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村头晒谷场去的路铺着碎石子,踩上去“咯吱”响,路边的向日葵开得正盛,花盘朝着太阳,像一个个金黄的小罗盘。星芽从没想过向日葵籽能藏在花盘里,飞到花盘上啄了两下,被硬壳硌得甩了甩头,惹得小宇笑着把它接回肩膀:“等会儿修好了碾子,让张奶奶给你炒香的。”
晒谷场的角落立着那台石碾,碾盘比小宇的腰还高,青灰色的石面上裂了道细缝,像道没愈合的伤疤;碾磙子歪在一旁,边缘沾着干硬的豆壳,轴眼里积满了尘土,连带着架碾子的木架都歪了半边。张奶奶正蹲在碾盘旁,手里捧着把圆鼓鼓的黄豆,黄豆上沾着点霉斑,她叹了口气,指尖轻轻擦过霉斑:“这豆子再碾不碎,就真要废了,往年这时候,早该做两笼豆糕给娃们分了。”
看见小宇他们来,张奶奶赶紧站起来,把黄豆放进竹筐里:“可算盼着你们了!这碾子是去年下暴雨淋坏的,轴眼锈住了,碾盘又裂了缝,村里没人会修,只能搁在这儿落灰。”
“奶奶放心,咱们能修好!”灵汐的笔记本亮起来,金色文字绕着石碾转了圈,把裂缝和锈住的轴眼标得清清楚楚。玄夜先走到碾盘旁,指尖的微光落在裂缝上,像细细的银线,顺着裂缝慢慢织过去——微光渗入石头里,原本发暗的石面渐渐亮了些,那道细缝竟一点点合了起来,最后只剩道浅浅的印子,不仔细看都瞧不见。
风澈站在木架旁,双手轻轻一扬,几缕清风裹着尘土往上飘,把轴眼里的灰全吹了出来;又有股柔风绕着碾磙子转,像双无形的手,把碾磙子扶回碾盘上,刚好卡在轴眼正中间。“轴眼还得润润,不然转不动。”他朝着小宇眨眨眼,小宇立刻摸出兜里的猪油,抠了一小块递给冰汐。
冰汐把猪油抹在轴眼里,又让藤蔓顺着木架缠上去,嫩藤像细木楔子,把歪掉的木架顶得笔直,还在木架和地面接触的地方绕了两圈,牢牢固定住:“这样木架就不会晃了,碾磙子转起来也稳。”
小宇蹲在碾磙子旁,指尖的熔焰比上次修轱辘时更温和,轻轻扫过轴眼周围的锈迹——锈迹遇着温焰,慢慢化成了细粉,被风澈的清风扫走;他又用熔焰把碾磙子的边缘烤了烤,把沾着的干豆壳烤脆,一擦就掉,露出底下光滑的石面。
星芽没闲着,看见张奶奶竹筐旁掉了颗黄豆,赶紧飞过去叼起来,想递给小宇,结果飞一半没叼稳,黄豆滚到了碾盘上。它扑棱着翅膀追过去,刚落在碾盘上,玄夜刚好推着碾磙子试了试——碾磙子“咕噜”转了半圈,星芽吓得赶紧飞起来,翅膀带起的风把黄豆吹到了张奶奶手里,逗得大家都笑了。
“来试试碾豆子!”张奶奶抓了把黄豆,均匀地撒在碾盘上。小宇和玄夜一起推着碾杆,碾磙子顺着碾盘转起来,“咕噜咕噜”的声音在晒谷场里响着,比老井轱辘的声儿还沉。黄豆在石碾下慢慢碎开,先是裂成两半,再转两圈,就变成了细细的豆粉,混着点淡黄色的豆油,顺着碾盘的纹路往下流,落在底下的竹筛里。
没一会儿,竹筛里就积了小半筛豆粉,风一吹,甜甜的豆香飘得老远,连路边的蝴蝶都往这边飞。张奶奶抓了点豆粉放在手心,凑到鼻尖闻了闻,眼睛笑成了月牙:“就是这个味儿!晚上我就蒸豆糕,你们都来家里吃!”
星芽闻着豆香,飞到竹筛旁,想啄点豆粉,被张奶奶轻轻挡住:“刚碾的还没晒,等炒香了再给你吃。”它只好歪着脑袋,蹲在竹筐上,盯着碾盘上转动的碾磙子,小眼睛里满是期待。
就在这时,灵汐的笔记本突然闪了闪,金色文字映在豆粉上:“村西头的老磨坊漏雨了,磨盘被雨水泡得发涨,李爷爷家的麦子还等着磨成面做馒头呢。”
小宇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竹筛里的豆粉,又闻了闻空气中的豆香:“磨盘也得修!修好磨坊,李爷爷能做馒头,咱们还能帮张奶奶把豆粉和面粉混在一起,做更软的豆糕!”
张奶奶笑着把竹筛里的豆粉收起来:“好啊!我先把豆粉晒着,你们修完磨坊回来,咱们就动工!”星芽像是听懂了,叼起竹筐边的一根干草,飞到小宇前面,像是在带路——阳光落在石碾上,碾盘还留着淡淡的温意,豆香跟着风飘向村巷深处,连空气都变得甜丝丝的。
喜欢记忆焚天:我在玄洲修bug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记忆焚天:我在玄洲修bug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