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浑然不觉五道视线正紧锁着他。
厅上不过盏茶工夫,便令甄逸心悦诚服。
“贤侄果然名不虚传。”
“甄氏愿倾力相助。”
“凡甄氏所有,尽可取用。”
“只是......”
“小女们骄纵惯了,听闻要将五人同许于你,定要考较。”
“若不能使她们心服,老夫也......”
原本忐忑的林辰闻言顿安。
以他通晓古今之能,何惧闺阁之试?
当即朗笑:“既蒙垂青,自当应考。”
甄逸见其从容,愈发器重。
“好气魄!”
“大丈夫正当如此!”
言罢转向侧厢。
林辰这才惊觉,方才所言皆落五女耳中。
既已得甄宓芳心,余下四美何足道哉?
思及五位佳人红袖添香之景,不禁心潮起伏。
正遐想间,甄逸已携考题而出。
“贤侄,现有三题,乃小女们所出。”
“若你全都答对,自然能赢得她们的芳心,如愿以偿。”
“但若答错或答不出,可能就要与我某个女儿失之交臂。”
“贤侄需谨慎。”
林辰胸有成竹道:“这是自然。”
“请伯父出题。”
甄逸背着手,含笑问道:“贤侄可懂乐器?”
“乐器?”
林辰稍作迟疑。前世他曾摆弄过几天洞箫,但技艺实在有限。
不过事到如今也顾不上许多,总不能一上来就认输?
甄家五姐妹他可是志在必得。
“略知一二!”
甄逸笑道:“只需奏上一曲便算过关。”
“不知贤侄想用什么乐器?”
“洞箫!”
甄逸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来人,取洞箫。”
片刻后,一支古朴的洞箫被呈了上来。
林辰试吹了几个音,箫声清越悠扬,比前世用的不知好上多少。
他望向屏风方向,想起往事。
当年因痴迷《笑傲江湖》的豪情侠义,他特地学了这首曲子。
这些年来,也只会这一首。
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
箫声渐起,时而激昂,时而低回.....
毕竟久未练习,起初略显生涩。
甄逸和屏风后的五女本不在意技艺高低。
但当林辰渐入佳境,那诉说江湖沧桑的曲调让六人震撼不已。
这曲子闻所未闻,莫非是林辰所作?
可看他生疏的指法,又不太可能。
静心聆听,愈发觉得精妙绝伦。
曲终时,甄逸目光灼灼:“贤侄,此曲何人所作?老夫竟从未听过?”
林辰面色平静:“曾抽空所作。”
“生疏已久,未能尽善。”
“望伯父谅解。”
“不知此曲可否?”
甄逸朗声笑道:“此曲雄浑激荡,若惊涛拍岸,令人心潮澎湃。”
“其间又藏缱绻情思,似细雨沁入心扉。”
“仅此一曲已堪称大家。”
“若果真是贤侄手笔,天下何人敢称音律大家?”
“岂有不过之理?”
畅笑数声后,甄逸问道:“此曲何名?”
林辰答道:“《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
“妙极,妙极......”
厢房内五位女子仍沉浸于方才的曲韵中,神情恍惚。
良久,甄姜透过纱帘凝视林辰,眼中情绪难明:“此曲摄人心魄,实乃旷世之作!”
甄脱、甄荣、甄道、甄宓四女嬉笑道:“大姐,这关可算过了?”
此问必是甄姜所设——她素来钟情音律,身为长姐,自当率先考量。
甄姜玉颊微红,虽未言语,默许之意已明。
四女又是一番笑闹。
二姐甄脱眼含狡黠:“接下来是我与四妹共设的题目。”
“且看他能否从容应对。”
其余四女皆含笑凝望厅中的林辰。
.............
“伯父,既已通过首题,敢问次题为何?”
甄逸见林辰急切,从容笑道:“贤侄莫急,考题即刻送到。”
话音方落,侍女捧卷轴入内。
呈予甄逸后,躬身退下。
见这画卷,林辰眉峰微蹙——莫非要比试丹青?
他可不谙此道。
**
这甄家五位 ** 可真难缠,个个都盯着他的短板下手。
想坐享齐人之福,果然没那么简单。
林辰心里暗骂,脸上却不动声色,主动开口:“这一关是要比作画?”
甄逸摇头:“贤侄事务繁忙,哪有余力钻研此道?”
“不过,考的正是你的急智。”
说完,他展开手中的画卷。
一幅霜桥雪景图。
冰天雪地间,鸡犬远去,只留下几行脚印。
林辰正疑惑时,目光向左一瞥,看到一行娟秀小字——
**“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贤侄可看到上联了?”甄逸问道。
“此联是脱儿见她四妹道儿作画时,灵光一现所想。”
“虽看似简单,却将鸡犬脚印比作梅花竹叶,匠心独运。”
“此联应景而生,想对出下联可不容易。”
“就连她自己,至今也没想出合适的下联,所以一直空着。”
“脱儿对此颇为得意,甚至放话——谁能对出下联,便是她的如意郎君。”
“可惜数年过去,无人能对。”
“贤侄可愿一试?”
