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归途是故乡

庄子蝶一

首页 >> 云的归途是故乡 >> 云的归途是故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救赎,我们是认真的!【快穿】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婚后老公早亲亲,不给亲就闹!状元的锦鲤妻隐秘偷欢斩断亲缘嫁少帅,全家追我火葬场误入狼室:老公手下留情!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陆沉周若雪免费看小说夜曦如幻
云的归途是故乡 庄子蝶一 - 云的归途是故乡全文阅读 - 云的归途是故乡txt下载 - 云的归途是故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28集:规划之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八月的阳光如同融化的铅,浇在省委大楼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刺目的光斑。七楼会议室里,中央空调发出老牛般的喘息声,却压不住会议桌上蒸腾的焦灼气息。椭圆形会议桌被顶灯照得发亮,投影幕布上,民族村寨开发规划图红蓝交错,像一张悬在众人头顶的网,每个人的眼神都在图上逡巡,带着审视与疑虑。

省委书记罗卫国的指节有节奏地叩击着檀木桌面,那声音和他腕间价值不菲的机械表秒针声重合,仿佛在丈量时间与决策的重量。这位在本省深耕二十年的 “老土地”,鬓角霜白却眼神如鹰,金丝眼镜滑到鼻梁中部,露出那双能洞察一切的眼睛。他端起青花瓷茶杯轻抿,杯底的普洱沉淀着二十年的官场智慧,茶雾氤氲中,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王晓东同志,你这方案写得漂亮 —— 既要保住老祖宗的遗产,又要填满财政的窟窿。可二十亿的生态保护缺口,是天上掉下来还是地里长出来?” 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死寂,只有空调出风口的风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

省长王晓东握着保温杯的手紧了紧,杯盖与杯身发出 “咔嗒” 轻响。窗外香樟树的影子在他脸上摇晃,让他想起上周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刺眼数据:邻省 Gdp 增速破 8%,本省却卡在生态红线进退两难。作为从国家发改委空降的干部,他太清楚这方案背后的重量 —— 既要对得住百姓盼增收的眼神,又要守住罗书记办公室墙上那张 “生态考核问责表”。那上面的每一个红叉,都像一把小锤子,敲在他的心上。他深吸一口气,看着保温杯里的枸杞在水面打着转,仿佛那是他此刻纷乱的思绪:“罗书记,这正是我们要破的局。” 这句话说得坚定,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背后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

“破局?” 常委副省长李维民重重把搪瓷缸砸在桌上,溅出几滴浓茶。这位从乡镇书记一路摸爬滚打的 “土豹子”,衬衫第二颗纽扣永远敞开,露出古铜色胸膛,脖颈处还留着年轻时抗洪救灾留下的疤痕,那是他最骄傲的勋章。“上个月市里报的污水处理厂,光审批就卡了半年!现在还在图纸上睡大觉!你轻飘飘说个‘破局’,是准备用嘴皮子把钱变出来?” 他的嗓门震得会议桌的文件簌簌作响,坐在角落的秘书长杨刚手中的钢笔在会议记录上划出歪斜的长线。杨刚心里暗叹,每次李省长发火,会议室的气氛都能降到冰点。

王晓东扯了扯领口的领带,这是他到任本省的第 87 天。行李箱里还装着贵州 “生态银行” 的调研笔记、云南文旅项目的评估报告,每一页都写满了他的思考与期望。翻开文件夹时,夹在里面的苗绣书签滑落 —— 那是三天前在麻柳寨,一位满脸皱纹的老绣娘颤巍巍塞进他手心的,“娃娃,这针脚传了十八代人”。老绣娘的话此刻又在他耳边响起,让他的手微微发颤,镜片后的眼睛却亮得惊人:“李省长,我们能不能换个活法?把示范区分成三块:核心产业区、生态缓冲区,还有民族村寨保护性开发带。”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那是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责任感。

秘书长杨刚低着头,镜片反光遮住他的眼神。跟随罗卫国十二年,他比谁都清楚书记的脾性。此刻书记摩挲茶杯的频率加快,杯壁上的龙纹在光影里若隐若现 —— 这是动摇的前兆。他悄悄在便签纸上写下 “去年中央民族地区补偿政策”,字迹工整而迅速,不动声色推到罗卫国手边,钢笔尖在纸面划过的沙沙声几乎被李维民的冷笑淹没。杨刚心里明白,关键时刻,自己这颗 “螺丝钉” 必须发挥作用。

