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穿越大康王朝先婚厚爱我的餐馆通古代神魂至尊隋唐之激情神枪北宋穿越指南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斗魄星辰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6章 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调整(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关于西南地区民族政策的调整一事,在大明朝廷内部早已形成了统一意见,并且也已开始按部就班地推行落实。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实际所取得的成效却差强人意。追根溯源,问题的症结所在其实正是那些士大夫们过度膨胀的自尊心从中作梗。倘若他们无法摒弃那种自视甚高、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心态,自然也就不可能弯下腰来,深入地去探究那些宣慰司、宣抚司的普通民众内心深处的真实诉求与渴望。

要知道,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哪个地域,贪官污吏总是如同野草一般难以根除。而这恰恰也是朱由校下定决心要铲除的一颗巨大毒瘤。并且,他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自己尚存人世一天,反腐败的行动便绝不会有丝毫停歇。到万不得已之时,甚至不得不搬出太祖皇帝遗留下来的祖训,以此作为利器来惩治这群贪赃枉法之徒。

只有将少数民族的百姓视为本国臣民,打掉那些贪官污吏,还朝野一个清正廉明的环境,相信,民族大融合并非要等到满清或者后世才能完成。

对待蒙古方面亦是如此。

长期以来,大明王朝一直都是采取一种利用的策略来应对来自蒙古的威胁。时而借助蒙古人的左手去攻击其右手,时而又反其道而行之,但始终未能制定出一套详尽完备且行之有效的纲领,用以从根本上消除蒙古所带来的种种隐患与危机。

针对这种情况,朱由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认真总结归纳出了此前在处理相关事务时存在的几处不足之处。

首先便是要进一步扩大双方之间的互市规模,同时削减给予蒙古的白银“岁赐”数量,转而更多地采用茶叶、美酒以及丝绸等物品来取而代之。

其次,针对性的交易铁制品;盟友关系,可以马换刀、剑等铁制品;友好关系,可以马换锅、锄头;一般关系或敌对关系,禁止交易铁制品。

不管关系如何,火枪、大炮是禁售品。当然,善于骑射的蒙古人估计也看不上这些热兵器,所以正好遂了他们的心愿。

最后,皇帝、亲王带头迎娶蒙古公主;以此来彰显蒙汉一家亲。只要这位公主诞下子嗣,那么未来这位王子在汉蒙两族的地位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同时也是两族能否融合的关键。

而最后一点在朱由校看来,才是能否实现民族大融合最为核心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女真人不能独美于当前。

根据不完全统计,大明至少有四分之一存世的世袭勋贵是蒙人血统,这也是活招牌,也是他可以运用的一点。

大臣们都沉默了,今天朱由校好好的给他们上了一堂民族课。

民族融合,不光只有眼前的一些好处,在朱由校眼中,真正的万国来朝是什么?那是全世界所有民族他都是明朝人,只有这样,才能算真正的万国来朝。

只有将他们真正的视为本国国民,那么你才能从心理上征服人家,否则,仅仅只是肉体的征服,迟早有一天会反复。

真正的大国,就应该有海纳百川的心态。

......

今日的上书房,异常的安静,气氛也是相当的压抑。对于朱由校想要迎娶蒙古人为妃之事,大臣们都有些举棋不定。

好处自然不少,君不见如今的京军中就有数千蒙古骑兵,这些人都已经彻底的融入了大汉民族。坏处则是,又是一件倒行逆施之举,因为明朝十几位皇帝,自己从来没有过妃子是外族的。(此处请知识面广的书友指正!)

可想而知,一旦这个消息朝野皆知,皇帝将受到多大的非议。

更何况,这什么科尔沁部落愿不愿意嫁女还尚未可知呢,万一是皇帝一头人,人家来个拒绝,这让皇帝如何下台?

你不尴尬,我还尴尬呢!到那个时候,下不来台的可就不止你皇帝了,连我们这些‘走狗’都会被非议死。那如山的弹劾奏章,不用想肯定都堆积如山。

朱由校对于大臣们的沉默不语,他也非常无奈。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自然也不同,或许这就是高处不胜寒的意义吧!

于是他提议,先试探下顺义王、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内喀尔喀部,几位汗王、领主接触下,看能否通过联姻的手段,获得他们真正的拥护。

众大臣:想屁吃呢?蒙古人狡诈如狐,一个女人就能真心臣服?

前期步子可以迈的小点,这样也不会轻易的扯到蛋。

大臣们总算是点头允诺了此事,对于出使的人选,众人又开始头疼起来。

鸿胪寺在朱由校眼里,完全是个累赘,这里目前受东林党把持,如果通过他们,百分百这事成不了,搞不好还满朝皆知,闹笑话是肯定的,搞不好给他来个上万民书什么的,那就尴尬了。

这时候,朱由校想到了两个人,那就是恭顺侯吴汝胤,此人正是出自漠西蒙古部落,祖上乃把都帖木儿,洪武二十三年来归明朝,被太祖皇帝赐姓吴,封为恭顺伯。其子吴克忠,历年来跟随成祖皇帝远征蒙古,应功授封为恭顺侯,世袭罔替,传到至今已经是第六代恭顺侯。

还有一个是永顺伯薛斌,此人家族也是洪武年间归附的蒙古人,属于漠北蒙古的一支。

此二人皆为蒙古人后裔,带兵打仗的本事已经退化到零,出使下蒙古应该问题不大,如今这些人都已经团结在他身边,成了龙骧商会股东之一,为国出力自然不在话下。

虽然这些人都已经成了纨绔子弟的代表,不受正经文人仕子的待见,可他们的出身代表着他们终归与皇帝是一条心。稍加点拨,或许能在另外的战线上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也说不定呢?

......

新的民族融合政策在上书房中逐渐形成,作为核心决策层的内阁与军机处大臣们的观念需要朱由校一步步去慢慢引导,‘羁縻政策’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针对西南土司,内阁再度发出一道政令,主要内容为,要求自三省总督朱燮元以下所有的文武官员,正视少数民族百姓的诉求,对于叛变的永宁宣抚司的从犯,要将其与主犯区别对待。

对于受其胁迫或误入歧途的土司和土民,则要求其采取宽大和招抚的政策,给予赦免和安置。

对于顽固不化的奢崇明等首要分子,则要求其毫不留情地予以歼灭。

总而言之这里面的度需要其自行把控,作为朝廷就不从中瞎指挥了。

朱由校相信,历史上朱燮元就是如此做的,只不过时间推后了几年。如今让他开卷考试,朱由校也是想让这个进程能缩短一些。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西游之万界妖尊剑巫纪神魔空间设计师烛影迷局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回档一九七八被女神捡来的赘婿逐出宗门后,我自废修为却越来越强了傲剑蛮荒都市的变形德鲁伊小人物的英杰传我本坏蛋修复师神道帝尊先婚厚爱师娘在上,请助徒儿修行大军阀:杀敌暴兵,建立无上帝国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金碗通年代,建国提前了
经典收藏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大宋兵器谱从县令到帝师皇城第一反派晋末多少事新唐厨翼瑾风云记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大齐之君上传奇冒牌皇叔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别闹,我才不要当皇帝大唐最穷县令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大周暴君,从召唤猛将开始!洪武大案之借纸案美漫丧钟绝世小书儒
最近更新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大唐躺平王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大乾风云起苍穹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万浪孤舟,沧海一粟明朝的名义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冰临谷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