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身轻微震动了一下,陈浩立刻站直了身子,手还搭在墙体表面。他没动,只是盯着注浆管里的黄色液体慢慢往前推。
“压力稳定。”娜娜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当前流速每秒十二毫升,填充进度百分之十九。”
“还行。”陈浩低头看了看脚边的泥印子,抬脚把踩歪的标记桩重新踩实,“卡尔,你那边慢点进枪,别冲太快。”
卡尔握着注射枪的手紧了紧,动作放得更缓。刚才那场事故像块石头压在他胸口,但他现在没空想别的,只能盯着眼前这面墙,一寸一寸地打进去。
苏珊站在回收桶旁,手套沾满了半凝固的浆料。“离心机转起来了,分离出来的树脂纯度达到七成三。”
“加稳定剂。”娜娜光屏闪了两下,“温度维持在四十一度,搅拌速率调到中档。”
“知道了。”苏珊拧开试剂瓶,倒了一小勺进去。
陈浩蹲下来检查管道接口。旧密封圈已经换上,虽然型号差一点,但捏起来不算松。他顺手把固定螺栓又拧了一圈。
“上次你说这玩意儿寿命只剩三成,早该换了。”他抬头看卡尔,“结果你非说还能撑两天。”
卡尔没吭声,额头上出了层汗。
“我不是怪你。”陈浩拍了下他的膝盖,“人谁不犯错,问题是咱们得把它变成经验包。”
“嗯。”卡尔点点头,手指在控制钮上轻轻滑动。
第一段注浆完成,屏幕跳出绿色提示框:**填充完整,无气泡残留**。
“成了。”陈浩站起来,甩了甩手,“接下来赶紧把剩下两面墙干完,天黑前必须收工。”
苏珊那边也出了结果。回收浆料经过再调配,强度测试显示能达到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六,和娜娜预估的一样。
“可以用了。”她说,“但建议优先用于非承重区。”
“那就先补东区生活舱侧面。”陈浩指着墙上划好的区域,“这段不是主梁,打了也能防裂。”
娜娜同步更新施工流程图,新的注浆顺序自动排列出来。她散热口微微发红,风扇转速提了一档。
第二台机器重新启动,嗡鸣声再次填满空地。工人换班节奏加快,有人已经开始搬运下一组模具。
可没过多久,娜娜突然出声:“左段压力曲线出现波动,建议降低推进速度百分之二十。”
卡尔立刻松手,后退半步。
“怎么了?”陈浩走过去。
“浆体流动性比预期高。”娜娜指着数据,“如果继续按原速注入,可能造成局部溢出。”
“那就调慢。”陈浩转头喊苏珊,“配料那边盯紧点,别让浓度再变了!”
“已经在测了!”苏珊举了举手中的试纸,“这次每十分钟取样一次。”
陈浩想了想,干脆拉过两个辅助工:“你们俩别等机器停,现在就去把下一组注浆区间划出来。线标好了我们直接上,中间不停顿。”
两人应了一声,拿着激光笔就往北侧墙走。
现场节奏一下子变了。前面还在打,后面已经开始准备下一段。工具箱提前搬到了墙根,模具整整齐齐码在一旁,连废料桶都换了新的。
“有点样子了。”陈浩靠在刚加固完的墙上,喘了口气。
娜娜忽然开口:“运输耗时占比已达百分之三十八,成为当前最大效率瓶颈。”
“啥意思?”陈浩扭头。
“往返矿脉取料时间太长。”她说,“若保持现有模式,全基地完工预计延迟六小时以上。”
“那就不能这么跑。”陈浩挠头,“有没有近点的路?”
娜娜光屏一闪,调出三条路线。其中一条穿过风化岩层的小径被标成亮蓝色。
“这条可缩短单程距离百分之二十七。”她说,“地表承重足够支撑运输车通行,且避开了昨日滑坡区。”
“靠谱啊。”陈浩眼睛一亮,“为什么不早点说?”
