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南明蓠惑

首页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郭嘉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调教大宋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假面娇妻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修仙归来在校园姬唐修罗武帝战国万人敌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南明蓠惑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全文阅读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txt下载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章 改良的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说明一下,在大明朝的时候应该是没有村长这一称呼,最低级别的机构就是县了,县以下采用乡老治政,就是一旦遇到纠纷和差役就推举有名望威信的老者来处理,有的家族势力大的地方会由族长管理地方。

明代是保甲制度的,村长应该叫做里长。简单说就是以这个村落最大家族,那个家族最为年长或是最有学问的人担任村长,可以是退休,辞官的前任官员,也可以是老年举人,秀才等。

“你这老农,岂敢这般辱骂朝廷命官?不要命了?”

李上感觉自己要死了,这高淳县离老朱家的南京城可不算太远,离那老朱家的老家凤阳也不过数日的路,正因为如此,老朱才能有事没事到这周边转转。

唐家铺的这个老农居然这般大胆,在外乡人面前辱骂朝廷命官,若是被人告发上去,免不得一阵苦。

老农嘴角一动,露出几分不屑,踢了一脚那小子:

“赶紧滚,不帮忙别在这里碍眼,有这闲功夫不如去试试能不能拜仨伢子为师,万一被看上了呢?”

那十二三岁小子听到这话,原本脸上的苦瓜瞬间消失不见,应了一声“好咯!”就跑没影了。

朱十六一阵目瞪口呆,这才多长时间,老农第三次提到这个“仨伢子”了,“伢子”这样的称呼多是在潇湘一带,三国时期的长沙郡,荆州再往南一些,也就是后世的湖南湖北一带,又被称之为荆楚。

“未请教....”

斜睨了李上一眼,老农明显对这个看上去人模狗样的男人不爽,看不上农民?你有种不要吃农民种的粮食。倒是那个为首的朱十六,与老农有些亲近。

“我们家老爷在朝中为官,也是....读书人....”

罗四一阵白眼,你家老爷都没有露出自豪的表情,你自豪个嘚。朱十六同样是一阵白眼,他自己在学识这方面有几斤几两他自己不晓得?

“原来是官老爷,老头子休息够了,今天还有半亩地的种要下地,慢走不送。”

罗四扭头就往田地中走去,朱十六瞪了李上一眼。

“你再开口,就给咱滚回去。”

之后朱十六也不管地里的泥,直接跟了上去,罗四倒是一脸的惊讶,这位官老爷倒是不嫌弃他们这些泥腿子。

“老哥,你别跟咱这破管家一般见识,咱也是农民出生,在地里摸爬打滚了半辈子,跟我说说这粮种呗,我看它跟我所知的稻米、稷米都有些许不同,不知道产量如何?”

水稻其实原产自中国,在北宋的时候引进了更加耐旱的占城稻。比起更早的稻种,占城稻穗子长,不挑地。1011年,宋真宗将其推广到全国,使之成为主粮之一。

至于土豆、玉米,于明朝中期引入,1593年,明朝福建人士陈正龙,冒死从东南亚一带引入红薯,活人无数。

“看先生您也不是那些迂腐的家伙,我就跟你说道说道。”

罗四这时从怀里弄了根奇怪的东西出来,薄黄细纸卷,递了一根给老朱。

“有火折子没?帮忙点上。”

老朱脸色变幻,回头向那马车招了招手,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人从马车上一跃而下,拿了个火折子过来。

“吸——呼——”

罗四看这华服少年气质不凡,应该是这位朱老爷的儿子,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明明身着华服,居然也不惧这泥路弄脏衣服。

“好东西,比那旱烟、水烟有劲多了。”

老朱学着罗四的样子抽了一口后,立即发现这东西的好处,当真是方便省事。

小朱同学也想学上一口,被老朱一眼瞪了回去。

“我这是改良过的占城稻种,在我看来,比黄金还要金贵一些呢。”

罗四这么一开口,老朱直接愣住了,那秧苗刚才他确实是发现了,比他所知的秧苗要粗壮上不少,而且这水田里的水也没有他所知的深。

要知道现在刚到阴历三月初,哪怕这里属于南方,田里的水也是冰凉甚至还有些寒冷,这时节可没有后世说的“单季稻”,能够有早稻晚稻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也就是说,这是新品种?

“亩产几何?可有三百斤?”