“说得轻巧!” 李维民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仿佛也在宣泄着他的不满。“你在中央动动嘴皮子,下面跑断腿!那些民族村寨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游客凭什么来?” 他抓起桌上的规划图,“啪” 地摔在王晓东面前,“就这保护性开发带,光是搬迁安置费就是天文数字!” 他的脸上青筋暴起,眼神里满是不信任。在他看来,这个从中央来的年轻省长,还是太理想化了。

王晓东突然扯掉领带,露出被勒出红痕的脖颈,像头准备搏斗的公牛。他 “哗啦” 展开卫星地图,红色和绿色的标记在桌面上蔓延:“核心产业区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用咱们的水电优势;生态缓冲区设护林员、监测站,让老百姓从保护里挣钱;保护性开发带就做沉浸式文旅,游客能学苗绣、住吊脚楼,钱不就来了?”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额角的汗珠滴在地图上,晕开一个深色的圆点。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省长,而是一个为了心中理想据理力争的斗士。

罗卫国的手指突然停住,目光落在杨刚递来的纸条上。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去年,那次去麻柳寨考察的场景历历在目。寨老用树皮碗盛着米酒,眼神里满是恳切:“书记,这寨子要是拆了,我们的魂就没了。” 再看看眼前涨红着脸的王晓东,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刚当县长时,也是这样敢闯敢拼的劲头。那时的他,为了修一条通往山村的路,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说了多少好话。“具体说说,中央的钱怎么拿?” 他的声音放软,却让整个会议室屏住了呼吸。这简单的一句话,仿佛是打开新局面的钥匙。

王晓东翻开文件夹,拿出一叠文件,每一份都凝聚着他和团队的心血:“文旅部今年新设融合示范区,配套资金能解决大头。我们可以把民族文化申遗和项目打包,用政策杠杆撬动资金。” 他看向李维民,“李省长担心的基础设施,我联系了几家央企,他们愿意以 Epc 模式垫资建设。”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这些天来,他四处奔波,为的就是让这个方案有实现的可能。

省长王晓东转动着保温杯,茶水在杯口荡起涟漪:“但丑话说在前头,三个月拿不下批文,一切免谈。” 他的目光扫过王晓东,带着长辈的期许与警告,“罗书记,这个方案风险大,但值得一试。咱们不能再守着金饭碗要饭吃了。” 他的话里既有对王晓东的鼓励,也有对未来的担忧。作为一省之长,他必须考虑得更加周全。

李维民掏出手机,屏幕亮起财政厅的未接来电:“我现在就去堵厅长!不过先说好 ——” 他瞪着王晓东,“要是预算超支,你小子来给我填窟窿!” 说罢摔门而去,震得墙上的相框都晃了晃。那 “砰” 的一声,仿佛是他对这个方案最后的质疑。

散会后,罗卫国留下了王晓东。两人站在落地窗前,看夕阳把城市染成琥珀色。远处的高楼大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年轻人,” 罗卫国的声音混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我当年修第一条盘山公路时,也有人说行不通。” 他拍了拍王晓东的肩膀,力度不轻不重,“但记住,方案是死的,人是活的。麻柳寨的老族长,你得亲自去拜会。”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接下来的三个月,王晓东的日程表精确到分钟。凌晨三点的北京,他在部委走廊啃着冷掉的包子,等着处长开完会。走廊的灯光昏暗,他靠着墙,眼皮直打架,却不敢有丝毫松懈。正午的苗寨,他蹲在晒谷场和老乡掰着玉米算收入账。烈日当头,汗水湿透了他的衬衫,可他顾不上擦拭,认真地听着老乡的每一句话。深夜的办公室,杨刚陪着他反复修改申报材料,烟灰缸里的烟头堆成小山。杨刚打着哈欠,却依然仔细地核对每一个数据,他知道,自己多一份细心,方案就多一份成功的可能。有次暴雨冲垮了去寨子的路,他踩着泥泞走了两个小时,皮鞋里倒出的水混着泥浆,手机在裤兜里泡了水,通讯录全没了。那一刻,他站在雨中,望着被冲毁的道路,心中有过绝望,但很快又振作起来,继续前行。

