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陵县城出来一路往南,地势开始变得缓缓起伏,不像北边那样连着大片稻田。春天的风吹在脸上,带着芜湖江段那种特有的湿气,轻轻贴着皮肤,让人觉得既清爽又有点黏。
路越走越熟悉,是典型的江南丘陵与河网交错的地貌。道路两侧不时出现池塘,水面被春芽映得微绿,偶尔有白鹭在岸边停着,像一笔落在自然画里的留白。
再往前,就是繁昌的界牌。
牌子边立着一排整齐的桂花树,枝叶还没有完全抽开,但靠近时已经能闻见淡淡的清香。春天的繁昌,总带着一点这样的味道,不浓不艳,像是生活里那种悄无声息却让人舒服的小东西。
我背着包走进小镇边的街区时,正是上午十点多。阳光落在街道上,把地面照得亮晶晶的。街边有修车铺、早餐店、小超市,还有几个摆着水果的摊贩。一个老太太正拿着塑料喷水壶往草莓上喷水,让它们看上去更鲜亮一些。
“要不要来一盒?我们这草莓甜得很。”
老太太招呼我。
我买了一盒,边走边吃,汁水在嘴里炸开,确实甜。
繁昌城区不大,但干净,节奏慢得让人能听见街口电动车经过时轻微的电流声。道路两侧的房子大多是新盖的四五层,底下是商铺,上头是住户。再往里面走,就是更老的社区,灰墙、旧窗台、晒在阳台上的衣服,一切都带着一种朴实的生活味。
我走到老城区那条有名的桂花街。街不宽,两侧全是老房子,门檐矮,石板路被脚步磨得发亮。几户人家门口摆着自家做的糕点,有桂花糕、赤豆糕,也有刚出锅的小糯米团。
其中一户店里飘着蒸汽,一个中年男人赤着胳膊正在往笼屉里装糕。他看我在门口停着,抬头笑道:
“走累了?进来喝碗热茶,桂花的。”
我本想拒绝,但屋里飘出来的桂花甜香太诱人,忍不住走进去坐下。
男人倒了杯茶,茶色清亮,杯壁上还贴着几片细碎的桂花。他说他祖祖辈辈都在这条街做糕点,现在儿子年轻,不想做这行,他也不勉强,就自己守着老店。
“现在来我们这儿的人,比以前多,但是也没多到哪里去。”
男人擦擦手,说话不急不慢,“你们这些一路走来的外地人,倒是更能坐下来慢慢喝杯茶。”
我笑笑,说自己确实是一路走一路停。
喝完茶,我继续往南走,走向繁昌更靠近江边的地方。
繁昌靠长江不远,越往南,水气越重。道路旁边出现大面积的圩田,沟渠、河汊像蜘蛛网一样铺开。水边长满了嫩草,还有刚刚探出来的芦苇芽,随着风轻轻晃着。
远处能看见几个农民在田埂边干活,插秧的季节还没彻底开始,但水田已经蓄好水,水面倒着蓝天。村口有三只鸭子在田里扑腾,拍着水面,把阳光拍得跳动起来。
到了中午,我在镇上一个小饭店吃饭。饭店不大,四张桌子,老板娘正忙着切鱼。她推荐我吃本地河鱼烧豆腐,说江边现在的鱼肥得很。
饭菜简单,却特别符合我一路走下来的胃口。鱼肉紧实,豆腐嫩,汤里带着一点淡淡的辣味。吃到一半,外头有几个工人模样的人走进来,点菜声音爽朗,整间小店一下子热闹起来。
老板娘问我往哪儿走,我说往南,继续往南。
她愣了下:“往南就要走到江边去了,再过去就是湾沚方向了。”
我点点头。
饭后,我继续往南。繁昌城区渐渐被甩在身后,前方出现大片河道与湿地。江滩远远铺开,风带着水汽往岸上吹。河边停着几艘渔船,一个老人正修补渔网。渔网被修得整整齐齐,像是他多年来的手艺积累出的沉稳。
“你这年轻人,看着像一路走过来的。”
老人抬头看我。
我笑了:“是的,一直往南走。”
老人点头,继续补网,仿佛这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把眼前的一张网补好。
我沿着江边的小路走了一段。春天的江风不冷,但带着一股力量,吹得人心里敞亮。远处江面上有货船缓缓开过,压着江水泛出一层白色波纹。
走到一个高处的时候,我停下来往远处看。
繁昌北边是村镇、老街、糕点香;南边,是江水、湿地、连向更远处的道路。
这里是一个过渡,一座小县城在南缘,像一道安稳的门槛,把生活的浓淡都摆在你面前。
我站在风里,感觉脚下那条路继续往南延伸,不急不缓地邀请人继续走下去。
太阳在西边一点点落下,把大片的湿地照得亮金金的。鸟群从芦苇上飞起来,掠过水面,飞向南边的天空。
我背起包,继续往南。
繁昌被我甩在身后,但它给人的那种安稳,让人心里悬着的东西慢慢落回原处。
这一段路,像是生活里一个轻轻的停顿,让人呼吸下来,再继续往前走。
《毕业后打工日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毕业后打工日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