道,这个岁末,将会是他过得最热闹、最温馨的一个岁末。而这样的温馨,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他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喜欢钓渔佬之修仙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钓渔佬之修仙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