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医灵醒现代,墨痕深处觅薪传
一、晨光破巷,千年一觉惊都市
寅时末的江城老巷,青石板缝里还凝着昨夜的露水,巷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却突然无风自摇,树洞里飘出两缕淡金色的雾气,落地化作两个身着素色长衫的人影 —— 灵枢肩挎竹编药篮,篮里躺着半块泛着温光的青铜符,符面刻着 “针通经络” 的篆字;素问手捧一本线装《本草》,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圣火草,草叶边缘还沾着千年未散的药香。
“这…… 是何处?” 灵枢睁开眼,眉头骤皱。眼前没有熟悉的终南山松涛,没有汴河的桨声灯影,取而代之的是直插云霄的 “铁楼”(高楼),楼身亮着五颜六色的 “光块”(霓虹灯),还有 “呜呜” 作响、飞快掠过的 “铁盒子”(汽车),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惊得他下意识护紧药篮里的青铜符。
素问伸手摸了摸老槐树的树皮,指尖传来的凉意让她瞬间清醒:“灵枢兄,你看这树的年轮,怕已过千年…… 我们沉睡竟这般久?” 她翻开《本草》,里面夹着的圣火草突然泛出淡绿,草叶指向巷口 —— 那里正有个船 “短衣短裤”(运动装)的姑娘,举着个发光的 “方块”(手机)自拍,嘴里念叨着 “老巷打卡,朋友圈发了”。
“那方块怎会发光?还能映出人影?” 素问凑过去,好奇地戳了戳手机屏幕,吓得姑娘手一抖,手机差点掉地上。“你俩穿的啥呀?拍戏呢?” 姑娘上下打量着他俩的长衫,掏出手机又要拍,灵枢赶紧拦住:“姑娘莫怪,我二人刚从…… 远方而来,不知这‘方块’是何宝物?”
姑娘噗嗤笑了:“这是智能手机,能打电话、拍照、付款,不是啥宝物!你们是刚从山里出来吧?连这都不知道?” 她指着不远处的十字路口,“你看那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还有那共享单车,扫个码就能骑 —— 现在都是科技时代啦!”
灵枢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 “铁盒子” 按 “红绿光点”(红绿灯)有序通行,行人手里都握着 “方块”,低头快步走,没人再像古时那样驻足论医、街头问诊。他摸了摸袖中的青铜符,符面突然发烫,映出一道模糊的虚影 —— 是当年终南山医宗大典上的医宗鸿蒙鼎,鼎身刻的 “墨道医魂” 四字,竟与巷尾一家 “老墨修械铺” 的招牌隐隐共鸣。
“素问妹,你看那铺子里的物件。” 灵枢拉着素问往巷尾走,修械铺的木门虚掩着,里面传出 “叮叮当当” 的敲击声,铺子里摆着各种老旧的铜器:有刻着墨家齿轮纹的药碾,有嵌着经络刻度的针灸铜人,还有个半人高的 “机关药箱”,箱面刻着 “兼爱济世” 四个篆字,竟是墨家当年为扁鹊打造的诊箱复刻版。
“这…… 是墨家的医械!” 素问伸手想去摸药箱,铺子里突然冲出个穿蓝色工装的老头,手里举着把铜锤,大喝一声:“住手!这是俺家传的宝贝,可不是给外人乱摸的!” 老头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锤柄上刻的 “墨” 字,与灵枢青铜符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灵枢赶紧亮出青铜符:“老丈莫急,我二人并非歹人。此符乃墨道医魂信物,见此符如见墨翟先祖 —— 你这药箱,可是按当年墨家为扁鹊制的‘便携诊箱’复刻的?”
老头盯着青铜符,突然眼睛瞪圆,手里的铜锤 “当啷” 掉在地上:“这…… 这是‘医魂符’!俺爷爷说过,当年灵枢素问两位医灵,就带着这符传扬墨道医艺,怎么会在你手里?” 他突然扑通跪下,对着青铜符磕了三个头,“俺叫墨老栓,是墨家医械传人的最后一代,守着这铺子,就是等医魂现世的一天!”