李维民则化身 “铁面包公”,带着审计组驻进财政厅。“每根铁钉的钱都得算清楚!” 他在预算会上摔着报表,“那个做苗绣培训的项目,买丝线的钱为什么比市场价高五毛?给我查!” 他的眼神犀利,仿佛能看穿每一笔资金的去向。有次发现某笔生态补偿款滞留,他直接把局长叫到办公室骂了半小时,唾沫星子喷了对方一脸,最后自己掏腰包给局长买了包纸巾。在他的严格监督下,财政资金的使用变得更加规范。

省长王晓东的办公室成了 “文旅推介会”。他亲自给文旅部领导寄去苗绣屏风、蜡染画,每一件都精心挑选,希望能展现本省的特色文化。视频会议时身后永远挂着本省的山水画卷,那是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有次专家质疑项目可持续性,他当场拨通麻柳寨支书的电话,让老乡用山歌介绍开发后的变化。电话那头,老乡的歌声悠扬动听,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挂断电话后,他笑着对专家说:“数据会骗人,但老百姓的歌声不会。” 他的笑容里,是对自己决策的自信。

转机出现在深秋。当王晓东带着厚厚的审批文件冲进会议室时,罗卫国正在看麻柳寨新修的风雨桥照片。照片上,风雨桥横跨在小河上,古色古香,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书记,批下来了!”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西装袖口磨得起了毛边,领带歪歪斜斜挂在脖子上,活像刚打完仗的士兵。他的眼神中满是喜悦和激动,这三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罗卫国起身握住他的手,触感粗糙得不像个省长,那一刻,两人都明白了,这不仅仅是一份批文,更是对未来的希望。

一年后,国家考核组来到本省。站在焕然一新的麻柳寨,老绣娘把新绣的锦旗塞给王晓东,上面绣着 “青山常在,富路长开”。八个字,凝聚着老百姓的感激和信任。李维民摸着民宿的雕花窗棂直咧嘴:“没想到这钱真能生钱!” 他掏出搪瓷缸灌了口浓茶,“早知道,当年就该听年轻人的!”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懊悔,但更多的是欣慰。

省长王晓东对着镜头介绍文旅数据时,眼角藏不住笑意。屏幕上,本省的旅游收入节节攀升,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罗卫国望着远处的核心产业区,塔吊与青山相映成趣,突然想起那个燥热的八月:“看来,我们都该学年轻人,换换活法了。” 秘书长杨刚默默记下这句话,钢笔尖在记录本上顿了顿 —— 他知道,这句话,会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会写进本省发展的历史中。而在这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和坚持,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责任。

然而,成功获批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当施工队的挖掘机开进麻柳寨时,意料之外的冲突爆发了。

“你们不能动这棵千年古榕树!” 老族长拄着雕花拐杖,带着十几个村民拦在村口。树皮粗糙的古榕树下,密密麻麻系着祈福的红布条,树根处还供奉着米酒和糍粑。老族长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怒火:“这是寨子里的守护神,挖了它,我们整个寨子都要遭灾!”

王晓东接到消息后,连夜驱车三个小时赶到现场。车灯照亮老族长布满皱纹的脸,他跳下车,顾不上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快步走上前:“老族长,您消消气,有话咱们好好说。”

“有什么好说的!” 老族长气得直跺脚,拐杖重重地杵在地上,“你们这些当官的,说要保护我们的文化,现在却要砍我们的神树!”

王晓东蹲下身,望着老族长的眼睛,语气诚恳:“老族长,我知道这棵树对寨子的意义。我们的规划里,从来就没有要动它的意思。施工队肯定是弄错了,我马上让他们停工。” 他转头看向施工队长,眼神严厉:“立刻把挖掘机开走,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再靠近寨子一步!”

