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管数据打脸事件的余波,并未随着他办公室百叶窗的紧闭而消散。相反,它像一颗投入公司信息生态池的深水炸弹,虽然表面波澜稍息,但水下却暗流汹涌,持续发酵。而信息交换最活跃、也最富想象力的地方,莫过于——茶水间。
周五上午十点,是一天中第一个咖啡因补给高峰,也是茶水间八卦的黄金时段。小小的空间里挤满了等着接咖啡、泡茶、或者纯粹过来摸鱼喘口气的员工。空气中弥漫着研磨咖啡豆的焦香、各种茶包的混合香气,以及一种心照不宣的、蠢蠢欲动的交流欲。
话题的中心,毫无意外地,是那个角落里的男人。
“哎,听说了吗?昨天老王又想找林眠麻烦,结果被人家用数据图表怼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滚回去了!”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同事压低声音,率先开启话题,脸上洋溢着分享重磅消息的兴奋。
“真的假的?什么图表?”旁边正在撕奶茶包装的女同事立刻凑近,眼睛发亮。
“好像是什么…耗时和错误率的对比图!还有长期的那种…散点图!反正特专业!老王当场就傻眼了!”黑框眼镜男比划着,仿佛亲眼所见。
“卧槽!这么猛?直接用数据打脸?爽文照进现实啊!”一个刚接完开水的小年轻忍不住惊叹。
“可是…他怎么可能做得那么快还没错?”一个略显 skeptical(怀疑)的声音响起,是测试组的一位老员工,他推了推眼镜,“‘天眼’那数据我当年接触过,乱得很。就算他技术好,一天时间,光理解业务逻辑都不够吧?更别说清洗分析了。”
这话立刻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 “是啊,这也太邪乎了…会不会是…用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工具?”有人暗示道,眼神闪烁。 “或者…他其实提前就知道要做这个?有内幕消息?”另一种猜测。 “再不然…报告是瞎写的?只是看起来像模像样?”怀疑论开始升级。
“不至于吧?”黑框眼镜男反驳,“老王和老板都看了,要真是瞎写,能糊弄过去?” “那你说他是怎么做到的?”测试组老员工追问,“难道他一天有48小时?还是他不用睡觉?”
茶水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剩下咖啡机咕噜咕噜的运作声。这个问题,问到了所有人心坎上。佩服归佩服,但林眠那非人的效率,确实超出了他们的常识理解范围。
“可能…这就是天才吧…”小年轻喃喃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羡慕和无力感。
“天才也得遵循基本法啊!”另一个声音加入讨论,是运营部的,“我更觉得他可能特别擅长…‘优化’?不是技术上的,是流程上的。你们没发现吗?他好像特别知道怎么省力气,只做最关键的部分。”
“有道理!就像上次,他带着小陈和赵哥,那俩能顶啥用?结果愣是搞定了!估计最核心的活儿都是他自己干的,但分配得巧!” “对对对!还有他好像从来不开没用的会,也不参与扯皮,所有时间都用在刀刃上。” “而且他到点就走,精神好,效率自然高啊!不像我们,熬到半夜头昏眼花,能不出错就不错了。”
讨论的方向从“他是不是作弊”慢慢转向了“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虽然依旧无法完全理解,但至少从“神迹”变成了或许可以琢磨的“方法论”。
就在这时,前台小白抱着几个快递盒子走进来,像是要找地方暂时放下。她看似无意地听着大家的讨论,手脚麻利地整理着水槽边洒落的咖啡粉和糖包。
听到有人说起“熬夜头昏眼花”时,她默默地走到角落的储物柜,拿出了一大袋独立包装的枸杞,然后开始,悄无声息地,给每一个放在台面上、等待接水的杯子里,都扔进了一小撮红艳艳的枸杞。
无论是喝咖啡的还是喝茶的,无一幸免。
“诶?小白,你干嘛呢?”有人注意到了她的举动。
小白抬起头,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甜甜的笑容:“最近天气干,给大家补补气血呀!看你们加班都好辛苦的!”她眨眨眼,意有所指地补充道,“而且哦,听说枸杞明目,说不定看得清楚了,效率就高了呢?就像某些人一样哦!”