二、墨痕寻踪,医械深处藏古脉
墨老栓把灵枢、素问请进铺子里,关上木门,从里屋搬出个樟木箱,打开箱子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松烟墨、艾草的香气扑面而来 —— 里面整齐码着十几件墨家医械:有能自动校准穴位的 “机关针灸仪”,有能辨药材性味的 “百草感应盘”,还有个巴掌大的 “脉诊铜轮”,轮盘上刻着八卦纹路,竟是伏羲哲医母盘的微型版。
“这些都是俺太爷爷传下来的,” 墨老栓摸着机关针灸仪,眼里满是惋惜,“以前还有人来修这些老物件,现在年轻人都信西医的‘打针输液’,没人再用这些‘老古董’了。上个月有个医院的老中医来,想借这脉诊铜轮给病人诊脉,结果被年轻医生笑话‘封建迷信’—— 你说这世道,咋就忘了老祖宗的好呢?”
素问拿起百草感应盘,放上一株刚从巷口采的薄荷,盘心立刻亮起淡蓝光芒,旁边刻的 “味辛性凉,归肺肝经” 字样清晰可见:“老丈,这盘是按墨家‘光影感应’原理做的,比现代的药材检测仪还精准,怎么会没人用?”
“精准有啥用?” 墨老栓叹了口气,“现在开中医馆,要办各种‘证’(营业执照、医师资格证),还要会用‘电脑’(电子病历系统),俺这铺子没证,只能修修老物件糊口。前阵子巷口开了家‘网红中医馆’,里面摆的都是假的铜人、假的药罐,就靠拍照打卡赚钱,真的中医术,倒没人学了。”
灵枢握着青铜符,符面与脉诊铜轮共鸣,泛出淡淡的金光:“老丈,我们二人虽刚醒,却记得墨道医艺的根本 —— 墨家‘兼爱’,是让医术惠及百姓;道家‘自然’,是让治病顺乎天性。现在虽世道变了,但医心、医理没变,我们想在这老巷开家真正的中医馆,用老祖宗的法子治病,你愿帮我们吗?”
墨老栓眼睛一亮,猛地拍桌子:“愿意!咋不愿意!俺这就把后院腾出来当医馆,这些墨家医械,你们尽管用!俺还能帮你们修现代的仪器,比如把这脉诊铜轮连到电脑上,让年轻人也看得懂!” 他突然想起什么,又从樟木箱底翻出个布包,里面是半块黑褐色的残片,“对了,这是俺太爷爷从终南山捡的‘神农鼎残片’,说能感应医魂,你们拿着,说不定有用。”
素问接过残片,残片刚碰到她的《本草》,书页突然自动翻到 “神农尝百草” 那页,纸上浮现出一道虚影:神农手持药锄,身旁神鹿衔着圣火草,对着灵枢、素问微微颔首。三人都看呆了,墨老栓喃喃道:“这…… 这是神农显灵了!说明你们开馆,是顺应天意啊!”
可就在这时,铺子里的机关针灸仪突然 “滋滋” 作响,针臂失控地乱晃,脉诊铜轮的光芒也变成了幽绿!墨老栓脸色一变:“不好!是‘电子戾气’!俺之前修过一个医院的检测仪,也遇到过这情况,仪器一碰到这气,就会失控 —— 听说这气是现代电子设备生的邪祟,会污染药材、坏了医械!”
