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姒洛天

首页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公主她受命于天族长,筑基丹不是这样分配的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阎王让尔三更噶,大佬说:你试试金碗通年代,建国提前了惊爆!四个萌娃带妈咪炸翻大佬集团掠夺与守护重生80年代当军嫂盗墓:开局拿下尹新月,不良帅!穿越之喜满鸿福小农女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姒洛天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全文阅读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txt下载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69章 三一同归(69)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处暑这天,竹艺工坊的院子里堆着小山似的竹料,都是刚从两岸运来的新竹。沈砚秋正带着徒弟们给竹料去皮,他手里的刮刀是用两岸竹的竹根做的,刃口泛着青白的光,刮过竹身时,露出的竹肉一半带着台湾桂竹的蜜黄,一半透着大陆楠竹的翡翠色,像块被劈开的双色玉。

“这批竹料要做冬奥纪念竹盒,”沈砚秋往竹节上喷水,“组委会说要装运动员的奖牌,得编出‘节节高’的寓意。”他脚下的竹屑堆里,混着些极细的竹丝,是陈念台趁大人不注意撒的——这孩子刚会走路,总爱攥着竹丝当玩具,跌跌撞撞地在竹料堆里晃,脖子上的“两岸统一”竹片叮当作响。

春杏抱着画夹在旁边画设计图,笔尖刚落在纸上,就被儿子拽住了衣角。小家伙指着画纸上的竹盒,咿咿呀呀地喊“台台”,他还说不清“台湾”两个字,却知道指着竹盒上的台湾地图图案傻笑。

“这孩子是真认亲,”王婆端着竹筛路过,里面晒着新采的桂花,“昨天给他喂米糊,非要掺着台北寄来的高山茶,不然就噘着嘴不张嘴。”

陈砚正在调试新做的竹制烘干机,机器的骨架用两岸竹的竹骨搭成,扇叶是片巨大的竹篾,转起来时带起的风都带着竹香。他看着儿子在竹料堆里蹒跚学步,突然觉得这场景像幅画——爷爷的竹篾册摊在竹桌上,沈敬之的归燕盒摆在窗台上,两岸竹的新苗在墙角冒尖,而陈念台,就是这幅画上最鲜活的笔触。

下午,台北的竹艺铺发来视频,说他们接到了个特殊订单:有位参加过两岸竹艺营的台湾少年,要定制一百只竹制的和平鸽,送给参加冬奥会的各国选手,每只鸽子的翅膀上都要刻着“两岸同属中国”的字样。

“这孩子说,要让全世界知道,咱中国人的念想,就像这竹丝,斩不断。”视频里的台湾徒弟举着设计图,背景里传来阵阵竹刀削竹的声音,像在给这话伴奏。

陈砚让林溪把设计图传到大屏幕上,召集徒弟们开赶工动员会。“这鸽子不光是礼物,是咱中国人的名片,”他指着屏幕上的和平鸽,“翅膀的弧度要像台湾海峡的曲线,脚爪要抓着竹制的中国结,让谁看了都明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就像这鸽子离不开翅膀。”

动员会刚结束,苏念竹从巴黎打来电话,说她的竹艺馆被选为冬奥会文化交流点,要展出两岸合作的竹艺作品。“我把那只地球仪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她的声音带着兴奋,“有个法国议员问我,为什么中国的竹子能编出全世界,我告诉他,因为我们的竹子扎根深,心里装着整个世界。”

陈砚让她把两岸竹的新照片发过来,想印在纪念竹盒的内衬上。照片里,巴黎竹艺馆的橱窗里,两岸竹的枝叶正伸向窗外的埃菲尔铁塔,像在温柔地触碰这个世界。

赶工的日子里,工坊像座不夜城。台湾来的老艺人负责雕刻和平鸽的眼睛,他的放大镜下,每只鸽子的瞳孔里都刻着个极小的“中”字;大陆的竹编师傅教年轻人编中国结,说“这结看着复杂,其实就一根绳,像咱中国人的心,再远也连着”;陈念台则成了“监工”,谁偷懒就拽谁的裤脚,逗得满院子人直笑。

有天深夜,陈砚起夜去看竹料,发现沈砚秋还在竹楼里加班,他正用竹丝给和平鸽编脚环,每个脚环上都刻着两岸的经纬度。“想让拿到鸽子的人,用手机一查就知道,这两只脚,都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沈砚秋的眼里布满血丝,却亮得像落了星子。

陈砚往炉子里添了把柴,火光映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每个有竹艺坊作品的地方都插着面小国旗。他想起爷爷当年在祖屋的油灯下编竹篮,大概从没想过,有一天陈家的竹艺能走出国门,能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坚守。

冬至那天,最后一只和平鸽完工了。两百只鸽子在院子里排开,翅膀的竹丝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脚爪的中国结随风轻晃,像片白色的海洋在涌动。冬奥组委会的人来验收时,当场红了眼眶:“这哪是工艺品,是咱中国人的骨气啊。”

发运前,陈砚让每个人在和平鸽的翅膀上签了名,从台湾老艺人到刚入门的小徒弟,连陈念台都用指纹按了个红印。“这鸽子带着咱所有人的念想,”他摸着儿子的头,“要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人的心,就像这竹丝,拧在一起,比钢还硬。”

