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这地方的草,是不是又矮又黄,根都快露出来了?这叫‘过度放牧’!就像人吃饭,不能光啃一个地方,得换着花样吃。”
他拿出都护府详细绘制的周边草场地图:“咱们可以商量着来,把草场分成几大片,比如春夏在这片,夏秋换到那片,让刚刚被啃过的草场好好歇一歇,喘口气,等草长高了、长壮了,咱们再回来。这叫‘轮牧’!”
一个老牧民担忧地说:“娃娃,你说得轻巧,那远处的草场,水源不好咋办?”
小陈显然有准备:“水源不好的地方,咱们可以趁着雨季、或者河流丰水期的时候去放。而且,都护府会组织人手,在一些关键地方挖蓄水坑,或者修简单的水渠,把水引过去一点。草场好了,牛羊吃了好草,才能长得壮实,下羔多,奶水也足啊!”
这个“轮牧”的概念,让一些有远见的部落首领频频点头。他们早就发现草场一年不如一年,正发愁呢,都护府这办法,简直就是给草原续命啊!
畜牧所的另一个绝招就是:改良品种,让牲口长得更壮。
技术员们拿着画着膘肥体壮、羊毛浓密的“理想型”绵羊的图画,给牧民们看:
“大伙儿挑种羊,不要光看个头,要看骨架是不是粗壮,皮毛是不是厚实有光泽。以后下羔,咱们要优先留下那些身体强壮、吃料香、长得快的小羊羔做种,把那些体弱多病的尽早淘汰掉。一代一代这么选下去,咱们的羊群就会越来越好!”
他们还推广了“疫病防治”的概念。告诉牧民,一旦发现牲口有不对劲。比如精神萎靡、不吃食、拉稀、身上长疮,要赶紧把它和健康的牲口隔离开。
并且立刻报告给畜牧所的技术员或者巡逻的杨家军,他们会来查看,判断是不是会传染的瘟疫,并且指导用药。
这可把牧民们吓一跳,也感激得不行,一场瘟疫可能让一个部落几年翻不了身,都护府这是帮他们防着灭顶之灾啊!
畜牧所的工作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几个月后,那些听了劝、试着搭了结实保暖新羊圈的牧民发现,羊羔的成活率果然高了不少,牲口生病的也少了。
尝试着划分区域轮牧的部落发现,草场返青的速度快了,草也明显茂盛了。
虽然品种改良需要时间,但有了明确的方向,牧民们挑选种畜时心里也有了底。
后来哈森逢人就夸:“听都护府技术员的,没错!我家那新羊圈,冬天里头暖和多啦!羊羔一个没冻死!省下的钱,比我搭圈用的工和料值钱多了!”
那个曾经担忧水源的老牧民,看着轮休后重新变得绿油油的草场,感慨道:“都护府的人,是真为咱们草原着想啊!照这么下去,咱们的子孙后代还能在这片草原上放牧长生天赐予的牛羊!”
几个月过去,草原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晨,蒙学帐篷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与远处的牛羊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奇特的和谐。
苏和老牧民家用上了铁锅和精盐,午餐肉罐头成了改善伙食的宝贝,打火机让他再也不用为生火发愁。
娜仁用漂亮的布给女儿做了新衣服,用肥皂把一家人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女儿其其格不仅吃到了甜甜的糖果,还在学堂里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回家骄傲地教给母亲。
那个被军医救活的孩子巴雅尔,成了都护府医馆的活广告,他的家庭乃至整个小部落,都成了都护府最坚定的拥护者。
牧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从哪个部落的马最快、哪个部落的勇士最彪悍。
慢慢变成了“你家娃今天学了几个字?”
“都护府下次集市会不会带来新的物资?”
“听说李军医有一种药,治肚子疼特别灵……”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立刻接受这一切。
一些极其守旧的老人和原本享有特权的萨满、部分旧贵族,感到了失落和威胁。
但在滚滚向前的洪流面前,这些老旧势力显得微弱而无力。
大多数牧民都奔向了自己的新生活,毕竟杨家军所带来的一切,能让他们吃得更好、穿得更暖、孩子更有出息、生命更有保障。
草原上的一切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简直是日新月异,牧民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个月后,月亮湖畔的都护府也彻底建成。新建成的漠北都护府巍然耸立,城墙虽不及中原的城池雄关高大,却透着一股坚不可摧的沉稳气度。
杨建国站在都护府高大的城墙上,眺望着远方炊烟袅袅的草原部落。
夕阳余晖为这一切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炊烟袅袅,牛羊归圈,孩童嬉笑的声音隐约随风传来,一派安宁祥和。
他知道,草原彻底稳固了,文明的种子已经播下。通过贸易打开大门,用教育和医疗等惠民政策浸润人心,以技术和制度引导发展……
如今草原的形势可以说彻底安定了下来,大宋得知漠北草原归顺,举国欢腾。
商路也已经开通,大宋的商队络绎不绝的前往草原经商。
商路打通后,大宋的瓷器、茶叶、铁器、丝绸、布匹……源源不断的运往草原。
草原上的皮革、羊毛、马匹、牲畜、药材也源源不断的运回大宋。
大家互通有无,生活越来越好。都护府保证交易的公平,价格的合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杨建国身后,站着都护府的主要文武官员,以及乌尔逊、克烈、塔塔尔等大小部首领。
众人脸上,少了最初的试探与戒备,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敬服与对未来的憧憬。
“诸位,数月以来,我等同心协力,草原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此乃我等共同之功绩。”
杨建国转过身,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各个部落首领齐齐上前一步,右手抚胸,深深一礼:“全赖杨将军在草原施行仁政!我草原各部,方得此新生。我等立誓,永世尊奉都护府号令,与大宋永结同好!”
杨建国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漠北的根基已经打下,文明的种子已然播撒,剩下的,便是耐心浇灌,等待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喜欢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