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眠“一睡成名”的效应,在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后,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公司匿名论坛里,关于他的帖子已经衍生出七八个版本,从技术大牛隐世修行到富二代体验生活,甚至还有玄学爱好者信誓旦旦地分析他工位风水以及那“功德无量”杯是不是什么法器。
周一早上,当林眠再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时,他敏锐地察觉到环境参数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他的物理坐标。
行政部那位总是板着脸、仿佛全世界都欠她加班费的主管,破天荒地挤出一个堪称扭曲的微笑,站在他原来的工位旁等候。
“林工,早啊。”她的声音试图亲切,却因为长期缺乏练习而显得干涩突兀。
林眠点头:“早。”
“是这样的,”行政主管搓了搓手,指向办公区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公司考虑到您的工作需要高度专注,特为您调整了工位。那边,靠窗,通风好,光线佳,而且远离主要通道,非常安静。”
林眠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
那确实是一个角落工位,两面靠墙,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私密空间。窗外不再是对面大楼的压抑墙体,而是能看到一小片城市天际线。工位面积似乎也略大一些,放着一把看起来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新椅子。最重要的是,它远离了厕所、茶水间和打印机这些噪音与人流高发区。
“这是苏总特意吩咐的。”行政主管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苏早亲自过问一个基层员工的工位调整,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谢谢。”林眠言简意赅地接受了这份“福利”。减少环境干扰,提升工作效率与睡眠质量,符合他的核心利益。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他的东西不多,一个“功德无量”杯,几本极少翻开的工具书,一个私人键盘,还有那小半袋没吃完的坚果。不到五分钟,就在行政主管和几位“热心”同事的围观下,完成了搬迁。
坐在新工位上,感受着背后墙壁带来的安全感,听着远处模糊了许多的嘈杂声,林眠对此表示满意。ZZZ系统在他视野角落弹出一个小小的绿色标识:【环境噪音分贝下降15%,干扰性视觉移动减少60%,工位舒适度提升。预计每日可节约因环境干扰导致的效率损失时间约47分钟。】
很好。这是一项正向收益。
然而,任何收益都可能伴随着潜在的代价。林眠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
新的、相对独立的工位,加上他骤然提升的“知名度”,使他这个角落变成了一个新兴的“观光景点”。
他刚刚打开编辑器,准备继续撰写“凤凰”新方案的详细设计文档,就感到一道视线黏在自己侧脸上。
抬头。一个隔壁部门、穿着时髦的女生正假装路过,目光与他相撞的瞬间,立刻露出一个夸张的、了然的微笑,快步走开,边走边低头兴奋地敲手机。不用猜,匿名论坛大概又多了条“亲眼证实睡神真容”的帖子。
林眠面无表情地低下头。
五分钟后。两个实习生模样的年轻人,手里拿着文件,在他工位附近来回走了三趟,窃窃私语。 “就是他?” “对!会上睡觉那个!” “看着也没什么特别的啊…” “啧,人不可貌相懂不懂?听说李经理都快被他气哭了…” 声音不大,但在相对安静的区域,足够清晰。
林眠敲键盘的手指顿了顿。信息噪声。无用社交。熵增。
他戴上降噪耳机,播放ZZZ系统生成的、能促进专注力的白噪音(模拟的是图书馆翻书声夹杂极轻微的雨声)。
世界清净了…大概十分钟。
有人轻轻敲了敲他的隔断板。是部门里一个平时几乎没说过话的老实人,叫赵哥,此刻表情有些局促,手里端着杯咖啡。
林眠摘下一边耳机。
“林…林工,”赵哥的声音有点紧张,“不好意思打扰你‘休息’。”他甚至还下意识地看了眼林眠的桌面,好像怀疑他下一秒就能趴下睡着。“那个…我这边有个性能优化的问题,卡两天了,能不能…耽误你几分钟,指点一下?”
