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卫家老仆用血在城门画下第三道暗记时,杜预正将密信塞进死鸽的嗉囊——西凉铁骑的弯刀已劈开追兵的喉骨,而司马昭捏碎的茶盏里,正映出庞德白马鬃毛上未干的魏血。
---
杜预怀着“大事将成”的兴奋,正秘密联络着他在邺城发展的下线。然而,一封来自“天眼”邺城最高负责人“玄字号”的紧急密信,如同一盆冰水,将他从头浇到脚,瞬间坠入冰窟!
信使是“玄字号”最信任的哑巴伙计,通过特定的手势和信物传达了信息: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卫家重要人物——一位自称是卫觊族叔,名叫卫申的老者。卫申声称,卫家蒙难时,他正在交州为家族采购珍珠,侥幸躲过一劫。闻听家族巨变,他秘密返回邺城,一直在暗中活动,试图保全部分族人,并愿意与季汉合作,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季汉能帮助卫家保留血脉。
杜预心中巨震!他立刻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那个“卫弘”……如果真有如此分量的卫家核心人物存在,为何“卫弘”从未提及?而且,卫申明确表示愿意合作的条件是“保全族人”,这与“卫弘”那慷慨激昂、只求复仇、不计后果的态度截然不同!
强烈的危机感让杜预汗毛倒竖。他立刻安排与卫申秘密会面,地点选在了一处连“玄字号”都极少使用的安全屋。
卫申是一位年约五旬、面容憔悴但眼神依旧锐利的老者,身上带着长途跋涉的风霜和失去亲人的悲恸。他对卫家内部事务、家族成员、甚至一些隐秘的生意往来都了如指掌,言谈间对司马氏的恨意刻骨铭心,但又透着一股为了家族存续不得不隐忍求存的无奈。
杜预直接抛出关键问题:“卫老,请问宗族子弟中,可有一位名叫卫弘的?”
卫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和疑惑:“卫弘?确有此人,乃老夫堂侄,性情刚烈……可惜,去年司马昭清洗卫家时,他便……他便已不屈被害了!此事乃其贴身老仆冒死传出,绝无虚假!”
轰!杜预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卫弘已死!那赌场密室里的“卫弘”是谁?!
他强压住翻腾的气血,又问:“卫老,您声称家族遇难时您在交州,又如何得知卫弘之事如此详尽?”
卫申悲声道:“老夫得知家族噩耗后,岂能坐视?虽知风险巨大,仍秘密潜回邺城,就是想看看有无机会救出几个子侄。老夫暗中联络了一些侥幸逃脱的旁支远亲和老仆,卫弘之死,便是从他们口中得知。那司马昭行事狠毒,为防止卫家死灰复燃,对稍有能力的子弟监控极严,老夫也是几经周折,才勉强摸清一些情况。”
伪造!引蛇出洞!这几个字如同惊雷,彻底劈醒了杜预!
他回想起与“崔亮”、“卫弘”会面的细节:“卫弘”对家族细节似乎了解,但总在一些更深层的情感、一些家族内部只有核心成员才知的隐秘上语焉不详或刻意回避;他们只谈复仇大业,却从未像卫申这样,将“保全族人”作为首要条件;还有那过于“顺利”的找到崔亮,那看似合理实则步步引导的“三日后共商大计”的提议……
杜预此刻全部明白过来了:陷阱!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司马昭!好狠的手段!他不仅利用崔亮,还找人假扮已死的卫弘,双重保险,就是要让我深信不疑!而我……我竟然上当了!还联系了那么多据点,暴露了那么多人!
一股冰冷的绝望和巨大的自责瞬间攫住了杜预。他知道,自己犯下了致命的错误,整个季汉在河北,尤其是在邺城的谍报网络,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然而,杜预毕竟是杜预!短暂的惊慌失措后,他强迫自己以惊人的速度冷静下来。此刻,任何情绪的宣泄都是奢侈,唯有冷静的思考和果断的行动,才有可能挽回一丝败局。
首先,必须立刻通知所有他联系过的据点负责人,取消三日后会面,并立即转移!但自己肯定已经被严密监视,如何传递消息?
其次,必须为这些据点的转移争取时间!司马昭既然布下此局,定然不会等到三日后,很可能已经根据他之前的行动,锁定了大部分目标,随时可能动手!
