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把《市场调研核心发现》简报放在主控台最上方。纸页边缘已经压出折痕,他没再翻看,直接打开内线通讯系统。
“张涛,研发组现在会议室等你。”
声音传出去不到两分钟,张涛推门进来。手里夹着平板,屏幕还亮着原型设计图。林娜跟在后面,抱着一叠打印资料。孙明从财务区起身时看了眼时间,九点零七分。他顺手带上终端锁屏,快步走来。
王志远已经在会议室角落坐下。桌上摆着三份不同颜色的标签文件,分别标着“运行”“能耗”“维护”。陆轩站在投影前,手指划过白板上的三条主线。
“运维简便、能耗可视、升级模块化。”他说,“不是目标,是底线。”
没人接话。张涛把平板立在桌边,调出第一版系统架构图。画面里,控制面板被简化到只剩五个按钮,但数据流标注密密麻麻。
“我们按最低操作门槛做的界面。”张涛说,“可一旦隐藏高级参数,故障预警就只能显示‘异常’,没法定位问题。”
王志远抬头:“试过弹窗提示?”
“加了。”张涛点开模拟页面,“但用户得先允许权限,再手动开启诊断模式。中小厂工人不会这么操作。”
陆轩盯着图看了十秒。“拆开做。”
所有人目光集中过来。
“先保基础运行稳定。”他说,“所有功能分阶段上线。第一阶段只做实时能耗显示和故障预判,操作步骤不超过三步。”
林娜记下要点。孙明问:“那模块化升级呢?”
“暂缓。”陆轩说,“先把能落地的部分做出来。”
会议结束,研发组立刻转入测试准备。陆轩回到指挥台,调出项目进度表。原定四十五天完成原型机,现在只剩三十七天。
第二天下午三点,首版集成测试开始。王志远负责监控系统响应。屏幕上,设备启动后十分钟,能耗曲线突然中断。三秒后恢复,数值跳升百分之二十。
“数据丢失。”他说,“接口缓冲区溢出。”
张涛检查日志。“可视化模块占用资源太高,主控程序被迫降频。”
他们换了三种方案。降低刷新率,画面延迟严重;压缩数据包,精度下降;独立供电给显示端,成本超预算。
晚上八点,第二次测试失败。故障原因相同。
陆轩调阅全部测试记录。问题集中在通信协议上。现有架构用的是通用工业标准,带宽不足以支撑实时数据流与控制指令同步传输。
“内部改不了。”王志远说,“除非换底层协议。”
“有替代方案吗?”
“两种。”他列出,“一种是某德企私有协议,兼容性好,但要授权费。另一种是高校实验室的开源框架,免费,但没经过产线验证。”
陆轩沉默片刻。“整理技术难点文档。包括协议冲突、资源分配瓶颈、热插拔风险。”
张涛明白意思。“你要找外部合作?”
“对。”
“可市面上……”
“不找企业。”陆轩打断,“找人。写过相关论文的。”
张涛没再说话,开始汇总材料。孙明被叫进指挥室时,陆轩正在看一份预算明细。
“目前现金流能撑三个月正常运转。”孙明说,“如果要支付外部合作费用,得压缩其他支出。”
“研发优先。”陆轩说,“列出可延后项目。”
孙明快速翻动表格。“市场推广可以推迟,行政开支能砍百分之二十。但如果要签长期技术支持,还得预留后续资金。”
“先定上限。”陆轩说,“不超过总预算百分之十五。”
孙明点头,开始调整模型。
林娜负责归档所有研发文档。她把每一轮测试报告按时间排序,加上问题标签。当她上传最后一份日志时,系统提示:文件夹“产品开发_阶段一”已加密锁定。
第三天上午十一点,张涛提交了对外合作技术说明文档。共三十二页,涵盖当前架构、已尝试方案、核心瓶颈、期望支持方向。附件包含测试视频截图和原始数据样本。
陆轩看过后,发到加密邮箱。收件人两名教授,都是近三年发表过工业通信协议优化论文的作者。
下午四点,其中一位回复。邮件很短:
“问题有研究价值。愿意面谈。本周五下午可安排线上会议。”
陆轩回信确认时间。挂断系统后,他对张涛说:“准备视频会议。测试环境搭一套远程演示用的。”
张涛应声离开。陆轩转头看向大屏。技术节点清单上,“通信协议兼容性”一项仍标红闪烁。
孙明送来预算预案。合作费用预估在可控范围内,前提是不追加硬件投入。他在备注栏写了:若需定制芯片或专用模组,成本将大幅上升。
林娜更新了项目档案。新增分类“外部协作”,权限设为仅限核心成员访问。她把教授回函打印一份,放进待办文件夹。
王志远留下一张便条,贴在测试机外壳上。上面写着三条建议:
1. 尝试分时复用通信通道;
2. 在固件层增加缓存队列;
3. 限制非关键数据上传频率。
他没签字,也没写日期,只是把笔盖重新拧紧,放回桌面。
晚上七点二十三分,指挥室灯光调至夜间模式。陆轩仍在看技术清单。红色标记未减少。他拿起新收到的回函,来自另一所理工大学。对方表示有兴趣,但需要提供真实工况数据用于建模分析。
他按下通讯键。“林娜,明天早上把城西机械厂和食品加工厂的运行日志整理出来。脱敏处理,保留故障时段完整记录。”
“明白。”
“另外,通知张涛,视频会议提前到周五上午十点。我要参会。”
通话结束。陆轩把回函插入文件夹。封面写着:技术协作洽谈资料。
张涛在隔壁调试视频系统。摄像头角度反复调整,直到画面能清晰显示沙盘和主屏。他测试音频输入,念了一段测试文本,确认无延迟。
孙明最后检查了一遍预算表。合作费用栏填入初步估算值,旁边标注:以实际签约为准。
林娜关闭归档系统。所有研发记录已完成同步备份。她看了眼时间,准备下班。
陆轩站起身,走到大屏前。红色标记还在闪。他没有关掉提示,也没有做任何标记。
指挥室的灯一半熄灭。剩下的一半照着屏幕,映出几行未读消息。
《一脚踹出黑道传奇》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一脚踹出黑道传奇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一脚踹出黑道传奇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