他的态度很诚恳,问题也确实是技术问题,不属于无意义搭讪。
林眠看了一眼对方屏幕上指向的代码片段。一个常见的循环嵌套效率陷阱。 “第103行,循环条件每次重复计算,改用变量缓存结果。”林眠言简意赅。 赵哥一愣,赶紧回头看代码,几秒后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谢谢林工!太感谢了!”他如获至宝地端着咖啡回去了,看向林眠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林眠重新戴回耳机。
然而,“赵哥成功获得指点”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技术部漾开涟漪。
接下来的一小时,林眠的角落工位迎来了一个小高峰。
“林大神,这个并发锁的问题…” “林老师,这个ApI设计您看合不合理…” “眠哥,求教,这个算法有没有更优解…”
问题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确实切中要害,有的则明显百度一下就能解决。林眠秉持着最低能耗干预原则:能一句话指点的绝不说两句,能指出方向绝不动手改代码,对于过于低级的问题,直接回复“查官方文档”或“看《编程范式》第x章”。
他的回答精准、高效,但毫无温度,像一台人形自走技术问答机。即便如此,对于困扰已久的同事们来说,已是莫大帮助。他的技术权威,在一次次的“一句话点拨”中,被无声地夯实。
但干扰,终究是干扰。他的文档撰写进度明显慢于预期。
午休时分,他照例走向那间小休息室,却发现门口站着两个其他部门的女生,正拿着手机对着里面拍照,看到他过来,立刻红着脸跑开了。
林眠推开门。沙发被整理过,上面甚至被人放了一个崭新的U型枕。空气中残留着陌生的香水味。
他沉默地站了几秒,拿起U型枕,走出休息室,精准地把它放在了前台“失物招领”的筐子里。然后返回,锁门,拉帘,躺下,在ZZZ系统的引导下,迅速进入午间小睡模式。
外面的世界,关于“睡神连午睡都如此专业”的传说又添了新料。
下午,挑战升级。
项目经理拿着排期表来找他,态度客气得近乎谦卑:“林工,您看新方案的这个时间表…” 林眠扫了一眼:“后端重构部分,预留时间少了30%。联调测试时间,压缩40%意味着质量风险提升65%。按此执行,项目延期概率92%。” 项目经理汗都快下来了:“那您看…” “重新评估。基于我的文档第4.2章节的复杂度分析。”林眠把一份已经写了三十多页的详细设计文档发过去,“明天中午前,给我新排期。”
项目经理看着那逻辑清晰、论证严密、甚至考虑了各种依赖和风险的文档,目瞪口呆地走了。这效率和质量,恐怖如斯!
接着是产品经理,想来试探一下能否在新方案里塞两个“小小的”需求变更。 林眠只问了一句:“变更优先级高于苏总确认的现有核心目标?如果需要插入,请提供由苏总签字的优先级调整说明,并同步告知所有依赖方排期顺延的影响。” 产品经理讪讪地退下了。
甚至还有hR部门的人,旁敲侧击地来打听他“保持高效状态的秘诀”,试图总结成公司培训材料。 林眠:“保证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日间进行不超过25分钟的午间小憩。建议公司推广。” hR:“……还有呢?比如时间管理方法?或者用什么提神产品?” 林眠:“方法就是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沟通。产品是白开水。”他指了指自己的“功德无量”杯。 hR表情复杂地离开了,大概在思考怎么把“多睡觉少开会”写成一份正儿八经的hR建议报告。
直到快下班时,最大的“烦恼”终于出现。
苏早的助理亲自过来,通知林眠去一趟总裁办公室。
再次踏入这片低压区域,林眠发现苏早的脸色比上次更加疲惫,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奇异的光亮。她面前放着一份打印出来的文档,正是林眠下午发出的部分设计。
“文档我看了。”苏早开门见山,手指点在某一页,“这个分布式事务的处理方式,很取巧,但不是行业常规做法。风险评估呢?”
林眠:“常规方案基于xA协议,性能损耗高,网络依赖强,不符合我们高并发场景。我的方案基于最终一致性补偿模式,详细的风险与回滚策略在附录c。”
苏早迅速翻到附录c,快速浏览着那些严谨的推导、公式和流程图。她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甚至闪过一丝赞赏。
“有点意思。”她放下文档,身体向后靠了靠,第一次用一种纯粹技术探讨的目光看着林眠,“你怎么想到的?”
