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规则数据,如同永不枯竭的星河,透过混沌之树那隐秘的链接,持续不断地汇入方舟的核心数据库。沈流石端坐于主控位,他的意识仿佛分成了两半,一半维持着对方舟及外界的常规警戒,另一半则彻底沉浸在对“逻辑神狱”内部传回信息的深度解析之中。
“烬尘之眼”与混沌之树协同运作,将那些碎片化的、基于规则感知的信息,重构、翻译成一幅幅可以理解的结构图、能量流谱和协议分析报告。这并非简单的窥视,而是一场系统性的“审计”,沈流石正以他质保工程师的独特视角,审视着这座宇宙终极监狱的“质量管理体系”。
“能量分配网络,”沈流石调出一幅由无数光丝交织成的三维网络图,手指点在几个关键的节点上,“存在明显的冗余设计和负载均衡机制。看这里,第七区和第九区的能源枢纽存在交叉备份,但在常规运行下,第九区枢纽的负载率长期低于百分之四十。这是为了保证在某个区域出现‘高能耗囚犯’或内部研究消耗激增时,系统能迅速调剂,维持整体稳定。一个高效但略显保守的设计。”
洛兰看着那复杂的网络,若有所思:“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在多个区域同时制造足够大的能量扰动,就有可能使这个平衡系统短暂过载,甚至引发局部瘫痪?”
“理论上是这样。”沈流石标记了几个潜在的、负载较高的节点,“但需要精确的时机和足够强度的‘扰动源’。单纯依靠我们投入的那些样本,能量级别远远不够。”
他又调出了“规则禁锢壁垒”的分析数据。无数透明的囚笼壁垒,其结构被层层解析。
“壁垒的核心是‘信息归一’协议,强制将内部囚犯的规则波动压制、扭曲,使其符合神狱定义的‘静默标准’。”沈流石的指尖划过一串串流动的数据,“但它并非绝对完美。看这些数据反馈,壁垒对持续、低频的规则渗透抵抗性极强,但对于短时、高频、且不断变换模式的规则冲击,其自适应调整会出现微小的延迟。尤其是当多个囚笼的规则波动因外部刺激而产生某种程度的‘共鸣’时,壁垒维持系统需要消耗更多的算力进行分别压制。”
焚塔的烬火微微闪烁:“就像同时按住多个不安分的弹簧,总有力矩分配不均的时刻。”
“没错。”沈流石点头,“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系统性疲劳’弱点。不过,触发这种‘共鸣’需要引导,目前收容区的囚犯们处于被完全隔离和压制状态,自发产生有效共鸣的可能性极低。”
他的审计继续深入。巡逻单位的路线算法、内部通讯协议的加密方式、废物(被彻底净化的规则残骸)处理流程、甚至是不同区域之间的规则屏障等级差异……所有这些构成神狱日常运行的细节,都被他一一记录下来,分析着其背后的逻辑、效率以及……潜在的“瑕疵”。
那些被投入的“特制样本”,在其中扮演了微不足道却又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不仅是信息的收集者,本身也成为了审计的“测试用例”。
沈流石观察到,神狱的自动化研究系统,对样本施加的环境压力测试,遵循着一种极其刻板的模式。它似乎拥有一套庞大的、预设的“规则环境模型库”,依次套用在样本上,观察反应,记录数据。但对于样本表现出的一些超出模型库定义的、极其细微的、融合了多种规则特质的变异,系统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犹豫”——它会进行更长时间的扫描和分析,有时甚至会暂时中止测试,调用更高级别的解析协议。
“它的学习能力,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库和预设逻辑之上,但缺乏真正的‘创造性’和‘直觉’。”沈流石得出结论,“面对全新的、未曾录入数据库的规则现象,它的反应会变慢,处理流程会变得复杂。这或许是在绝对秩序下,不可避免的僵化。”
审计过程中,并非没有风险。
其中一个样本,在承受某种模拟“规则毒素”环境测试时,其内部预设的一个变异“种子”被意外强烈激发,导致样本规则结构开始向一种极具攻击性的、试图分解并吸收环境规则能量的方向演化,甚至短暂地干扰了囚笼壁垒的稳定。
瞬间,该区域的警报级别提升了!更强的禁锢力场瞬间叠加,数台形态不明、但散发着强大规则湮灭气息的“内部净化单元”被部署到囚笼附近,冰冷的扫描光束锁定了那躁动的样本。
沈流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旦样本被判定为“高风险”,立刻就会被彻底净化,甚至可能追溯到其来源,暴露方舟的存在。
就在他几乎要切断与该样本连接,准备启动应急撤离程序时,神狱系统的反应却出现了转折。
净化单元并未立刻开火。它们似乎接收到了研究系统的指令,转而开始记录样本在这种“应激失控”状态下的所有规则变化数据!系统将这视为了一次罕见的、观察“规则生命”攻击性演化路径的“宝贵机会”!
足足持续了数分钟,收集了海量数据后,净化单元才在样本即将对囚笼壁垒造成实质性损伤前,精准地释放了一道高度凝聚的规则湮灭光束,将其彻底气化。
危机解除。警报降级。
方舟内,三人松了口气。
“它……它甚至在利用意外。”洛兰语气复杂。
“是的。”沈流石眼神深邃,“它将一切都视为可分析的数据。风险,在它看来,只是另一种需要被理解和控制的‘变量’。这很符合逻辑,但也暴露了它的另一个特点:对‘知识’的贪婪,有时会压倒对‘安全’的绝对优先。”
这次意外,虽然损失了一个样本,但却让沈流石窥见到了神狱系统在应对“意外”时的决策逻辑和底线。这同样是极其宝贵的审计信息。
时间在无声的观测与审计中流逝。沈流石的数据库越来越充实,一幅关于“逻辑神狱”内部运作的、越来越清晰的图景正在形成。他知道,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流程分析和弱点评估,将是未来在那铜墙铁壁内部掀起风暴的关键。
他就像是一个潜入巨型企业内部的审计员,不带走一砖一瓦,却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资源分配、潜在风险乃至企业文化,都摸得一清二楚。
而现在,审计报告,还在持续撰写中。
沈流石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源源不断涌入的数据流,轻声自语:
“系统运行稳定,流程规范,防御严密。但是,过于依赖预设逻辑,缺乏应对真正‘未知’的弹性……综合评分,看来还达不到‘优秀’。”
“需要……一次压力测试,来验证这份审计报告的准确性。”
喜欢不合格的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不合格的修仙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