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有些忐忑,虽然大周民风开放,在宴会上献舞是常有之事,但宫廷服饰华丽,浣碧看着前面众多舞女展示着高超的舞艺,又看自己简约的舞衣,有些紧张。
空青以为她冷,连忙为她披了件衣服,继续在偏殿等候。
空青踌躇着,最终嘱托浣碧,一定要小心王公贵族,谨慎说话,有些王爷,说话很冲,会挑刺的,当然说的是汝南王,还有清河王的,空青犹豫着,浣碧应该会立刻察觉到的。
听说是一个出身宫娥的嫔妃献舞,众人都以为是什么舞姬,而浣碧身着素衣前来,尽管点缀了一些花纹,却依然显得古朴了些,众人都好奇。
浣碧在偏殿的等候中逐渐镇定下来,“臣妾所演,白纻舞。”
简单介绍后,便开始了演奏。
三国时候的吴国,盛产纻麻,也盛行用纻麻织布。织造白纻的女工,用一些很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赞美自己的劳动成果,创造了白纻舞的最初形态,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白纻舞有独舞和群舞。其中单人起舞,有唐代李白的《白纻辞》有“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希”的句子,保险起见,浣碧决定独舞。
南朝梁代沈约,曾经奉梁武帝之命写成《四时白纻歌》,分为《春白纻》、《夏白纻》、《秋白纻》、《冬白纻》、《夜白纻》5章。表演《四时白纻歌》时,通常为五个舞女集体起舞,表演结束后,这些舞女还要向观赏表演的王公贵族敬酒,浣碧所演的,就是春白纻,并且由她单独起舞。
晋代张华的《白纻舞歌诗》有“齐倡献舞赵女歌”的句子,便是说的用清唱伴舞,浣碧有时为了交际,会去拜访一些高位嫔妃,虽然人家不怎么理她,但浣碧带着礼物和笑容来,也就没有赶走,因而浣碧每个月还是会去长杨宫一次,去见一见李修容和陵容,无意间,浣碧听到陵容边绣花便唱曲,就提议陵容为自己的白纻舞清唱伴舞。
陵容只是一笑,“谢谢你照顾我,不过,我看你得宠,不少明枪暗棒地针对你,我看了害怕,还不想承宠。”
此后浣碧只送礼物给长杨宫,再也不提承宠一事了,就算浣碧真的喜欢甄珩,甄珩也迟早会娶妻的,与她无关。
秦筝赵瑟挟笙竽在统管交响、轻歌流唱之际,浣碧翩翩起舞,献出她不逊色于宫中舞者的妙技。
白纻舞,在劳动中产生,民间流传,风格清新,晋以后,渐渐进入宫廷,受到绮靡奢华的贵族风尚的熏染,变得妖艳起来。
唐代杨衡白《纻辞》中所说:“芳姿艳态妖且妍。”
方才也有舞女演奏白纻舞,比之晋朝,大周更加强盛豪奢,此时的舞女穿起带有各种花纹图案的丝织舞衣起舞,全身珠翠,舞鞋缀有明珠,珠光宝气,闪烁不定。
舞姿取悦王侯,但豢养宫中,看着盛年流逝,供人欢乐,白纻舞,是否也早已变了本质,舞女低徊叹息,被诗人捕捉到,便有了“琴瑟未调心已悲,任罗胜绮强自持,忍思一舞望所思,将转未转恒如疑”之类的悲凉诗句。
就像浣碧,自己从前只是看民间浣纱的姐姐们起舞,穿着素白的衣裙练习着最简单原始的舞蹈,如今在这里献艺,是否,太素雅了,让皇帝在王公贵族面前丢人?
白纻舞的舞步是由徐缓转为急促的。来不及多想了,在节奏逐步加快后,浣碧也要追赶上极快的拍子,在迅疾的速度中表现绰约的舞姿,一段舞蹈跳下来,已经“流津染面散芳菲”了。
一曲舞毕,浣碧微微喘气,再次行礼,汝南王倒是出乎意料,没有挑刺。
而皇帝,似乎表演型人格触发了,忽然开始装逼起来,“媖嫔一舞,倒是让朕想起了春耕。”
随后皇帝啰里啰嗦,说了些不知哪本古书上的劝课农桑,说起春耕的重要,国家大事,结果还真让汝南王高看了自己一眼。
“媖嫔有心了,今年,蜀地进贡的蜀锦,已经献来了,朕便先赏了媖嫔和汝南王妃吧!”
汝南王妃欣喜地谢恩了,蜀绣不多,每年这个时候优先进献到宫中,算是华贵之物,汝南王不懂这些,但看王妃高兴,他也高兴。
岐山王王妃拽了拽他的衣角,这是新娶的续弦,比岐山王年纪小了很多,老夫少妻,岐山王难免被辖制。
岐山王于是立刻起身拍马屁,说媖嫔真是贤妃,春耕之时,献劳作舞蹈,和朝廷官员辛苦劝课农桑一样,皇帝立刻又赏了蜀锦给岐山王妃,这下宫中的蜀锦就不多了,华妃有些不悦。
皇帝为表彰浣碧的贤德,又晋其为从四品婉仪,是为闻人婉仪。
一年之内,由一个宫女,升从八品更衣,到现在从四品婉仪,晋了八级,原本安静的宫妃,又有了醋意,浣碧也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周转东西六宫,把珍贵的蜀锦按着个人喜好,献给了皇后一匹、华妃一匹、陆昭仪一匹、李修容一匹,丽贵嫔一匹,欣贵嫔一匹,正三品以上的主位,唯独没给端妃,冯淑仪就算了,她因着宫里的惠嫔天天说自己坏话,也不喜欢自己,但她又无能,浣碧懒得去讨好她。
“果然如此!这个浣碧,就是端妃的人,她唯独没给端妃,别人以为是拜高踩低,但本宫知道,就是避嫌,不让人看出来她们是一伙的。”皇后的脑回路已经歪的没边了。
皇帝自从那次宴会后,就喜气洋洋地,还说今年进献的蜀锦多,各地农田欣欣向荣,都是浣碧的功劳,“你不知道,那些个大儒,写的什么劝农书,农户又听不懂,都是无用,还是爱卿,素白衣裙演奏的白纻舞,引来江南织造丝绸女子的纷纷效仿,今年桑叶繁荣,丝的产量也不少,是个好年头啊!
衣食住行,首先便是衣物,尤其是在古代,在唐中期后,公主的袖子略宽大些,绣了太多花纹,皇帝看了就把她赶出了宴会,华丽可以,但不能逾制,不然引得人纷纷效仿,可就不好了。
只是宴会上,同样引起注意的还有一人,那就是永熙郡王的世子妃闻人氏。
是的,工具人,永熙郡王,又双叒叕地来了。
永熙郡王有一王妃,一侧妃,王妃早逝,侧妃为甄嬛的姑母甄氏,王妃留有一子,侧妃留有一子。
永熙郡王偏袒幼子,就给世子娶了家风清明,但官职不高的闻人氏,但始终,没能换掉世子。
喜欢甄嬛传之美人卷珠帘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甄嬛传之美人卷珠帘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