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3年,4月,黄河汾阴-龙门段。
夜色深沉,河水奔流。诸葛亮亲率的五万西路主力,经过多日隐秘行军,终于抵达预定的强渡地点。岸边,无数舟船、羊皮筏子已准备就绪,士兵们屏息凝神,只等主帅一声令下,便要乘风破浪,直扑北岸,执行那直插并州腹地的奇袭计划。
诸葛亮与姜维、邓艾等立于一处高坡,眺望对岸。按照情报,此地应由并州刺史郭淮的偏师驻守,兵力不会超过一万,且警惕性不会太高。然而,对岸营火的数量,似乎远比预想中要多,而且分布极有章法,隐隐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丞相,情况似乎有异。”姜维剑眉微蹙,低声道,“对岸灯火,不似寻常戍守。”
邓艾也凝神观察:“确……确有古怪。营垒布局,深得……深得兵法之要,非……非寻常将领所为。”
诸葛亮心中也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下令暂缓渡河,派出更多水性好的斥候,趁夜潜渡,务必摸清对岸虚实。
黎明时分,斥候带回的消息,让所有人心头巨震!
对岸营垒中,飘扬的并非郭淮的将旗,而是一面巨大的“司马”帅旗!领军主将,赫然是原本应该远在数千里外辽东平叛的——司马师!其麾下,正是那五万本该北上的洛阳中军精锐!
“司马师?!他怎么会在这里?!”连一向沉稳的姜维都失声惊呼。
诸葛亮闻言,身体微微一晃,手中的几根用于占卜吉凶的筮草,无声地滑落,被湍急的河水瞬间卷走。他望着对岸那在晨光中逐渐清晰的、与司马懿有着七分相似的年轻将领身影,脸上先是愕然,随即化为一丝苦涩又带着几分钦佩的复杂笑容。
诸葛亮内心:靠!被这老狐狸给耍了!什么北上辽东,什么亲赴淮南,全是烟雾弹!他早就料到我会声东击西,北渡黄河!所以故意放出假消息,让司马师暗中潜伏于此,以逸待劳!好一招瞒天过海,将计就计!
“我们……被司马仲达骗了。”诸葛亮的声音平静,却带着沉重的分量,“他根本就没想让司马师去辽东苦寒之地。他真正的目标,一直是我,是并州这条他预料中的‘奇兵’之路。”
刹那间,所有的战略构想都被打乱了。奇袭并州已无可能。面对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的五万司马师精锐,强行渡河无异于自杀。
几乎与此同时,来自其他两路的消息也相继传来:
东路魏延回报:函谷关魏军守备异常顽强,且关后似乎有援军不断补充,佯攻牵制效果不佳,司隶魏军主力并未被大量吸引。
中路朱然、陆抗回报:虽成功自蒲坂津渡河,但在北上安邑、东进河内的过程中,遭遇魏军陈泰所部的顽强阻击!陈泰同样未去辽东,而是秘密部署在了河东-河内一线!
淮南陆逊紧急军报:淮南局势骤变!还没等他策应诸葛诞的反叛,钟会就以雷霆手段,迅速平息了叛乱,并已将诸葛诞和王凌斩杀,淮南局势已被钟会稳定,他亲自带兵,防守严密,无隙可乘,双方陷入对峙。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司马懿早已洞悉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并布下了一张大网。辽东毋丘俭或许是真叛乱,但司马懿显然将其视为次要问题,甚至可能借此为幌子,将真正的精锐暗中调往了西线,就等着诸葛亮自投罗网!
“司马懿本人……现在何处?”诸葛亮沉声问道。
很快,“天眼”拼凑起来的情报指向了一个方向——辽东!司马懿竟然以近七十高龄,亲自去了苦寒的辽东平叛!这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诸葛亮内心:好个司马懿!真是敢行险招!他赌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平定毋丘俭,赌我能被司马师和陈泰拖在西线!这份魄力和算计……
诸葛亮瞬间明白了司马懿的全盘谋划:以自身为饵,亲赴辽东,示敌以“弱”与“被牵制”,实则暗中将最精锐的部队和最能干的儿子、部将调往西线,布下陷阱。若诸葛亮按兵不动,他则快速平定辽东,稳固后方;若诸葛亮中计北伐,则正好落入其圈套!
如今,局面已然明朗。奇袭失败,战略主动权部分丧失。蜀汉三路大军,皆与严阵以待的魏军陷入对峙。
渡河奇袭的计划破产,诸葛亮当机立断,改变策略。
“传令:全军后退十里,择险要处,就地扎营,构筑防线!”诸葛亮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冷静,“魏延所部,停止强攻函谷关,依托潼关构筑营垒,转为守势,保存实力!朱然、陆抗所部,稳固蒲坂津北岸桥头堡,但不可冒进,与陈泰部对峙即可!”
他知道,此刻已不能指望迅速打开局面。当务之急,是稳住阵脚,避免被以逸待劳的魏军反击得手。
于是,在黄河两岸,出现了一副奇特的景象:原本准备进攻的蜀军,开始大规模挖掘壕沟,树立栅栏,修建箭楼,摆出了一副长期对峙的架势。而对岸的司马师,也并未趁蜀军立足未稳发动攻击,同样在加固营垒,深沟高垒。
一场预期的闪电奇袭战,瞬间变成了考验双方国力、耐力和指挥艺术的消耗战与心理战。
对面的司马师,在司马懿的熏陶下,用兵也极为沉稳。他严令各部坚守营垒,不得擅自出战。对于蜀军的骚扰,他以强弓硬弩还击,并同样加固工事,尤其是在面对蜀军霹雳营射程的区域,加筑了厚重的土墙和防炮棚。
双方统帅,一个老谋深算,一个少年老成,隔着一条滔滔黄河,展开了一场无声的较量。每一天,双方都在增修工事,调整部署,互相试探,寻找着对方的破绽。
司马师内心:诸葛亮果然名不虚传,仓促遇变,竟能如此快稳住阵脚,营垒布置无懈可击。父亲嘱托固守待机,确是老成之言。
诸葛亮内心:司马师此子,沉稳有余,不为其挑衅所动,颇有其父之风。看来,想速战速决是不可能了。
诸葛亮在黄河大营,每日都能收到来自各方的情报。已经知道了司马懿平定了辽东毋丘俭,此时应该已经在稳定局势了,他深知时间已经不在他这边了!司马懿这老家伙,也太能打了吧!照这个速度,恐怕不用两个月,他就能解决辽东回师!到时候……
他知道,一旦司马懿平定辽东,携胜归来,魏军士气大振,而自己这边却毫无进展,届时魏军很可能发动反攻,局势将急转直下。
对峙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黄河两岸的营垒越发坚固,如同两座巨大的城堡,隔河相望。小规模的摩擦和试探每天都在发生,但谁也无法打破僵局。
诸葛亮深知,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必须寻求变化,打破平衡。
而这个破局的战机在哪里呢?诸葛亮微微一笑,你司马懿能算的到我的战略目标,我诸葛亮又怎会输给你?
喜欢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