灵枢赶紧掏出药篮里的圣火草,揉碎了撒在仪器上,幽绿光芒瞬间消散,仪器恢复正常。他皱着眉:“看来就算到了现代,也有邪祟想坏中医的事。我们开馆,不光要治病,还要守住这墨道医魂,不让邪祟得逞。”
三、医馆初立,仁心济世显医魂
辰时的老巷渐渐热闹起来,“灵素中医馆” 的木招牌挂了出来,招牌是墨老栓用老槐树的木料做的,上面刻着灵枢写的 “针药济世,墨道传薪” 八个篆字,旁边还挂着个小小的青铜铃铛,风一吹,铃声清脆,竟引来了不少街坊。
第一个上门的是住在巷口的张奶奶,她拄着拐杖,捂着膝盖,一进门就哭:“大夫,俺这膝盖疼了五年,西医说要换关节,俺没钱,只能天天疼得睡不着觉,你们能救救俺吗?”
灵枢让张奶奶坐在藤椅上,取出脉诊铜轮,让她把手指放在轮盘上。铜轮转动起来,泛出淡红光芒,旁边的电脑屏幕上(墨老栓连夜练的)显示:“膝关节积液,风寒湿痹,经络淤堵”。“奶奶,您这是老寒腿,不是大毛病,” 灵枢笑着说,“我用针灸通经络,素问妹给您配副草药泡脚,不出半个月,就能好利索。”
他取出墨家机关针灸仪,校准到 “足三里”“阳陵泉” 两个穴位,细如发丝的铜针轻轻刺入,张奶奶只觉得膝盖暖暖的,一点也不疼。素问则从药篮里拿出艾草、生姜、花椒,配成 “温经散寒方”:“奶奶,您每天用这草药煮水泡脚,泡完后按揉膝盖周围的穴位,坚持住,肯定能好。”
张奶奶半信半疑,拿着草药回家了。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她就拄着拐杖又来了,这次脸上带着笑:“大夫!俺昨晚泡了脚,膝盖不疼了,睡了个安稳觉!这中医真是神了!” 她还拉来了邻居李大爷,李大爷有多年的哮喘,西医开的药只能缓解,一到冬天就犯病。
素问给李大爷把完脉,又看了看他的舌苔:“大爷,您这是肺肾气虚,得用‘补肺益肾汤’,再配合艾灸‘肺俞’‘肾俞’穴。” 她从药箱里拿出墨家 “温灸仪”,仪盘能精准控制温度,“这仪比传统艾灸安全,不会烫到您,还能把药性送到穴位里。”
李大爷灸完后,深吸一口气,惊喜地说:“舒服!以前总觉得胸口堵得慌,现在通畅多了!” 消息很快传开,老巷里的街坊都来求医,有年轻人的失眠,有孕妇的孕吐,还有小孩的积食,灵枢、素问都用中医的法子一一治好。
没过几天,巷口来了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姑娘,叫安娜,是来江城留学的,她得了慢性荨麻疹,西医开的抗过敏药一停就犯,听说老巷有个厉害的中医馆,就找了过来。“大夫,我的皮肤总是痒,吃药也不好,你们能治吗?” 安娜用生硬的中文说。
素问给她把完脉,又看了看她的过敏原检测报告:“你这是湿热内蕴,加上体质敏感,得用‘清热祛湿汤’,再配合针灸‘曲池’‘血海’穴,调理一段时间就能好。” 她还教安娜用艾草煮水洗澡,“这是中医的‘外治法’,没有副作用,适合你。”
安娜半信半疑地喝了一周药,荨麻疹果然没再犯。她拿着锦旗来感谢,上面用中文写着 “中医神奇,济世救人”:“我以前觉得中医是‘老古董’,现在才知道,中医比西药还管用!我要把中医介绍给我的外国朋友,让他们也知道中医的好!”
灵枢望着锦旗,心里暖暖的:“你看,不光华夏百姓需要中医,世界百姓也需要。我们开馆,就是要让中医走出老巷,走向世界,让老祖宗的智慧帮更多人。”
可就在这时,墨老栓慌慌张张跑进来:“不好了!巷口的网红中医馆来人了,说你们抢他们的生意,要砸馆!”
四、诡影暗伏,密盒深处藏悬念
申时的阳光斜照进医馆,巷口突然冲进来五个穿黑 t 恤的壮汉,为首的留着寸头,手里拿着根棒球棍,一进门就把桌子拍得震天响:“谁是老板?敢抢我们馆的生意,不想混了是吧?”