林眠沉默了一秒。ZZZ系统在昨晚的睡眠中,整合了国内外三篇最新论文的思路和他在洗澡时的一个灵感火花。 “基于现有技术的组合创新。”他给出了一个最不容易出错的答案。
苏早显然不信,但她没再追问。天才总有秘密。 “资源清单我看过了,没问题。我会签字。从明天起,你需要什么人,直接和项目经理提,技术部内部资源优先保障你。”她顿了顿,补充道,“如果内部协调不了,找我。”
这是极大的授权。 “好的。”林眠点头。
“还有,”苏早的目光落在他脸上,带着一丝审视,“现在你是项目实际技术负责人,需要参与更多的跨部门协调会。注意你的…”她似乎在斟酌用词,“…工作状态。”
林眠听懂了。意思是,开会别再睡着了。 “明白。非必要不入睡。”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苏早被这话噎了一下,挥挥手让他离开。
走出总裁办公室,林眠看了看时间,离标准下班时间还有十五分钟。他回到自己的角落工位,发现桌上多了一盒包装精美的蓝莓,下面压着一张纸条:“林大神,补充维生素,保护眼睛~ 来自仰慕你的同事^_^”
林眠拿起那盒蓝莓,左右看了看。几个正在偷偷观察他的同事立刻假装埋头工作。
他拿着蓝莓,走到公共休息区,把它放在了零食共享区的桌子上——那里堆着些大家自愿贡献的零食饮料,免费取用。
“请大家吃的。”他平淡地宣布了一句,然后回到工位,开始收拾东西。
准点下班。
在他身后,同事们看着那盒被“睡神”赐福过的蓝莓,眼神复杂。最终,一个胆大的程序员率先拿起一颗扔进嘴里。 “嗯!甜的!沾沾大神仙气!”
那盒蓝莓很快被分抢一空。
回家的地铁上,林眠戴着降噪耳机,隔绝了世界的喧嚣。ZZZ系统正在对他的一天进行复盘。
【日终总结 - 第41日】 【核心事件记录】:
1. 工位迁移至低干扰区域。(环境舒适度+)
2. 处理技术咨询11次,平均耗时2.7分钟\/次。(技术影响力+,但时间成本-)
3. 驳回不合理排期1次,驳回需求变更试探1次。(效率守护+)
4. 与苏早进行技术方案确认,获得资源授权。(权限提升+)
5. 收到不明来源馈赠(蓝莓),已转化为公共资源。(社交熵减) 【情绪波动监测】:平稳。轻微烦躁感峰值出现在上午频繁被打断期间(心率短暂上升至78次\/分),已通过午休平复。 【能量消耗评估】:脑力消耗高(技术答疑+文档编写+方案论证),社交能耗中等(应对不必要的关注与交流)。 【ZZZ系统收益】:【分布式系统架构碎片(高级)】x1,【沟通成本控制技巧碎片】x1。
总结:福利(安静工位)带来的收益,正被随之而来的“知名度”烦恼(无效社交与关注)部分抵消。需优化应对策略,进一步降低社交能耗。
林眠闭上眼。策略很简单:继续强化“人形自走技术问答机”模式,保持绝对的技术理性与社交距离,对所有非技术问题采取“无视”或“终结对话”处理。时间会淡化新鲜感,当他的“异常”成为常态,围观自然会减少。
最重要的是,绝不能让他们发现ZZZ系统的真正秘密。
地铁到站。林眠随着人流走出车厢,走向他那宁静的、只属于睡眠和休息的公寓。
至少在那里,没有好奇的目光,没有莫名其妙的馈赠,没有需要应对的“仰慕”。
只有睡眠,永恒的、高效的、修复一切的睡眠。
【林眠的睡前日记】 新工位。很好。 新麻烦。很多。 技术问题可以解答。 人类好奇心的熵增,难以根除。 需建立更强边界。 蓝莓,不如坚果抗饿。 明天,需进一步提高效率。 以减少被围观的时间。 现在,关闭所有传感器。 进入充电模式。 晚安。希望明天世界的好奇心能减少一点。
喜欢今天真的不想加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今天真的不想加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