时间!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他的目光落在了面前的卫申身上。这位真正的卫家遗老,此刻是他唯一可能借助的外力,也是司马昭意料之外的变数。
“卫老,”杜预语气凝重,带着不容置疑的诚恳,“我们的会面,恐怕也已暴露。您现在回去联系族人,无异于自投罗网。如果您信得过杜预,信得过季汉,请将您所知的所有卫家幸存者藏匿地点和联络方式告诉我。我杜预以杜家先祖之名起誓,只要有一线可能,必竭尽全力,保全卫家血脉,送他们前往长安!”
卫申看着杜预那双因焦急和决绝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又想到司马昭对卫家的赶尽杀绝,以及自己在魏国境内如履薄冰的处境。他深知,眼前这个年轻人,或许是卫家最后的希望了。赌一把,或许还有生机;坐以待毙,只有灭亡。
他长叹一声,老泪纵横:“罢了!罢了!司马氏不仁,休怪老夫不义!杜公子,老夫信你!” 他不再犹豫,将几个极其隐秘的联络点和暗号悉数告知杜预,并沉声道:“老夫从决定联系你们的那一刻,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既然身份可能暴露,老夫愿以此残躯,再为你们做最后一件事——吸引司马昭的注意力,为你们的撤离,争取时间!”
杜预心中一震,涌起一股敬意与悲凉。他没有矫情,立刻将自己之前去过的、已经暴露的蜀汉据点位置告诉了卫申,并约定了一套极其简短的示警暗号。卫申需要做的,就是在一天后,开始在这些据点附近,以特定的、会引起“校事府”注意但又不会立刻被抓的方式活动,暗示危险,催促撤离。
这是用生命换取时间的悲壮之举!
送走决绝的卫申,杜预知道自己也必须行动起来。他不能坐等,必须主动制造混乱,迷惑司马昭,为“玄字号”和其他尚未暴露的据点转移创造更多机会。
他开始了近乎疯狂的“表演”。他不再刻意隐藏行踪,反而开始无差别地出现在邺城各个大型商铺、酒楼、茶肆,甚至是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隐秘角落。他时而与人低声交谈,时而留下一些模棱两可的标记,时而购买一些完全无关的物品。他就像一只受惊的兔子,在猎人的视野里胡乱冲撞,试图将水搅浑,让司马昭无法判断哪些是他真正的联络点,哪些只是他布下的疑阵。
司马昭坐镇“校事府”据点,听着手下源源不断报上来的监视报告,眉头越皱越紧。
“杜预去了东市绸缎庄……停留一刻,与掌柜交谈甚欢……”
“杜预进入西城赌场,半个时辰后离开……”
“杜预在城南废弃土地庙外留下标记……”
“发现一名形迹可疑的老者在杜预去过的皮货铺外徘徊,似在观察……”
最初,他以为杜预是在为三日后的“大会”做最后的准备。但渐渐地,他察觉到了不对劲。杜预的活动范围太广,接触的人员太杂,行为模式过于混乱和……刻意。
尤其是当关于“可疑老者”的报告越来越多,并且这些老者出现的地点,大多与之前监控到的蜀汉疑似据点重合时,司马昭猛地从座位上站起!
“不好!”他眼中寒光爆射,“杜预……他察觉了!他在混淆视听!那个老者……是卫家真正的余孽!他们在试图示警和撤离!”
司马昭内心大惊:好个杜预!反应竟如此之快!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收网,能抓多少是多少!否则一旦让他们大部撤离,前功尽弃!
司马昭的决断,快得惊人!
“传令!”他的声音冰冷如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第一队,立刻逮捕杜预!生死勿论!”
“第二队,全城搜捕那个出现的卫家老者,以及所有与其接触过的人!”
“第三队,联合城防军,按名单行动,将之前监控的所有蜀寇据点,全部拔掉!所有人犯,就地格杀,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行动!立刻!”
呜——!凄厉的号角声和尖锐的哨音瞬间划破了邺城夜晚的宁静!沉重的脚步声、甲胄碰撞声、呵斥声、撞门声……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响起!一场血腥的清洗,以雷霆万钧之势,骤然降临!
杜预刚刚从一个酒肆的后门闪出,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骚动和号角声。他的心猛地一沉——司马昭动手了!比他和卫申预计的还要快!