张奶奶、李大爷等街坊赶紧拦在灵枢、素问前面:“你们别欺负人!灵大夫、素大夫是好医生,治好我们的病,你们凭啥砸馆?”
寸头冷笑一声:“好医生?我看是没证的黑医!告诉你们,这老巷的中医生意,只能是我们的!识相的赶紧关门,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他说着就要砸旁边的脉诊铜轮,灵枢突然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住手!医馆是济世救人的地方,不是你们抢生意的工具!”
灵枢的手劲大得惊人,寸头疼得龇牙咧嘴:“你…… 你放开我!” 灵枢松开手,从袖中掏出青铜符:“我二人虽没你们说的‘证’,但凭的是真本事、仁心,不像你们用假铜人、假药材骗钱 —— 再敢来捣乱,我就报官(报警),让官府(警察)来评理!”
寸头看灵枢不好惹,又有街坊帮忙,只好放狠话:“你们等着!这事没完!” 说完就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街坊们都松了口气,张奶奶说:“大夫,你们别怕,有我们在,他们不敢再来!”
墨老栓却皱着眉:“不对,他们平时只会欺负小商贩,这次敢来砸医馆,怕是背后有人指使。刚才他们走的时候,我看到其中一个人的口袋里,露出半块刻着‘戾’字的铜片,跟之前污染仪器的‘电子戾气’有点像。”
灵枢心里一沉,从怀里掏出神农鼎残片,残片突然泛出红光,指向铺子里的樟木箱。三人打开箱子,发现箱底有个暗格,里面藏着个巴掌大的墨家密盒,盒面刻着 “墨道医魂,传于医灵” 八个篆字,还嵌着半块青铜符,与灵枢的那半正好吻合。
“这是墨家的‘医魂密盒’!” 墨老栓激动地说,“俺爷爷说过,这盒子里藏着墨道医艺的核心秘密,只有医灵现世才能打开!” 灵枢将自己的青铜符嵌进盒面,密盒 “咔嗒” 一声打开,里面放着一卷绢布,布上画着 “墨道医械图谱”,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千年之后,电子戾气生,医魂需寻鸿蒙鼎残片,合三为一,方可镇邪 —— 终南山下,墨道传人候”。
素问展开图谱,发现上面的医械竟能与现代设备结合,比如 “机关针灸仪” 能练到 ct 机上,精准定位病灶;“百草感应盘” 能与手机 App 联动,教百姓辨认药材。“原来墨家早就想到,中医要在现代传承,得跟科技结合!” 素问惊喜地说。
可就在这时,密盒里的绢布突然泛出幽绿,上面的图谱开始扭曲,变成 “中医无用,西医至上” 的字样!灵枢赶紧用圣火草擦拭,幽绿才慢慢退去。“是电子戾气!” 墨老栓紧张地说,“它连墨家密盒都能污染,看来背后的邪祟不简单!”
灵枢握紧神农鼎残片,残片的红光越来越亮,指向窗外的远方:“纸条上说要找齐三块鸿蒙鼎残片,我们现在只有一块,还有两块在哪?终南山下的墨道传人,又是谁?”
夕阳西下,老巷的炊烟袅袅升起,灵素中医馆的灯光亮了起来,映着墙上的墨道医魂图谱。灵枢、素问望着密盒里的纸条,墨老栓握着铜锤,三人都知道,开馆只是开始,要在现代传承中医、镇住邪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走下去,” 灵枢坚定地说,“千年的医魂不能断,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丢,华夏乃至世界百姓,还等着中医救呢!”
可他们没注意到,巷口的电线杆上,有个小小的黑色设备在闪烁,设备屏幕上泛着幽绿,正对着医馆的方向 —— 电子戾气的眼睛,已经盯上了这千年医灵开的小小中医馆,更大的危险,还在后面……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