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痘接种的巨大成功,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波澜远超林奇的预料。他的声望不仅在民间如日中天,在朝堂之上,也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以往那些对他“奇技淫巧”嗤之以鼻的官员,如今路上遇见,也会客气地拱手称一声“林供奉”;太医院的太医们更是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甚至有几个年轻的太医私下找到林奇,言辞恳切地想要求教那“显微镜”和“虫蛊”之学。
然而,树大招风。巨大的声望背后,是更加锐利的目光和更深的忌惮。
这一日,例行朝会。议题很快便转到了京郊“种痘局”的运作和向全国推广的事宜上。
户部尚书首先出班,面带难色:“陛下,种痘局如今日耗钱粮甚巨,招募医者、制备痘苗、维持隔离,皆需银钱。若推广天下,恐国库难以支应。且……各地医官水平参差不齐,若操作不当,反生事端,届时民怨沸腾,恐非社稷之福啊。”
他的话,代表了一大批务实派官僚的担忧——成本太高,风险太大。
话音刚落,都察院的一位御史便接口道:“尚书大人所言极是。臣亦听闻,虽种痘者众,然其间仍有发热不退、乃至病情反复者,虽人数不多,然岂非亦是草菅人命?与天花何异?臣以为,此事当慎之又慎,岂可因一人之言,而置万民于未知险地?”
这话就有些阴险了,将个别不良反应无限放大,试图全盘否定接种术。
立刻又有几名官员附和,言辞间虽不敢直接攻击林奇,却将矛头指向了“未知风险”和“巨额耗费”。
龙椅上的朱元璋面无表情,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他支持林奇,但作为皇帝,他必须权衡利弊,尤其是钱粮和稳定。
就在此时,一个清朗而沉稳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林奇。他今日特意穿上了那身五品官袍,手持玉笏,身姿挺拔,神色从容。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林爱卿,有何话说?可是关于种痘之事?”
“正是。”林奇躬身一礼,随即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装订整齐的册子,双手呈上,“此乃臣近日整理之《京畿地区人痘接种实录》,其中详细记录了自种痘局设立以来,所有接种者共计八千六百五十三人之姓名、年龄、身体状况、接种日期、反应症状、持续时间、最终结果等数据。请陛下御览。”
数据?实录?
百官皆是一愣。在这个习惯于模糊表述“效果显着”、“偶有反复”的时代,如此精确到个位数的统计,是前所未有的!
太监将册子呈给朱元璋。老皇帝翻开,只见里面用整齐的蝇头小楷列满了表格和数据,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林奇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清晰而有力:
“根据臣之统计,截至目前,接种者共八千六百五十三人。其中,出现高热等较重反应者,一百一十七人,经对症用药后,皆已痊愈。”
“出现轻微发热、出疹等正常反应者,七千九百零二人。”
“几乎无反应者,六百三十四人。”
“因接种后并发症不幸身故者……零!”
当“零”这个字清晰吐出时,整个朝堂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八千多人,无一死亡?!
“而据臣查阅顺天府历年卷宗,”林奇继续道,声音陡然提高,“京畿地区,仅去年一年,因天花而亡者,便高达一千三百余众!且多是青壮与孩童!此乃实打实之数据,非臣妄言!”
他目光扫过刚才出言质疑的户部尚书和那位御史,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请问尚书大人,是每年花费巨资赈济疫情、抚恤死者、承受千余人口损失代价大,还是一次性投入,建立长效防疫机制,一劳永逸代价大?”
“请问御史大人,是面对天花十死无生之局风险大,还是承受这不足百分之一二、且可控可治之反应风险大?”
他用最冰冷的数字,最直观的对比,将对方的质疑砸得粉碎!
户部尚书张了张嘴,脸色涨红,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那御史更是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数据册,再听着林奇铿锵有力的反问,脸上露出了畅快无比的笑容!好!说得好!这才是干事的样子!用数据说话,比那些空谈道理、哭穷喊难的废物强了千百倍!
“好一个《接种实录》!好一个数据对比!”朱元璋大声赞叹,将册子传给下方重臣传阅,“都看看!都给咱好好看看!这才是治国理政该有的样子!心中有数,脚下有路!”
重臣们传阅着那本册子,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却清晰无比的数据,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令人信服的力量,无不面露震撼之色。这种前所未有的“用数据说话”的方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林奇趁热打铁,再次躬身:“陛下,至于推广天下所需银钱与医官,臣亦有一策。”
“可于太医院下增设‘防疫清吏司’,专司天下防疫种痘之事。先行培训京中优秀医官,考核合格后,派往各布政使司,再由其培训地方医官,层层推广,如此可确保技艺不失。”
“所需银钱,除国库拨付部分外,或可鼓励地方乡绅捐资,陛下可赐其‘积善之家’匾额以资鼓励;亦可于种痘时,向富户收取微薄费用,补贴贫苦百姓之用。如此,朝廷压力可减,事情亦可办成。”
他不仅提出了问题,更给出了详尽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准!就按林爱卿说的办!设立防疫清吏司,归属太医院……不!此等利国利民之要务,直接对咱负责!林奇,咱看这第一任防疫清吏司郎中,就由你兼任!”
直接对皇帝负责!独立于太医院之外的实权部门!郎中虽只是五品,但其职权和影响力,却远超品级!
这道任命,再次让朝堂震动!这意味着,林奇这个曾经的“幸进之徒”,正式拥有了参与国家政务的合法身份和平台!
“臣,领旨谢恩!”林奇压下心中激动,沉稳接旨。他知道,这是一个关键的飞跃。
退朝之后,林奇“数据治国”的事迹迅速传开。那本《接种实录》被无数官员争相传抄、研究。一种全新的、注重实证、注重数据、注重效率的办事风格,悄然开始在部分务实官员心中萌芽。
而太医院内,气氛更是诡异。李院判捧着那本《实录》的抄本,双手都在颤抖。他行医一辈子,从未想过医术还可以这样搞!还可以如此精确、如此有说服力!
他把自己关在值房里整整一天,出来后,仿佛苍老了十岁,却又眼神发亮。他召集所有太医,只沉声说了一句话:“往后,太医院所有病例脉案,皆需仿林郎中之法,详细记录,不得有误!我等……不能再故步自封了!”
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始于一本数据册,开始席卷太医院,并逐渐向整个官僚体系渗透。
当晚,东宫偏殿。
朱标的气色又好了不少,他笑着对林奇说:“先生今日在朝堂之上,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孤听闻,如今各部堂官都在命下属学习那‘数据统计’之法呢。”
林奇一边为他把脉,一边谦逊道:“殿下过奖。臣只是实事求是罢了。世间万事,唯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找到真正解决问题之道。”
朱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压低声音道:“先生此法,于医道、于政事,皆有大用。只是……恐也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啊。”他目光中带着一丝担忧。
林奇自然明白。数据透明,意味着再难浑水摸鱼;效率提升,意味着许多冗官冗员可能失去价值。改革的路上,注定布满荆棘。
“殿下放心。”林奇目光平静,“臣只知做事,但求问心无愧。至于其他,唯有仰仗陛下与殿下圣明。”
他看了一眼窗外沉沉的夜色。
数据的威力,已经展现。
接下来,就该用这威力,去撼动那些更加根深蒂固的利益堡垒了。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