看着施工队撤离,老族长的脸色缓和了些,但依然带着防备。王晓东趁热打铁:“老族长,我想请您和寨子里的长辈们,一起参与规划。这寨子是你们的家,怎么开发,你们最有发言权。”

第二天,王晓东在寨子里的晒谷场摆了几十张桌子,请来省规划院的专家,和村民们一起讨论方案。晒谷场的大喇叭里,播放着欢快的苗族飞歌。李维民也特意赶来,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短袖衬衫,手里拿着搪瓷缸,在人群里穿梭。

“乡亲们,我知道大家担心钱的事。” 李维民站在一张木桌上,扯着嗓子喊道,“我保证,每一笔补偿款,都会一分不少地发到你们手里。要是有人敢动歪心思,我第一个不放过他!” 他的话,让村民们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古榕树被圈进了文化保护区,周围建起了观景台和民俗博物馆。村民们不仅能参与景区的管理和运营,还能通过售卖手工艺品、表演民族歌舞增加收入。

随着项目的推进,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核心产业区的一家新能源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环保不达标的情况。消息传到罗卫国耳朵里时,他正在办公室看文件。啪的一声,文件被重重地摔在桌上:“立刻通知王晓东和李维民,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罗卫国脸色阴沉:“生态保护是底线,谁要是敢破坏,我就摘了谁的乌纱帽!”

王晓东的脸色也很难看,他低头看着手中的调查报告:“是我们监管不到位,我愿意承担责任。”

李维民则气得满脸通红:“这些企业,为了省钱就敢偷工减料,必须严惩!”

最终,这家企业被勒令停工整改,相关责任人被严肃处理。王晓东带着团队,一家一家地检查企业,确保每一个项目都符合环保要求。那段时间,他几乎住在了工地,晒得黝黑,人也瘦了一圈。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项目验收的关键时期。国家考核组的专家们走进麻柳寨,被眼前的景象惊艳了。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吊脚楼错落有致,古榕树下,老绣娘正在教游客刺绣,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在核心产业区,一排排现代化的厂房矗立,却不见浓烟滚滚。省长王晓东向专家们介绍:“我们采用了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了绿色生产。现在,这里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

罗卫国站在一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看着忙碌而幸福的村民,看着蓬勃发展的产业区,心中感慨万千。曾经那个充满争议的方案,如今变成了现实,变成了本省发展的新名片。

庆功宴上,李维民端着搪瓷缸,走到王晓东面前:“小王,以前我对你有偏见,现在我服了!来,我敬你一杯!”

王晓东笑着举起酒杯:“李省长,这杯酒我敬大家。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成绩。”

月光洒在省委大楼上,会议室里的争论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但此刻,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自豪。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这条路,将越走越宽广

项目成功验收后,本省的发展模式成为全国典型,吸引了各地考察团纷至沓来。然而,赞誉声中也潜藏着新的危机。随着游客数量激增,麻柳寨的基础设施开始不堪重负,原本清澈的溪流出现了漂浮垃圾,古寨巷道里时常拥堵不堪。

“王省长,再不想办法,这金字招牌就要砸了!” 老族长拄着拐杖,第三次敲开了王晓东的办公室门。老人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攥着一捧浑浊的溪水,“你看这水,祖宗留下来的聚宝盆,不能让它毁在我们手里啊!”

王晓东望着水样,眉头拧成了疙瘩。他立即召集罗卫国、李维民和杨刚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里,投影仪映出密密麻麻的数据:景区日接待量超设计容量 200%,污水处理系统负荷过载,村民投诉率环比上升 45%。

“得给景区装上‘限流阀’!” 李维民狠狠灌了口浓茶,搪瓷缸在桌上磕出闷响,“再这么搞下去,生态和文化都得被踩烂!”

罗卫国推了推金丝眼镜,目光扫过众人:“王晓东,你牵头拿出方案。记住,发展不能忘了初心,保护始终是第一位。”

接下来半个月,王晓东带着团队扎进寨子。他们白天拿着测绘仪丈量巷道宽度,晚上围坐在火塘边听村民吐槽。秘书长杨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琐碎建议:“石板路太滑要加防滑条”“民宿热水供应不稳定”“停车场离寨子太远”。

最终,一套 “智慧景区” 方案出炉:通过实名制预约控制客流,在溪流上游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引入区块链技术管理旅游收入分配。当王晓东拿着方案去找老族长商议时,老人正蹲在古榕树下编竹筐。

“您看,这是专门给寨子里年轻人做的导游培训计划。” 王晓东展开图纸,“以后游客扫码就能听苗语讲解,还能跟着你们学芦笙、练苗拳。” 老族长布满皱纹的脸终于舒展开,竹篾在他指间翻飞:“娃娃,你这脑瓜子,比我们寨子里的银匠还会打细算盘!”