他立刻按照预先设定的紧急撤离路线,向城西的备用藏身点狂奔。身后,已经传来了追兵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喊声:“在那边!别让他跑了!”
箭矢从他耳边呼啸而过!他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敏捷的身手,在狭窄的巷道中穿梭,但追兵越来越多,包围圈正在迅速缩小。他甚至能看到“校事府”探子那狰狞的面孔和闪烁的刀光。
按照原定的撤退路线,杜预一路撤逃,总算是撤出了邺城,但此刻保护杜预的暗探也已经死伤殆尽,杜预还来不及悲伤,曹魏的暗探竟然又追了上来,
就在他以为在劫难逃,准备拼死一搏之时——
轰隆隆!轰隆隆!
地面传来了沉闷而有力的震动!那是大队骑兵奔驰的声音!而且是从……西面来的?邺城西面?那是魏国的腹地,怎么会有如此规模的骑兵?!
紧接着,如同神兵天降!一支黑色的洪流,如同撕裂夜幕的闪电,从郊外狂飙突入!战马嘶鸣,蹄声如雷,马上骑士皆着玄甲,背负强弓,手持雪亮弯刀,杀气冲天!为首一员老将,须发皆白,却威风凛凛,手持长刀,正是投降季汉的原西凉猛将——庞德!而他麾下的,正是以骁勇善战着称的西凉铁骑!
“西凉铁骑!是庞德将军!”杜预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庞德一马当先,看到被追得狼狈不堪的杜预,怒吼一声:“杜先生莫慌!庞德来也!儿郎们,随我杀散这些魏狗,接应杜先生!”
西凉铁骑如同虎入羊群,瞬间就将那些追捕杜预的“校事府”探子和普通魏兵冲得七零八落!弯刀挥舞,人头滚滚!装备和训练程度的绝对差距,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杜预趁此机会,被庞德的亲兵一把拉上马背。
“庞将军!您……您怎么会在这里?”杜预惊魂未定,又惊喜交加。
庞德一边指挥骑兵且战且退,一边洪声道:“是丞相!丞相神机妙算,知你此行风险极大,早已命我率一部精锐铁骑,秘密潜入魏境,在几条关键撤退路线上接应!若非接到‘玄字号’最后发出的紧急求援信号,我还真摸不准你的具体位置!”
杜预闻言,热泪瞬间涌上眼眶。丞相!竟然是丞相!他远在长安,却早已为自己这千里之外的行动,布下了最后的保命手段!这份知遇之恩,这份算无遗策的关怀,让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愧疚。
在庞德西凉铁骑的悍勇冲杀下,魏军的围堵被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杜预随着这支突如其来的援军,迅速逃到了邺城郊外,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司马昭站在城头,看着远处那股席卷而去的黑色洪流,以及地上留下的数十具魏军尸体,脸色铁青,手中的马鞭几乎要被捏断!
“西凉铁骑……庞德……诸葛亮!”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心中充满了挫败与愤怒。他万万没想到,诸葛亮为了一个杜预,竟然敢冒如此奇险,动用精锐骑兵深入魏国腹地接应!这份魄力,这份对下属的重视,让他感到一阵寒意。
虽然此次行动,成功拔除了蜀汉在邺城的多个重要据点,捕杀了大量暗探,包括那位勇敢的卫申老者,给予了季汉河北情报网沉重打击。但是,最主要的目标杜预跑了!而且,经过杜预最后那一番搅局,肯定还有部分据点得以提前警觉并撤离。更让他心烦的是,杜预竟然接触到了真正的卫家残余,并且很可能带走了部分卫家血脉!这无疑是留下了隐患。
杜预安全返回了季汉控制区。虽然此次行动损失惨重,崔家未能成功联络,还葬送了许多优秀的同袍和据点,但他带回了与真正卫家残余建立的联络渠道,以及卫家部分血脉得以保全的希望。这为未来在北伐时,争取河北世家大族的支持,埋下了一颗虽然微小却极其珍贵的火种。
经此一役,杜预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见识了斗争的残酷与复杂,心智愈发成熟坚韧。而司马昭,也再次领教了季汉方面为了达成战略目的,所展现出的惊人决心、缜密谋划和不惜代价的投入。
北方的暗战,暂时告一段落,但明面上的大战,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三次北伐的号角,即将在不久的将来,震响整个中原大地。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