她说完,抱着空了的快递盒,哼着歌轻快地走了出去。
留下茶水间一众人等,看着自己杯子里那几颗缓缓沉底的红色果实,面面相觑,表情复杂。
“噗…”有人忍不住笑出来,“小白这是…啥意思?” “暗示我们该养生了才能提高效率?” “还是说…林眠的成功秘诀是…枸杞泡水?”有人开玩笑地说道。
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和诡异起来。严肃的技术讨论和阴谋猜测,被小白这波操作带上了一条奇怪的发散道路。
“不过话说回来,”测试组的老员工看着杯里的枸杞,若有所思,“保持好状态,确实很重要啊…我要是前天没熬那个夜,昨天也不至于犯那个低级错误被老王揪住…” “是啊,越想越觉得,maybe he's on to something(也许他有点道理).”那个运营部的同事搅拌着咖啡里的枸杞,“减少无效工作,保持精力,聚焦核心…这听起来好像…挺对的?”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活儿那么多,哪是说聚焦就聚焦的?” “而且老板和老王就喜欢看你忙忙碌碌的样子啊!” “唉…说到底,还是人家有底气啊!技术硬,不怕查,才敢这么玩…”
羡慕、嫉妒、无奈、还有一丝丝开始萌芽的反思…各种情绪在枸杞的映衬下,在茶水间里弥漫、交融。
他们依然无法完全理解林眠,数据打脸很爽,高效工作很酷,准时下班很诱人,但模仿不了。他就像公司这个系统里的一个未知变量,一个无法复制的bUG,一个…传说。
但至少,经过这番八卦的洗礼,纯粹的质疑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敬佩、好奇、和一点点自嘲的复杂情绪。
而此刻,传说本人,正坐在他的角落工位上。ZZZ系统刚刚提示他:【检测到多处讨论宿主的声纹信号,集中发生于茶水间。情绪频谱:好奇\/敬佩\/困惑为主,敌意降低。】
林眠对此毫无兴趣。他正专注于将两个新获得的【效率优化碎片】进行合成。
【合成成功!获得【清晰的工作流优化提示】:建议将代码编译等待时间用于进行眼部放松操或简短文档阅读,可进一步提升时间利用率0.7%。】
很好。又一个小优化。
他拿起“功德无量”杯,起身去接水。
走进茶水间,刚才热闹的八卦人群已经散去,只剩下几个默默对着杯子里枸杞发呆的同事。
林眠目不斜视地走到饮水机前,接热水。
一个同事忍不住好奇,小声问:“林工…那个…你杯子里…泡枸杞吗?”
林眠动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自己干干净净、只有清水的杯子,又看了一眼对方杯子里那几颗红点,面无表情地回答:
“不泡。” “影响睡眠。”
说完,端着他的白开水,平静地离开了。
留下那个同事,看着自己杯里的枸杞,又看看林眠的背影,陷入了更深的哲学思考。
【林眠的睡前日记】 成为茶水间话题焦点。 讨论方向:从质疑转向方法论探讨。 信息源【白】进行了非语言干预(投放枸杞),引导话题向健康与效率关联方向发散。 外部评价:好奇\/敬佩为主,敌意减弱。 自身:未受干扰,完成一次碎片合成,获得微效率提升提示。 枸杞,确实影响睡眠。 无需采纳。 舆论环境似乎正在缓慢改善。 希望明天的八卦能更有技术含量一些。 现在,屏蔽所有社交噪声。 专注于自身的优化与修复。 晚安。愿世界少一些猜测,多一些实干。
喜欢今天真的不想加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今天真的不想加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