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陆军这些年加快建设起来的作战体系,其中的精髓之一是战场态势感知。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对战场上的动静了如指掌——对自己所有部队的动向、实时位置了如指掌,对敌方部队的动向、实时位置了如指掌。
对新出现的敌方作战单元,能够做到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到其具体信息,并且能立即召唤火力来对其进行打击。
这种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最终形成的就是,东大陆军完全做到了战场的单向透明!
也就是说,我方部队看得见敌军,知道他们准备要干什么,而敌军则对我方的信息一无所知。
这种不对称的战场感知能力,处于劣势一方的,一如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东大陆军的每个作战单元,小到单兵,大到一架飞机,都是一个态势感知末梢。
就像是人身体上的神经末梢,通过数据链串联起来,以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来进行处理,随后分门别类汇总到联合作战指挥部的指挥端,指挥员一目了然。
最厉害的地方是,这些感知信息会立即同步到战术情报平台,并且对一定范围内的我军单位提出预警,指示打击。
比如,侦察无人机侦测到有一个新的敌方目标,立即对其进行甄别,把甄别后的信息上传到指挥机,如果是敌方的一辆坦克,指挥机上的情报处理系统会立即提醒参谋人员,让五公里范围的我军作战单位对该坦克实施打击,可以是巡弋战机、武装直升机,也可以是地面部队的坦克或者反装甲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信息都会同步出现在每个作战单元的战术情报栏,并且对该坦克五公里范围内的我军作战单位提出预警。
如果恰好有一个反坦克小组在该坦克几百米外,该反坦克小组会立即上报请示主动对该坦克实施攻击,指挥机上的参谋人员便会将该坦克转为关注目标,而不是待打击目标。
这个过程通常能够在1分钟内完成!
这种超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发现即摧毁”的打击能力,是跨越时代的水平。
反观苏军,实行的依然是五六十年代那一套,他们营连一级通讯手段依然是电台,他们的卫星通讯系统属于起步的建设阶段,根本达不到投入使用的程度。
面对强有力的干扰,苏军的上下级通讯几近瘫痪。
上级找不到下级部队,下级部队联系不上上级指挥机关,整个战场上,苏军部队乱成一锅海鲜粥。
面对强势插入的第701重型突击营,苏联陆军十几万部队,竟然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
他们的部队往往在组织进攻的时候,就被东大空军的战机编队以及远火给直接打崩溃,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和反击。
牛猛率领第701重型突击营高歌猛进,空中始终保持着最少12架战机为他们提供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持。
到了夜里的9点出头,大规模的敌后袭扰行动开始了。
运-9战术运输机、直-20通用直升机开始将特种分队投送到敌后纵深,以八面开花的方式分散在敌后纵深地区之中,基本以苏军的后勤补给线、铁路、雷达站、防空阵地等目标为基准。
通过无线电侦察,陆近山他们判断,苏军的战区指挥部所在应该是在米宁格勒地区。
陆近山他们的依据简单粗暴——米宁格勒地区的通讯量最大。
当然,也有可能是假目标,或者是一个大型通讯站。
但即便如此,依然是有很大的打击价值的。
伞兵第200团已经在途中。
该团从东北地区出发,乘坐安-124战略运输机,航程2000公里,计划于23时05分抵达伞降空域。
该团有72辆战车,由伞兵步战车、伞兵突击炮、高机动伞兵车三种车型组成,此外还有12门超轻型牵引式火炮、12门牵引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
这些装备全部通过安-124进行空投。
一般伞兵部队都是严重缺乏重火力的,因为很多重型装备无法通过空投进入战场。
东大伞兵部队的装备大多是专门研制的,比如伞兵步战车、伞兵突击炮,伞兵高机动车,全都是轻量化平台。
换言之,伞兵第200团是全机械化部队,作战靠战车,而不是两条腿,攻击速度非常快,且有一定的装甲防御能力。
两个空中遮断分队在前面清理空域,另外还有两个小分队在运输机群两翼掩护。
这是东大军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降行动。
光是运载战车以及其他重型装备的运输机,就有足足40架!
远东战区的三支特种分队率先通过空投的方式,分别进入了三处空投登陆区域,为伞兵部队开辟登陆场。
23时05分,运输机群抵达空投空域,与预计时间分秒不差。
安-124战略运输机、运-9战术运输机开始空投。
在北斗卫星系统的加持下,各机组人员把空投精度把握得非常好,基本都把所搭载的部队投到了指定的区域。
在护航战机的掩护下,笨拙的运输机群开始转向掉头,一边返航一边重新编队,飞出去五百多公里后,分散为若干个编队,分别朝不同的机场返航。
出发的时候是集中在三个空军基地起飞的,返航却是分为若干个机场,非常考验飞行指挥协调能力。
伞兵第200团在三十分钟内就完成了战斗编组,立即向米宁格勒城的外围展开了进攻。
此时,空军的对地攻击编队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
苏军打破脑袋都想不到,东大军队竟然从2000公里之外发起了空降作战行动。
而且是夜间空降作战行动!
米宁格勒城有两个团的兵力,负责警卫部署在这里的战区指挥部,没错,苏军的战区指挥中枢就在米宁格勒城。
在大后方,又有足足两个团负责警卫,加上地方的守备部队,战区指挥部的安全可以说是无忧的。
然而,在东大军队的降维打击面前,苏军的部署显得脆弱不堪。
他们发现了提前潜入的特种分队,认为是在纵深进行袭扰的小股部队,也派出了特种部队来应对,也加强了米宁格勒城的守备。
却如何想得到,竟然有足足一个团的伞兵落地了,在大机群出现的时候,防空阵地甚至没有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后,却被负责空中遮断的东大战机挨个摧毁。
伞兵第200团几乎没有损失便全部落地了。
喜欢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