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东升是在两个钟头后赶到国院的。
下午时分,红墙内的办公室安静如素,透着一种肃穆和威严。
值班的李明华将他迎进一间小小的休息室,态度恭谨,却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卢部长,总指挥还有十五分钟结束接见,然后就是您了,请稍等片刻。”
卢东升点点头,在沙发上坐下。
“无妨,谢谢你了,小李。”
“不客气,您喝茶。”李明华给他倒了杯热茶,正准备说些什么。
突然,外面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探进头来,压低了嗓子,却显得很急。
“李处,电话,清江热线!”
李明华对卢东升歉意地笑了笑,快步走了出去。
卢东升端着茶杯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
清江。
这两个字,像一根细细的针,轻轻扎了一下他的神经。
他问随后进来收拾茶具的工作人员:“国办现在为清江省开通了专线吗?”
工作人员很年轻,但训练有素。
“是的,这是领导特别要求的。”
卢东升没再问下去。
国院为某个地方开通专线,并非没有先例。
在改革开放初期,像临海那样的沿海开放大省,就享受过这种待遇。
目的是为了政令通达,消息上达更加通畅,加快整个行政机器的运转效率。
清江省这次能得到这个待遇,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得出类拔萃。
年前的那场会议,那重要的一步,才是关键。
卢东升默默地喝着茶,心里却禁不住有些复杂的情绪在翻涌。
他离开清江之后,那个地方不光没有后退,反而在一系列事件中表现得更加抢眼,更加优秀。
这从另一个方面,恰恰证明了当初那场政治斗争的正确性。
而自己,在那场斗争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
这种黯然的情绪只持续了几秒钟。
卢东升很快就平复了心绪。
后悔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用的情绪,它只会不断加强你的负面感受,消耗你的精力,于事无补。
现在,他已经重新回到了上升的通道。
只要抓住眼前的机会,未必没有翻身的一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就在李明华预估的时间还剩下五分钟左右的时候,卢东升口袋里的手机发出了轻微的震动。
他拿出来一看,屏幕上“刘清明”三个字,正欢快地跳动着。
来了!
卢东升精神猛地一振。
到了答案最终揭晓的一刻了。
饶是他这样城府极深的人,也不禁有一丝丝地激动。
他摁下接听键,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我是卢东升。”
电话那头,刘清明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
“部长,拿下了!”
短短四个字,让卢东升的心跳都快了一拍。
一种巨大的松快感,瞬间传遍了全身。
他赌对了!
“说说情况。”
“部长,我们押着兴源公司的人,按照我之前安排的内线侦查到的地址,对位于京郊的老工业区进行了突击检查。”
刘清明语速很快,但条理清晰。
“一举查获了该公司用于制假的三处窝点!”
“他们利用废弃的老工厂进行非法生产,将生产出来的劣质产品,全部贴上我们清江省药企和医疗器械厂的商标。”
“企图利用这次援助京城物资的名义,将这些假冒伪劣产品投入市场!”
“金额数量巨大,性质极其恶劣!”
“我们现在已经控制了工厂的所有相关人员,正在进行突击审问。目前得出的初步结果,已经确认,这些产品都是应兴源公司的要求生产的。”
卢东升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时间不多了。
“你带上所有材料,马上赶到国院。”
他下达了指令。
“开警车,打警灯,抢时间,半个钟头之内必须到!”
“我会在领导面前,为你争取一个当面汇报的机会!”
电话那头的刘清明立刻应道。
“是!我马上到!”
……
同一时间,西城区老计委大院。
汪应权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感觉有些心神不宁。
一个七拐八拐才传到他耳朵里的消息,让他坐立难安。
全国防指的治安组,动了兴源公司的人。
作为全国防指后勤保障组的副组长,他们本该是防疫物资管控的主要力量。
可实际上,至少在清江省那批援京物资的调配上,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主导权。
原因很简单。
防治组的刘清明向指挥部建议,说这部分物资关系到一线医护人员的切身安全,建议由部队负责接收和管理。
也不知道上面最后是怎么协商的,居然同意了这个荒唐的建议。
还专门成立了部队组,引入了军方参与指挥部的工作。
这摆明了,就是不相信他们后勤组的人!
现在,果然出事了。
汪应权对这件事会如何处理,抱有极大的兴趣。
兴源公司可不是一般的公司,那是个硬茬子。
里面牵涉了多少有背景的家族和子弟,曾经被人戏称为“二代的零钱包”。
上头不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吗?
当然知道。
但就是没有人去动。
因为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盘根错节,动一个就会扯出一大片。有谁会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去开这种玩笑呢?
