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谷深处,光线愈发晦暗,只有岩壁上零星分布的荧光苔藓和脚下某些菌类自身散发的微光,勾勒出嶙峋怪石的轮廓与深邃的通道。
空气凝滞,带着一股浓重的、混合了陈旧孢子与湿土的沉闷气息。
在这里,林德看到了更多的蕈兽。
它们与裂谷入口处那些激烈战斗后留下的残骸截然不同。
这些蕈兽形态各异,有的如同撑开的巨伞,伞盖直径数米;有的如同层叠的塔楼,高达十数米;有的则像是蜷缩的球体,表面布满奇异的纹路。
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黑暗之中,纹丝不动,仿佛真的只是这片地下世界中生长了无数岁月的、特别巨大的蘑菇。
若非亲眼见过入口处那些能移动、能攻击、甚至死后还能被聚合起来的蕈兽,林德或许真的会将它们视为普通的菌类群落而忽略过去。
这种极致的静默与先前遭遇的狂暴形成了诡异的反差,反而更显蹊跷。
他走近一株形如巨塔的蕈兽,伸出手指,蕴含着一丝光脉之力的指尖轻轻触碰其菌柄。
触感坚硬而冰凉,如同岩石,没有任何生命体应有的弹性或温度反馈。
没有收缩,没有攻击,甚至连一丝最微弱的能量涟漪都未曾激起。它就像一块真正意义上的、长成了蘑菇形状的石头。
林德微微蹙眉,这种“死寂”感太过彻底,反而显得不自然。
他心念一动,【解构光环】无声无息地展开,如同最精密的无形扫描仪,笼罩了这株静止的蕈兽。
光环渗透进蕈兽的每一个细微结构——致密的菌丝网络、储存养分的隔室、支撑结构的纤维束……信息如潮水般涌入林德的意识。
(结构完整度:99.7%……能量水平:接近背景噪音,极度惰性……生理活性:近乎为零,代谢活动处于停滞状态……信息交互:未检测到主动神经信号或信息素交换……)
扫描结果似乎印证了它们的“非活性”。然而,就在林德准备将光环移向下一株时,他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的差异点。
(……与外部活性蕈兽样本对比分析……缺失特定频段共鸣节点……缺少“聚合意识网络”接口……)
“聚合意识网络”接口?
林德目光一凝。他想起了入口处那些残骸被无形力量操控、聚合成人形的景象。
那种操控显然需要一种能将分散个体连接起来的“网络”。
而外部那些具有攻击性的蕈兽,其体内确实存在一种微妙的、允许精神或能量指令通过的“接口”,使得它们能够响应统一的召唤,甚至死后残骸也能被利用。
但眼前这些静止的蕈兽,它们的内部结构虽然同样复杂,却缺少了这个关键的“接口”!就像一台功能完备的机器,唯独被拆除了接收遥控信号的模块。
(它们并非不能动,而是被‘设定’为不动?或者,它们是未接入‘网络’的独立个体?)林德心中推测。
为了验证,他再次催动【解构光环】,这次不再局限于单一蕈兽,而是同时覆盖了周围数十株静止的蕈兽,进行群体性比对和深层扫描。
(……个体结构高度相似,能量储存水平存在微小差异,符合自然生长波动……未发现外部控制信号注入痕迹……内部能量流转路径封闭,自成循环……核心处检测到高密度生物能结晶,处于休眠状态……)
(结论:此批次蕈兽为未激活状态或独立生态型。其生物机能完整,能量储备充足,但缺乏响应外部聚合指令的生理基础。其存在意义可能为:能量储存单元、生态平衡维持者,或……备用生物质资源。)
“备用生物质资源……”林德低声重复着这个推测,冰冷的紫眸中闪过一丝了然。
如果这裂谷深处,乃至其塔尔星球地底,真的隐藏着一个邪神留下的、处于半休眠状态的“观测点”或“信标”,那么这些静止的、能量充沛却易于操控(一旦被强行接入网络)的蕈兽,无疑是最理想的“电池”和“建筑材料”。
外面的那些活性蕈兽,可能是这个系统的“守卫”或“清道夫”,负责清除威胁(比如闯入的其塔尔虫人),而深处的这些,则是战略储备。
它们此刻的静止,或许是因为“低语”源头的能量水平不足以同时激活所有单元,或者是在非必要时期进入节能状态。
也有可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蕈兽,承担着不同的职能。
无论如何,这证实了裂谷深处确实存在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目的性的系统,而这个系统,与那“地底低语”以及域外邪神的风格高度吻合。
林德不再理会这些沉默的“蘑菇”,他的感知如同精准的探针,沿着那丝微弱的、非本土的异常波动,锁定了裂谷最深处一片看似浑然一体的岩壁。
在那里,波动最为清晰。
他走上前,手掌贴上冰冷潮湿的岩壁。【解构光环】聚焦于一点,瞬间解析出岩壁后方——一个被巧妙伪装起来的、通往更深地底的洞口。
“藏得倒是隐蔽。”
林德掌心光暗之力微吐,面前的岩壁如同被风化般无声无息地化为齑粉,露出后面幽深、向下倾斜的通道。
一股更加浓郁、带着陈腐与某种微弱金属锈蚀气味的气流从中涌出。
通道内壁不再是天然的岩石,而是覆盖着一层光滑、暗沉、带有细微几何纹路的材质,与泽度文明的建筑风格有几分相似,却又透着一股截然不同的、冰冷的非人感。
林德没有丝毫迟疑,迈步踏入其中。
真正的目标,就在这通道的尽头。他要去亲眼看看,那所谓的“地底低语”,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喜欢光环系统助我在西幻成就神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光环系统助我在西幻成就神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