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赵友全事件的“降维打击”后,林眠在技术部的日子进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期。
再无人敢明里暗里嘲讽他“摆烂”,也无人再轻易给他使绊子。他仿佛成了一尊无人敢轻易触碰的“镇部神兽”,被一种敬畏而疏远的氛围包裹着。就连pm张强,现在和他沟通时都下意识地带着点小心翼翼,分配任务前甚至会下意识地问一句“你这个…时间上方便吗?”——虽然问完他自己都觉得别扭。
李总监依旧采取冷处理策略,但偶尔透过磨砂玻璃墙投来的目光,却比以前更加深沉和复杂,像是在评估一件无法掌控的危险武器。
林眠乐得清静。他依旧保持着雷打不动的节奏:准时上班,高效利用【精力值】处理工作(主要是深入研究底层技术架构),准时下班,通过高质量睡眠积累【灵感碎片】。ZZZ系统的碎片库存缓慢而稳定地回升到了6枚,成为了他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底气。
然而,“卷王之王”的宇宙法则,似乎注定不会让他一直安逸下去。
这天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跨部门协调会,将他卷入了一个全新的、截然不同的风暴眼。
会议的起因,是公司近期力推的一个战略性项目——“凤凰”计划。这是一个旨在整合公司所有数据资源,构建统一智能中台,从而赋能各业务线的庞大工程。技术难度高,涉及部门多,利益关系复杂,是cEo吴总亲自盯的重点项目。
而“天眼”项目,作为前期重要的数据源之一,需要向“凤凰”计划的核心团队提供数据接口和技术支持。
于是,作为“天眼”项目组目前技术能力最强( albeit 最不可控)的人物,林眠被张强极其不情愿地、但又不得不点名,去参加与“凤凰”计划核心团队的接口协调会。
“林眠,这个会你代表我们去一下。”张强把会议邀请转发给他,语气复杂,“对方是总部直接派下来的精英团队,要求高,很难搞…你…注意点分寸,别得罪人。”他最后一句嘱咐得有些底气不足。
林眠点点头,拿起笔记本和笔,走向位于大楼更高层的豪华会议室。
这里的氛围与楼下技术部截然不同。地毯更厚,灯光更柔和,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氛味,而非咖啡因和汗水的混合体。来往的人衣着光鲜,步履匆匆却无声,脸上带着一种精英式的、疏离的忙碌感。
他推开会议室的门。
里面已经坐了五六个人。主位空着,显然是留给对方领导的。自家这边,除了他,只有“天眼”项目的一个产品经理,此刻正紧张地翻着材料。
而对方的几人,气场明显不同。
尤其是坐在副手位的一个年轻女人。
林眠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被她吸引了。
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装套裙,一丝不苟。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光滑整洁的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张极其标致、却毫无表情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细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冰冷,正快速浏览着手中的平板电脑,手指偶尔滑动,速度快得惊人。
她整个人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极度专注且高效的气场,像一台正在超频运转的、精密却冰冷的计算机。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因为她而降低了几度。
林眠在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比李总监的咆哮和张强的焦虑更深层次、更纯粹的压力——那是一种基于绝对专业能力、严苛标准和不近人情的冷静所带来的压迫感。
“那位是‘凤凰’计划的技术负责人之一,苏早,苏总监。”旁边的产品经理小声对林眠介绍,声音里带着一丝敬畏,“听说超级厉害,也超级…严格。是从硅谷那边挖回来的大神,吴总眼前的红人…”
林眠点了点头,默默坐下。苏早。这个名字倒是挺特别。
会议时间一到,秒针刚过,苏早立刻抬起头,目光如同激光扫描仪一样扫过全场,没有任何寒暄和废话,直接开口,声音清冷、语速极快:
“人齐了。开始。我是苏早,‘凤凰’计划技术负责人。本次会议目标:明确‘天眼’系统数据接口规范、传输效率、质量校验及异常处理机制。时间有限,直接进入正题。”
她甚至没有自我介绍的时间,就直接投屏了一份极其详尽的文档:“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接口规范v2.1,基于国际标准,考虑了扩展性和安全性。请‘天眼’团队在十分钟内快速浏览,提出无法实现的点或修改建议。注意,非技术性原因或‘做不到’的反馈,需要附带详细数据支撑和替代方案。”
产品经理额头开始冒汗,手忙脚乱地打开文档。
林眠也快速浏览起来。文档写得极其专业严谨,要求也确实很高,甚至有些苛刻。很多细节考虑到了“天眼”系统当前版本根本未曾设想过的场景。
产品经理看了几页就头皮发麻,小声嘀咕:“这…这要求也太高了吧…我们现在的系统根本支持不了啊…这得改多少东西…”
苏早仿佛听到了他的嘀咕,目光冷冷地扫过来:“支持不了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是架构限制?性能瓶颈?还是研发资源问题?我需要具体的技术评估和数据,而不是主观感受。”
产品经理被她看得一哆嗦,结结巴巴地说:“这个…主要是架构上…可能有点…”
“可能?”苏早打断他,语气没有任何起伏,却带着极强的压迫感,“我需要确定的答案。是,或者不是。具体瓶颈在哪里?吞吐量极限是多少?延迟数据有吗?如果没有,请会后立即测试,明天早上十点前我要看到报告。”
产品经理:“…” 他已经快哭了。
林眠在一旁默默看着,心里却对这位苏早总监生出了一丝…欣赏?虽然不近人情,但逻辑清晰,目标明确,拒绝模糊和扯皮,这种风格其实很对技术人员的胃口,虽然压力巨大。
“关于第三部分的加密校验流程,”苏早的目光转向林眠,似乎认定了他是技术代表,“你们目前采用的RSA2048算法,在预期数据量下,性能可能无法满足我们要求的毫秒级响应。是否有迁移到Ecc算法的计划?或者有其他性能优化方案?”