想了想,汪应权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打给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后勤组的组长。
他旁敲侧击地表示了自己对这件事的关注。
电话那头的组长,口气却异常严肃。
“就在刚才,这件事已经上了会,受到了组织上的高度关注。”
“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全国防指内部能处理的事情了。”
汪应权心里咯噔一下。
“那我们……我们怎么办?”
组长在那头沉默了几秒。
“听指示吧。”
“另外,我提醒你一句,如果有人找你打招呼,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汪应权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么严重?”
组长的声音压得更低了。
“我只能告诉你,目前被叫去开会的,有卫生部、公安部、中宣部、中纪委和京城警备区,五个组的负责人。”
“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汪应权拿着听筒的手,微微有些发凉。
五个组!
为了一个兴源公司,竟然一下子出动了五个重量级部门的负责人!
难怪组长让自己慎重,不要乱讲话。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更可怕的问题。
“我们组……我们后勤组不去开会吗?”
组长在那头,只是反问了一句。
“你说呢?”
这个反问,像是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汪应权。
领导一旦开始用反问句,那就表明了,前面不是坑,就是雷。
他们后勤组被排除在外了!
这意味着什么?
汪应权不敢再想下去,只能呐呐地说了一句。
“我明白了。”
挂断电话,汪应权还是觉得不放心,后背一阵阵发毛。
他把苏浩叫了进来。
“苏浩,我问你,上次是谁让你去火车站跟人顶牛的?”
苏浩愣了一下。
“哪次?”
“就是碰上那个刘清明那次!”
“哦,那次啊。”苏浩想起来了,“是兴源的谢总。他希望我们能把物资的临时仓库,放到他们公司去。叔,这事有什么不妥吗?”
原来如此。
果然和兴源公司有关。
“叔,究竟出什么事了?”苏浩看他神色不对,小心地问。
“来不及解释了!”汪应权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现在,我们后勤组的货,还有多少是放在兴源公司的仓库里?”
苏浩回答:“不少。大部分货都放在他们公司的仓库里。这事不是组里开会讨论通过的吗?当初在京城,兴源公司的仓库位置最好,地方也最合适,他们又愿意免费提供,这不是好事吗?”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汪应权有些恼火。
“你马上去办一件事,现在就去!不管用什么办法,把我们所有的货,都从兴源公司的仓库里拉出来!”
苏浩彻底懵了。
“全部?”
“对,全部!一根毛都不能剩!”汪应权斩钉截铁,“而且要快!越快越好!”
“可是……这可不容易啊,这么多货还要重新找地方...”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抓紧办!这是命令!”汪应权声音不由得变高。
苏浩带着满腹的不解和委屈,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汪应权一屁股坐回椅子上,感觉浑身脱力。
这事本来没什么。
兴源公司的仓库确实符合条件,租用他们的仓库也合乎程序。
可一旦兴源公司本身出了问题,那没问题也成了有问题!
真是让人郁闷到想吐血!
……
寒冬下的京城,一辆闪烁着红蓝警灯的桑塔纳,正在车流中疯狂穿行。
康景奎亲自驾驶着警车,将油门踩到了底。
警笛长鸣,一路上的车辆纷纷避让。
只用了短短二十分钟,车子就一个急刹,稳稳地停在了国院对面的马路边。
车刚停稳,刘清明便拿着一个公文包,猛地推开车门跳了下去。
他只对康景奎说了一句。
“等我。”
然后便掏出自己的工作证,快步冲向门口的警卫。
“全国防指防治组刘清明,奉命来报到!”
警卫人员不敢怠慢,立刻拿起电话进行核实。
电话刚放下,刘清明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从里面一路小跑着迎了出来。
是李明华。
没等刘清明给他打招呼,李明华已经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
“快!跟我来!领导们都在等你!”
他的动作急切,力气也大得惊人。
刘清明几乎是被他拖着,一路穿过长长的走廊,朝着一间紧闭的会议室飞奔而去。
沉重的大门被李明华猛地推开。
当刘清明被拉进会议室,看清楚里面的情形时,他才终于明白,李明华那句“领导们都在等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着一圈人。
每一个,都是他只能在电视新闻上才能见到的大人物。
卫生部的、公安部的、中宣部的、中纪委的……
还有穿着军装的警备区领导。
以及坐在主位上的几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孔。
所有人的目光,在门开的一瞬间,齐刷刷地投向了他。
那一刻,整个会议室安静得可怕。
刘清明那颗素来沉稳的心脏,突然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整个人,也瞬间变得紧张无比。
这阵仗,太大了。
大到超出了他所有的想象。
喜欢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