这才是老朱最关心的事情,开局一个碗出身的老朱,比那些个读书人更加知道粮食产量对于民生的重要性。

“去年种了两季,咱们这里最多只能两季,亩产有五百多斤吧?如果是良田可以到六百多斤吧?”

“多少?”

老朱吓了一跳,一旁的小朱也是一脸的不信。路旁的李上张了张嘴,正准备表示不信来着,想了想还是不要刷存在感了。

“我刚才都说了,这秧苗是仨伢子改良过的粮种育出来的,自然比一般的稻米要强上一些。”

看到罗四的反应,老朱一阵沉默,看着是一亩增加了一两百来斤,但全国各地有那么多的地,如果推广开来,哪怕靠北一些的地方只种一季,那也有希望让整个大明不再有饿死之人!

“这粮种,可以卖一些给我们吗?”

小朱同学看到自家老爹的反应,瞬间想的是买回去,然后通过朝廷的手段去推广,这样一来绝对是天大的名声与功绩。

“不不不,仨伢子说了,这第一代的优良种子还不行呢,加上数量还不多,刚够咱们村里种,哪有向外卖的。”

还不行?这还不行?老朱要骂人了,同时也反应过来,眼前这罗四只有秧苗,想要粮种,还得去找那个“仨伢子”。

“请问老哥,你说的仨伢子,住哪里呢?我这就去拜访一下,看这位仨伢子还有没有余下的粮种。”

这样的高产粮种,在老朱看来是必须要上交给朝廷的,如果那仨伢子识趣,给个合理的奖赏也就是了。

如果不识趣,咱老朱的大刀不介意砍上一刀,对方有贡献归贡献,但若是要当奸商漫天要价,老朱一定会杀人。

小朱同学自然是看出了老朱的心思,很果断的掏出一个银锭子递给了罗四。

“你们这是做么子?这钱老头我不能收,仨伢子就住在村那头的一座小山坡上,独门独院,很好找的,不过人却很难见到....这伢子也是可怜的娃....”

“很难见到?他平时不在家还是?”

“那倒不是,前两年仨伢子独身一人逃难过来时,老头子还远远看见过他一眼,之后他便再没有跟村里的人见过面。”

“这倒是奇了,此人莫不是长得奇丑无比?”

小朱的话引起了老朱的共鸣,这倒是个怪人,不过看在他弄出优良的粮种之上,老朱表示丑点就丑点,可以理解。

“瞎说什么呢,唐公子外貌不说英武不凡,但也算是英俊了。他不跟我们见面的原因,说是社恐什么来着,他自己亲口对外面讲的。”

得,一听老朱要去找“仨伢子”,罗四立即改口称其为“唐公子”了,倒是个机灵的。

“哦?社恐?这词倒是有意思。”

老朱也算是理解大师,很快就明白这词的意思。

“平时村里的人去求唐公子帮忙,唐公子都是隔着门跟咱们交代的,有幸进了人家院子,唐公子也都是躲在屋子里,反正是不跟大家见面。”

这人,老朱该怎么说呢,难道这位唐公子对生人过敏不成?

“老哥,你说我拿黄金去买这个唐公子的粮种,难道他还不肯见个面?”

罗四沉吟片刻,道:“倒是个好主意,不过我怕这唐公子不会收你的金子,他连里长的面子都不给,还会在乎你这点金子?”

这唐家铺的里长应该是这唐家村的原村民,唐姓在中原和江淅一带算是大姓,后有“江西填湖南”一说,湖南一带唐姓就多了起来,真要追溯起来得到西周时期,扯得远了。

喜欢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火影之从心开始花都兵王赵东苏菲免费机甲屠魔录仙寥游戏旅途误入狼室:老公手下留情!猫灵御世:我的御兽皆灵猫神道帝尊校花狂少邪神旌旗织明西方幻想:众神之下1627崛起南海郭嘉重生后,我宠上冷戾大佬秦风杨如雪女富婆的第一神医免费阅读全文斗魄星辰穿越:开局成为乞丐,觉醒系统云顶之开局转职赏金
经典收藏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武牧江湖元亨利贞吉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秦时实践家了不起的战略系统穿越我是胡亥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造反:我带领亿亿大军逼皇帝退位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无双庶子空降贞观兵锋无双回到大明做藩王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新唐厨洪武大案之借纸案
最近更新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乾元盛世系统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一世豪权,一世月明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逍遥王传说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谁主噬心乱世猛卒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南明蓠惑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txt下载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最新章节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