她的问题一针见血,直接点出了“天眼”系统潜在的一个痛点。
产品经理一脸茫然,显然没考虑到这么深。
林迎上苏早冰冷的目光,语气平静地回答:“有考虑。Ecc迁移是选项之一,但涉及底层库更换和兼容性测试,周期较长。短期优化方案,可以考虑对非敏感数据采用对称加密,核心数据采用RSA+Ecc混合加密,并在网关层做算法卸载,预计能提升40%以上的性能。详细方案和测试数据,会后我可以发给你。”
他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和预期效果,甚至提到了具体的技术细节。
会议室内安静了一瞬。
苏早那一直没什么表情的脸上,极细微地挑了一下眉梢。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第一次带着明确的审视意味,在林眠身上停留了超过三秒钟。
她似乎没料到“天眼”项目组里有人能如此快速、精准地接住她的问题,并且思路清晰,考虑周全。
“可以。”她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冰冷,但似乎少了一丝之前的锐利,“方案和数据明天十点前一并给我。另外,文档第5.2节关于数据清洗的标准,你们目前的流程似乎无法完全满足?”
她又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接下来的会议,几乎成了苏早和林眠之间的问答交锋。
苏早不断提出各种苛刻的、细致到极致的技术要求和质疑,如同一位严苛的考官。
而林眠,则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对“天眼”系统的深入了解(尤其是近期的大量研究),以及ZZZ系统带来的超强思维清晰度,一一接招,回答得有条不紊,逻辑严密。遇到暂时无法确定的,他会明确表示“需要核实数据,会后提供”,绝不模糊其词。
产品经理已经完全插不上话,呆坐在旁边,像个多余的背景板。
对方团队的其他成员,也略显惊讶地看着林眠,交头接耳。
苏早提问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她看着林眠的眼神,不再是纯粹的审视,而是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探究。
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穿着有些旧西装的技术员,反应速度、技术深度和冷静程度,都远超她的预期。和她之前打交道的那些要么唯唯诺诺、要么夸夸其谈的技术人员完全不同。
会议结束时间到了。
苏早合上平板,站起身,动作干净利落:“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所有待办事项和承诺的时间点,请务必准时交付。我的邮箱和通讯号在会议纪要里。散会。”
没有一句废话,她率先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会议室,如同一阵冰冷而高效的旋风刮过。
产品经理长出了一口气,瘫在椅子上,抹了把汗:“我的妈呀…这苏总监也太吓人了…跟个制冷机器似的…林眠,今天多亏你了!不然我死定了!”
林眠没说话,只是整理着自己的笔记。
他的脑海里,还残留着苏早那双冰冷锐利、却又无比专注的眼睛。
一台精密的制冷机器?
很有意思。
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性,以及一种奇怪的、被严格标准审视下的兴奋感。
和这位苏总监打交道,或许…不会太无聊。
---
【林眠的睡前日记】
今天,遇见了一台人形制冷机。 她叫苏早。 冰冷,高效,锐利,像一把手术刀。 和她开会,像经历了一场技术刑讯。 但奇怪的是,并不让人讨厌。 反而有点…刺激? 至少,她比那些只会喊口号和搞政治的傻逼强多了。 今日收获:跨部门会议*1,制冷机总监的注视+1,待办事项+2。 晚安,世界。 ZZZ,请分析一下‘与超高智商冷血工作机器高效协作’的最佳策略。 或许,我们需要生成一枚‘社交沟通(冰霜抗性)’碎片? (在冷静的回忆中入睡)
喜欢今天真的不想加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今天真的不想加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