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城市依旧喧嚣,但对于林眠而言,世界已经安静下来。
公寓的隔音很好,关上门窗,便只剩下空调系统轻柔的送风声。光线被调节到最适合睡眠的暖黄色调,不刺眼,只够勾勒出房间简洁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极淡的助眠香薰气息,是ZZZ系统根据他的生理指标推荐的一款,据说能有效促进深度睡眠。
林眠洗漱完毕,换上舒适的纯棉睡衣,躺进柔软但支撑性极佳的床垫里。这是一天中他最放松,也最专注的时刻——专注于休息。
他没有立刻入睡,而是按照惯例,进行每日的复盘和思维整理。ZZZ系统的界面在他闭上的眼帘后方无声地展开,流淌过一天的数据流。
【日终总结 - 第39日】 【核心事件记录】:
1. 参与“凤凰”项目第二阶段评审会。
2. 于会议中进行深度计算(外部表征:短暂闭目休息),时长约2分17秒。
3. 驳斥原数据同步方案,指出其三处结构性缺陷(数据一致性漏洞、性能雪崩风险、架构耦合过高)。
4. 提出基于binlog日志解析、微服务化、支持灰度发布的新架构方案。
5. 方案获苏早采纳,并被赋予优先执行权及资源协调优先权。
6. 会议超时22分钟,已申请调休0.37小时。 【情绪波动监测】:平稳。心率区间:55-72次\/分。皮质醇水平:正常偏低。 【能量消耗评估】:脑力消耗峰值较高(集中于方案评估与重构阶段),总体可控。 【外部环境反馈】:
· 李强:情绪剧烈波动(愤怒\/羞耻\/挫败),威胁等级降低。
· 张强:情绪崩溃(羞辱\/绝望),社会性死亡,威胁等级大幅降低至可忽略。
· 苏早:认知冲击(认可\/探究),信任度+15,好奇度+10。
· 技术部整体:敬畏度大幅提升,技术权威认可度确立。
· 公司匿名论坛:相关讨论帖热度飙升,正面评价占比78%,“林眠”关键词搜索量增长350%。 【ZZZ系统收益】:【架构思维碎片(中级)】x1,【高效沟通技巧碎片】x1。
数据流平稳划过。
林眠的意识从中抽离,以一种近乎绝对的客观视角回放着今天的两个高光(或者说,高调)时刻。
第一个“*”:在项目评审会上,众目睽睽之下,进入那种类似于“睡眠”的深度计算状态。他知道这看起来有多怪异,多引人侧目,多……装逼。李强当时的狂喜和后续的崩溃,他都感知到了。但他需要那段时间,让ZZZ系统不受干扰地完成对复杂算法的最终推演和优化。结果是好的,效率最大化,这就够了。至于别人的看法?那是他们的熵增,不是他的。
第二个“*”:毫不留情地戳穿张强的方案,一口气列出三个致命伤。他知道这很打脸,很不留情面,很……装逼。张强那灰败绝望的脸色,他也看到了。但技术问题不容含糊,潜在的p0级故障必须扼杀在摇篮里。给出更优解,是责任,也是效率。至于张强的面子?那东西既不产生代码,也不提升性能,毫无价值。
“装了两个*。”林眠的意识里,平静地浮现出这个略带自嘲和总结性质的评价。
有点累。
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那种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应对复杂局面、并进行高强度信息输出后带来的精神上的倦怠。尤其是第二个“逼”,需要快速调用大量知识储备,进行严谨的逻辑论证和现场架构设计,对脑力的消耗确实不小。
ZZZ系统提示能量消耗峰值较高,是客观事实。
但是,值得。
清除了一个垃圾方案,避免未来巨大的运维灾难。 确立了自己的技术权威,减少了后续沟通中的无谓耗损。 获得了苏早更直接的资源支持,项目推进会更顺畅。 甚至……可能间接让技术部以后讨论方案时,能更专注于技术本身,少一点虚头巴脑的东西。
效率提升了。环境(微乎其微地)改善了。
这就够了。
至于李强的怨恨,张强的崩溃,其他人的震惊或崇拜……这些情绪层面的东西,如同水面上的泡沫,喧嚣一时,终会破灭,沉入水底,无法影响深水区的稳定运行。
他的核心目标从未改变:高效完成工作,保障充足睡眠。
今天,这两个目标都达成了。
所以,复盘完毕。
思绪沉淀下来。大脑活跃度开始按照ZZZ系统的引导,逐步降低。呼吸变得深长而平稳。身体的感知慢慢淡化,注意力向内收拢。
所有的喧嚣、赞誉、非议、惊讶、敌视……都被隔绝在外。
世界最终只剩下平稳的心跳声,和逐渐蔓延开来的、宁静的睡意。
有点累。
但睡得香。
这就足够了。
【林眠的睡前日记】 今日装了两个*。 一个关于睡眠(计算),一个关于技术(碾压)。 效果显着,但耗能略高。 清除了技术债,确立了权威,提升了后续效率。 李张二人组,威胁解除。 苏早的好奇心,+1。 舆论反响,正面居多。 申请调休0.37小时。 ZZZ系统奖励到账。 现在,关闭所有外部接口。 进入睡眠模式。 明日任务:撰写新方案文档。 晚安。愿世界少一些需要靠“装*”才能解决的问题。
喜欢今天真的不想加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今天真的不想加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