甄逸饶有兴致地看向林辰。
在他看来,此联堪称绝对,想要对出下联,难如登天。
但今日本是喜事,权当助兴,成败与否,全在过程。
林辰笑了,笑意渐浓。
若论作画,他确实心里发虚。
但对联?尤其是这副对联,他再熟悉不过。
当年在大学时,他专门研究过网上的绝对。
“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虽难,却早有妙对。
今日倒要感谢互联网的便利了。
他唇角微扬,从容道:“伯父,我有下联了。”
### 古文白话
“对不上?那倒也......”
话音未落,甄逸猛然回神,如同看妖物般盯着林辰:\"你说什么?\"
\"竟对上了?\"
林辰颔首:\"这是自然。\"
\"岂敢在长辈面前妄语?\"
甄逸捻须莞尔:\"倒是老夫轻看了贤侄。\"
\"愿闻下联。\"
林辰负手徐行,朗声道:\"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我对:燕莺穿绣幕,半窗玉剪金梭!\"
甄逸闭目默诵。
忽地双目粲然,击节赞叹:\"妙绝!妙绝!\"
\"上联以犬迹鸡爪喻梅竹,\"
\"下联借莺影燕翅比金梭。\"
\"对偶精工,实属难得。\"
\"看来天意如此。\"
\"脱儿,还有何话说?\"
珠帘后,甄脱粉面飞霞。
忆及当年戏言竟成谶语,心中又喜又羞。
\"但凭父亲安排。\"
甄逸抚须含笑,欣慰不已。
\"老夫这丫头自幼顽劣,从不肯服软。\"
\"今日竟被贤侄折服。\"
\"哈哈!\"
\"难得!难得!!\"
帘内传来娇嗔:\"爹爹再取笑,女儿便烧了您藏的《快雪时晴帖》!\"
甄逸畅怀大笑,声震屋瓦。
.......
回廊转角处。
贾诩听得笑声,已知事成。
主公当可缔结 **。
甄氏一门,怕是要飞黄腾达了。
嗟叹自家怎无倾城之女?
大厅内,甄逸望向林辰的目光愈发欣赏。
这位年轻人文武兼修,才艺出众。
更难得的是胸怀天下志向。
如此佳婿,怎能不令他满意?
他暗自决定,定要让女儿们与林辰结缘。
这既是为女儿们谋幸福,也是为甄氏家族铺路。
两全其美之事,自当全力促成。
刚通过两道考验的林辰心情舒畅。
连日征战令他难得享受此刻悠闲。
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从前无忧的求学时光。
但他明白,唯有平定乱世才能真正安宁。
\"伯父,不知第三道考题是?可否现在示下?\"林辰问道。
甄逸含笑回应:\"此题原是宓儿所出。\"
\"她既已属意于你,此题倒也无妨。\"
林辰正色道:\"既是宓儿所设,我自当完成。\"
\"让她知晓未来夫君无所不能,岂不更好?\"
偏厅里,甄宓闻言双颊绯红,更添娇艳。
甄逸点头:\"请以宓儿为题即兴赋诗。\"
林辰唇边含笑,缓步吟诵:\"初平三年,余赴京归途,渡于洛水之畔。传闻河水有灵,其名曰宓妃......\"
\"......\"
\"其姿翩然若惊鸿掠影,婉转似游龙腾空。光华胜秋日之菊,风姿盖青翠松柏。朦胧处如薄云掩月,飘拂时似流风卷雪。远观之,皎洁若旭日初升;近看时,明艳如清波芙蓉。\"
\"......\"
林辰将曹植名篇略作修饰,字字珠玑。
甄逸初时未以为意,暗忖林辰虽才华横溢,岂能尽善尽美?
待听得\"朦胧处如薄云掩月,飘拂时似流风卷雪\"之句,眼中惊色愈浓。眼前之人相貌俊朗、学识渊博、胆识过人,竟无半分瑕疵。
寻常才俊与之相较,顿失颜色。
此赋一出,更显其功底深厚。
甄逸默诵词句,不由神思恍惚。
屏风后,甄氏五姝亦心神俱震。
她们所设难题皆非等闲,却被他信手化解。而此赋尤见其文采斐然。
想到这般人物即将成为夫君,众姝容颜皆绽笑意。
五妹甄宓尤觉甜蜜——\"朦胧处如薄云掩月\"等句,正是初遇时他所吟;而\"宓妃\"之名,恰与己讳相合。
这分明是为己而作的倾心之赋。
\"贤侄......此赋当真出自你手?\"甄逸难掩惊诧。
林辰淡然应道:\"确为宓妹所作。\"
\"名曰《洛神赋》......\"
话音未落,林辰在心中对曹植默念:兄长此举实属无奈,借你《洛神赋》一用,只因姻缘急迫!
曹植气得跺脚:\"如此行径,可还有半点廉耻?\"
甄逸抚须大笑:\"贤婿果然才貌双全,令人叹服。\"
\"今日老夫便做主,将五女许配与你。\"
\"女儿们,都出来见见未来夫婿!\"
林辰眉梢带笑,眼中闪过喜色。
喜欢三国:开局绑架貂蝉,我成大反派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三国:开局绑架貂蝉,我成大反派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