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冰冷的电梯门映出三个男人沉默的倒影。门彻底合拢前,他们最后捕捉到的画面,是佴梓筠那颗深深低垂、纹丝不动的乌黑发顶。空气里仿佛还残留着她身上淡淡的清洁剂味道,混合着一种无声的、紧绷的抗拒。
缪式开那句“在楼下和你一起”的请求,其直白和不容置疑的程度,远超之前韩苏木与牧影安那场带着戏谑和试探的“一唱一和”。这更像是一个实验方案的指令,而非社交邀约。佴梓筠会是什么反应?这个变量,此刻成了电梯里三人共同关注的“未知数”。
不抬头…是出于羞怯吗?
这个符合常理的推测在韩苏木和牧影安脑中一闪而过。但缪式开那高度理性的思维却在快速排除这个感性选项。基于有限的“佴梓筠行为模式”数据样本,她在面对社交压力时更倾向于防御性回避或职业化伪装,而非单纯羞怯。他不是一个会轻易将现象归因于“个人魅力”的观察者,他需要更直接的反馈数据。
时间紧迫。虽然成功将“共餐”纳入了她的日常计划(变量A),但那个变量b——李竟思,很快就要结束国外的行程返回这座堡垒。缪式开需要在这段窗口期内,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管理员佴梓筠”的行为数据,并尝试推导出她对变量A(共餐)的真实响应函数。这需要一个明确的、可观测的表示,而非此刻这颗沉默的发顶所能提供的模糊信息。
“叮。”
三楼到了。电梯门滑开的瞬间,牧影安像是终于等到了逃离某个悬疑片尴尬场景的出口。他没有浪费一秒,在门缝仅容一人通过时便侧身闪了出去,动作迅捷得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但在完全脱离电梯空间前,他猛地回头,目光锐利如探针,精准地刺向缪式开,压低的声音带着舞台台词般的清晰度和质疑:
“今天那场‘及时雨’,你真是为了给她解围?”这才是他憋了一路的核心问题。他们心知肚明及时雨指科研成果热搜。
“嗯。”缪式开喉间溢出一个极轻的单音节,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像确认一个实验参数。
得到这个简洁到近乎敷衍的答案,牧影安眼中闪过一丝“剧情未达预期”的复杂神色,不再停留,身影迅速消失在走廊转角。电梯门再次缓缓闭合。
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两人。
韩苏木烦躁地用舌尖顶了顶腮帮,眉头紧锁,眼神里充满了直白的困惑和一丝未宣之于口的…不爽?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对缪式开说点什么,比如“你这要求也太突然了吧?”或者“她明显不愿意啊!”。
但最终,他只是重重地“啧”了一声,把到嘴边的话连同那股莫名的烦躁一起咽了回去,带着一身无处发泄的精力,大步流星地跨出了电梯。
电梯门最后一次合拢,将外界的纷扰彻底隔绝。镜面般的金属门壁上,只映出缪式开独自挺立的身影,和他那张毫无波澜的脸。他伸手,指尖平稳地按下了关门键。
对于牧影安的逃离和韩苏木欲言又止的憋闷,他没有流露出半分意外或探究的兴趣。这些都属于“非核心变量”的噪音干扰。
他的实验目标清晰,路径已设定(共餐观察)。
变量b(李竟思)的倒计时在无声推进。
而变量A(佴梓筠)的初始响应(沉默\/低头)虽模糊,但已被记录。
下一步,就是在预设的“共餐”场景中,收集更丰富的行为数据流。
电梯平稳上升,轿厢内一片死寂。缪式开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跳动的楼层数字,仿佛刚才那场暗流涌动的试探从未发生。
第二天,冰冷的电梯门映出的三个沉默倒影仿佛还在眼前浮动。缪式开在生物钟精准唤醒他的那一刻睁开眼,却罕见地感到一丝……不适?不是生理上的,更像是精密仪器在运行中捕捉到一组异常波动数据带来的微妙滞涩感。这种非理性反馈让他微微蹙眉。
恰在此时,手机震动起来。屏幕显示一个熟悉的名字——李竟思。
“恭喜。”电话接通,李竟思温和清越的声音传来,带着真诚的祝贺,“热搜看到了,突破性成果,实至名归。”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其实回国几天了,暂时还没回公寓。节目组那边……需要点单采素材,正好从酒店回程的路上拍掉。”
缪式开握着手机,镜片后的目光平静无波。
叶雷诩当初提出以他们五个人为“顶级素人范本”拍摄这档恋综时,他是明确反对的。公开生活?这意味着巨大的不可控变量和未来高昂的隐私维护成本,完全违背他的效率原则。但李竟思同意了——这个变量b的选择出乎他的预料。而项目启动又恰缺一个“样本”,基于某种观察实验的潜在价值评估,他才最终成为了“样本c”。
他对“佴梓筠”这个名字产生初始数据录入,正是源于李竟思。那次,李竟思在琴房调试他那台宝贝斯坦威时,这个名字像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突兀地出现在对话里。李竟思提及它时的表情很复杂——一种缪式开数据库里尚未完全解析的矛盾组合:并非单纯的排斥,也绝非认可,更像是在评估一件艺术品上无法修复的瑕疵所带来的惋惜与……警惕?当缪式开试图深究这名字背后的逻辑链条时,李竟思却像合上了琴盖,三缄其口,数据流戛然而止。
佴梓筠。
这个入职不足月就将星月湾搅上风口浪尖的“实验体x”,一个与变量d(韩苏木)和变量E(牧影安)都呈现出非标准互动模式的存在。
她和他们……也是旧有数据集的关联项吗?
“你知道新来的公寓管理员叫什么名字吗?”缪式开突然开口,声音平直,像在询问一个实验对照组的信息。时机精准,在对方提供完自身行程数据后。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极轻的、意味不明的低笑,像琴弓擦过松香不足的弦。“刚知道,”李竟思的声音依旧温和,听不出破绽,“之前……倒真没注意。”
没注意?
缪式开镜片后的目光没有丝毫波动,但思维核心已高速运转,将这个回答标记为“低可信度数据点”。基于李竟思之前提及这个名字时异常的数据波动,这个“没注意”的结论,概率上显着偏低。不过,他无意在此时耗费算力去质疑另一个独立样本的偏好或谎言——这属于非核心干扰项。
他的上班时间——这个他为自己设定的、规律运行的程序节点——快到了。数据收集需要高效。
“嗯。先这样。”缪式开简洁地终止通话,没有寒暄。
放下手机,他起身走向衣帽间。动作精准、高效,如同设定好的程序。整理仪容,抚平衬衫上每一道可能影响观测者判断的褶皱,调整领带至绝对对称的角度。镜子里映出一张毫无情绪起伏、理性至上的面孔。
电梯里那场关于“实验体x”初始响应的模糊记录(低头\/沉默),李竟思关于同一目标的低可信度反馈,以及即将在预设场景(共餐)中展开的新一轮数据采集计划……这些信息流在他精密的大脑中无声地整合、分类、存储。
新的一天,新的观测窗口即将开启。变量x(佴梓筠)的行为模式,是他当前优先级最高的解析目标。至于电话那端未尽的余音和其他样本的模糊表态,不过是背景噪音,被迅速过滤。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迈步走出房门,仿佛昨夜电梯内的暗流与清晨电话里的试探,都只是实验日志里一行待分析的代码。
喜欢管理公寓后我成了恋综最大BUG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管理公寓后我成了恋综最大BUG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