与此同时,核心产业区也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国际新能源市场波动,几家企业订单锐减。李维民带着招商团队飞赴德国、日本,行李箱里塞满本省的水电资源报告和民族文化宣传片。在东京的推介会上,他操着不太标准的英语,指着大屏幕上的苗绣图案:“我们的工厂,不仅生产电池,更生产文化!” 这句接地气的翻译,让台下的企业家们频频点头。

转机出现在一个暴雨夜。王晓东办公室的灯光彻夜未熄,他和杨刚盯着电脑上的产业数据,突然灵光乍现:“把新能源技术和民族村寨的光伏需求结合!” 天一亮,他们就驱车赶往麻柳寨,在老族长家的木楼上,摊开了新的规划图。

三个月后,全省首个 “零碳古寨” 亮相。吊脚楼的青瓦上铺满光伏板,白天吸收阳光,晚上亮起暖黄灯光;污水处理厂排出的中水,被引入梯田灌溉。国家能源局专家考察时惊叹:“这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碰撞!”

庆功宴设在古榕树下,罗卫国举起米酒碗:“这碗酒,敬守得住底线、闯得出新路的所有人!” 月光透过榕树气根洒在众人脸上,老族长带头唱起了苗族古歌,苍凉的歌声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更有对未来的期许。

随着发展深入,新的课题又摆在眼前:如何让周边贫困县共享发展成果?王晓东在常委会上提出 “飞地经济” 构想,将核心产业区的配套项目分散到各县。这个提议再次引发争论,李维民拍着桌子:“配套厂建那么远,运输成本谁来扛?” 但当他跟着考察团走进偏远的瑶寨,看到瑶族妇女在崭新的车间里缝制汽车内饰,用挣来的钱供孩子上大学时,这个铁打的汉子背过身,偷偷抹了把脸。

如今,站在省委大楼顶层俯瞰,一边是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塔吊如林;另一边,民族村寨在青山间若隐若现,炊烟袅袅。王晓东常对年轻干部说:“发展就像苗家的百褶裙,褶子要一层一层打,路要一步一步走。” 而在他办公室抽屉里,始终珍藏着那枚苗绣书签,提醒着自己为何出发。

喜欢云的归途是故乡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云的归途是故乡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名少的神秘老婆:豪门枭宠AA制哄你入怀试婚老公,一宠到底我老婆是花木兰极品妖孽至尊至尊小厨神火影之从心开始我的傲娇总裁老婆谢邀,人在合欢宗谁走剧情谁是狗斗魄星辰大数据修仙重生之资本帝国四合院:红颜雪茹慧真,众禽酸了重生后,我宠上冷戾大佬白富美的贴身保镖第一豪婿阴影之外秦风杨如雪女富婆的第一神医免费阅读全文快穿之总有男神想黑化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经典收藏别宠了,黑莲花后妈顶不住了!名剑美人[综武侠]轻尘语神话重启之洪荒战界实在太多了蓄意撩惹:京圈二爷低头诱宠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原神:始源律者的光辉照耀提瓦特安老师!你的病弱前男友洗白啦山海探秘之陌途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平安修行记怦然心动荒野直播:小糊咖被毛绒绒包围了逼我断亲,住牛棚我暴富你们哭啥全职法师炸裂高手棹渡军嫂俏!军爷糙!八零随军闪了腰全家置我于死地,转身被世子截胡了
最近更新港片:捶扁陈浩南,夺爱小结巴剜心弃徒?呵,涅盘凰主杀回来了!他出轨,她怀孕,我却成了赢家七零:婚后热恋日常精灵女骑士要我负责的千百种方式逃跑当天,被小叔叔强制占有五年后,她携双胞胎儿女回国认爹好吃懒做小娇娘,好孕连连宠上天综漫观影:不一样的豪兽者仙子不可,我家媳妇太凶了恶女名动天下穿成农门女会梦境预言,带着空间做首富柯学之从Zero开始的救赎实教修罗场: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火烧黎明99岁被亲孙捅死:重生狂宠孙女陵容重生后甄嬛嫉妒成狂小奶瓶肥啾啾,被死对头捡回家爆宠妖女修炼秘籍重生嫡女:凤逆九霄
云的归途是故乡 庄子蝶一 - 云的归途是故乡txt下载 - 云的归途是故乡最新章节 - 云的归途是故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