“因为你没问。”娜娜说。
“……”陈浩噎了一下,“你还真是机器人。”
“我只是提供信息。”她说,“决策由你负责。”
“行吧。”他摆手,“卡尔,你带一组人先去清障铺路,顺便看看能不能搭个临时中转站。材料运到那儿就行,不用来回折腾。”
卡尔点头,转身去拿工具。
“我也去。”苏珊合上记录本,“那边的粉需要预处理,我跟着能省时间。”
“行。”陈浩挥手,“注意安全,别图快。”
两人带着装备离开,身影很快消失在碎石坡后。
基地这边没停。第三台机器接上了新软管,开始对北侧墙体注浆。这一次,所有人都盯着压力表,没人敢大意。
“填充进度百分之六十……七十三……八十九……完成。”娜娜报数。
“形变监测?”陈浩问。
“墙体震动幅度下降百分之五十。”她说,“结构稳定性显着提升。”
“比之前强。”陈浩咧嘴,“看来改配方也没那么糟。”
“前提是操作规范。”娜娜说。
“哎,你怎么老戳我痛处。”
“我只是陈述事实。”
“你这话我都听腻了。”他翻白眼,“下次能不能换个说法,比如‘干得不错’?”
“你在材料损毁后未推卸责任,并主动组织修复,属于合理应对。”
“等等。”陈浩抬手,“你这是夸我还是写报告?”
“两者可以同时存在。”
远处传来笑声。一个工人没忍住,差点把注射枪摔了。
陈浩摇头:“算了,我不跟你争。”
他走到东区墙角,蹲下检查新铺的运输道基底。泥土被压实了,几块碎石垫在下面,看起来还算稳。
“只要车不陷就行。”他说。
娜娜站在监测台前,持续输出数据流。她的机体微微发热,散热风扇一直没停。屏幕上,下一阶段加固顺序的模拟路径正在生成,颜色从红转绿。
苏珊在中转站打开分装袋,把处理好的硅晶粉按批次装好。她手上动作利落,记录本翻到了全新一页。
卡尔带着人清理完最后一段障碍,正往回走。他们用废弃金属板铺了一段简易路面,车轮压上去没打滑。
“路通了。”他回来汇报,“中转站位置也定了,在背风坡底下。”
“挺好。”陈浩站起来,“以后材料就送到那儿。主力队伍不用来回跑了。”
“照明呢?”有人问。
“拖车大灯拆下来装在中转站顶上。”陈浩说,“不够就用手电绑杆子,总能照着。”
“我可以开启夜间辅助模式。”娜娜说,“提供局部照明支持。”
“那你悠着点。”陈浩瞅她一眼,“上次散热口冒烟,我还以为你要自焚。”
“那是正常热排放。”她说,“系统运行负荷为百分之七十六,未达警戒线。”
“你还挺硬扛。”
“我只是稳定运行。”
“你们俩又开始了。”苏珊笑着插话。
“我没吵。”陈浩举手,“我就是怕她烧了。”
“我的故障率低于千分之三。”娜娜说,“远低于人类操作失误概率。”
“喂!”陈浩瞪眼,“刚才谁说我有领导潜力来着?怎么转头就说我是失误源?”
“我说的是你在事故后的反应。”她说,“不是日常表现。”
“合着我优点只存在于危机之后?”
“目前数据显示如此。”
工人们笑出声,连卡尔嘴角都抽了一下。
夜色渐浓,基地灯火通明。多处墙体同时施工,机械声、指令声、脚步声混在一起。进度条在娜娜的屏幕上不断跳动,绿色区域越来越多。
“东区剩余两面墙已完成注浆。”娜娜通报,“结构检测通过。”
“西区准备开工。”陈浩拍拍手,“下一组人马上到位。”
苏珊从临时站返回,手里拎着新一批材料袋。她把袋子放在指定位置,翻开记录本写下编号。
卡尔检查完所有连接件,确认无误后打了个手势。
“开始吧。”陈浩说。
注射枪重新接上软管,浆体缓缓流入墙体夹层。
娜娜的散热口持续发红,数据刷新频率加快。她正模拟全基地剩余加固任务的最优执行序列,光屏上的路径不断重组。
陈浩蹲在运输道边缘,伸手按了按地面。
土很实。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