和平鸽启运那天,村里的人都来送行。王婆往装鸽子的竹箱里塞了袋桂花,说“让外国朋友闻闻咱家乡的香”;那个台湾小徒弟把自己编的第一只竹蜻蜓塞进箱缝,说“让鸽子带着它飞,就像我也去了冬奥会”;陈念台则抱着只最小的和平鸽,在它翅膀上亲了口,留下个湿漉漉的印子。

送别的车队刚出村,就看到两岸竹的新苗在路边排成行,每棵竹苗上都挂着片竹制的小旗帜,风一吹,像片跳动的火焰。陈砚知道,这些竹子会记得,有群中国人,曾用最温柔的手艺,诉说最坚定的信念。

春节前,冬奥村传来消息,和平鸽成了最受欢迎的礼物,很多外国运动员都在社交媒体上晒照,说“这只竹子做的鸽子,比金牌还珍贵”。有位台湾运动员特意发视频,说要把鸽子带回台湾,挂在自家的竹楼上,“让它每天看着玉山,也看着大陆的方向”。

除夕夜,竹艺坊的人聚在竹楼里守岁。沈砚秋打开视频,和台北的竹艺铺连线,两岸的徒弟们举着酒杯对饮,唱着同一首《难忘今宵》;春杏抱着陈念台,在他耳边教他说“台湾是中国的”,小家伙奶声奶气地跟着学,逗得满屋子人直笑;陈砚则翻开爷爷的竹篾册,在最后一页写下:“竹可焚,不可毁其节;人可离,不可断其根。”

窗外的烟花在夜空绽放,照亮了院子里的两岸竹,竹梢的积雪簌簌落下,露出下面泛着青的新枝。陈砚知道,这故事还长着呢,就像这竹子会一年年长高,就像陈念台会一天天长大,就像千万个牵挂会慢慢变成团圆。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守着这炉火,守着这片竹,守着心里的根,让每个春天,都有新的竹苗破土而出,让每个冬天,都有温暖的念想在心里发芽。

竹楼的灯亮到天明,炉子里的火映着满屋子的笑脸,陈念台的笑声像串银铃,混着竹丝碰撞的轻响,在岁月里酿出最醇厚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是中国的味道,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顺着竹香找到的,根的味道。

惊蛰这天,竹艺工坊的院子里飘着淡淡的竹香和泥土的腥气。陈念台已经三岁了,扎着两束小辫,正蹲在两岸竹的新苗旁,用竹制的小铲子给竹苗培土。他脖子上的\"两岸统一\"竹片被晒得发亮,是春杏每天用香油擦过的,说是\"让念想也沾点过日子的香\"。

\"台台,慢点挖,别伤着竹根。\"春杏抱着刚绣好的竹制屏风走过,屏风上用彩线绣着两岸的风光,左边是阿里山的姑娘,右边是长城的烽火台,中间用金线绣着棵枝繁叶茂的两岸竹,竹梢上停着只竹制的和平鸽。

这屏风是要送给北京冬奥纪念馆的,作为永久展品。沈砚秋正在给屏风装竹制的框架,框架用\"九转连环篾\"编的,轻轻一推,屏风就能旋转,把两岸的风光都展现在眼前。

\"昨天纪念馆的人打电话,说要给这屏风设个专区,\"沈砚秋擦了擦额头的汗,\"还说要请咱去讲讲这屏风背后的故事,讲讲两岸竹的来历。\"

陈砚正在调试新研发的竹制投影仪,机器的镜头是用两岸竹的竹节打磨而成的,投出的影像里,两岸竹的生长过程被放慢了百倍——根须在土里纠缠,枝叶在空中相拥,像对久别重逢的亲人。他指着屏幕对围过来看热闹的孩子们说:\"你们看,竹子都知道要往一起长,咱人更得记着这份情。\"

正说着,林溪举着手机跑进来,声音里带着兴奋:\"师傅,台北的竹艺铺火了!有位台湾艺人照着咱的和平鸽,做了组'两岸团圆'竹雕,被选为台湾省送给冬奥纪念馆的礼物,雕的是两岸的孩子在两岸竹下一起编竹筏!\"

视频里,那组竹雕栩栩如生:大陆的孩子举着竹篙,台湾的孩子握着竹篾,竹筏上放着个竹制的地球仪,仪面上用竹丝编着\"一个中国\"。最动人的是竹筏下的水纹,用竹丝编着无数个\"归\"字,像条永远流动的河。

\"这才是真的手艺,\"陈砚感慨道,\"能把心里话刻进竹里,让谁看了都懂。\"他让林溪把竹雕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念想墙\"上,旁边就是春杏的屏风设计图,两张图放在一起,像幅完整的\"两岸团圆图\"。

入春后,两岸竹艺交流中心正式成立了。中心的大门用整块两岸竹雕刻而成,左边刻着\"同源\",右边刻着\"共流\",门楣上是用竹丝编的\"中华民族\"四个大字,阳光透过竹丝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拼出片流动的光斑,像无数个跳动的音符。

成立那天,老和尚带着镇魂寺的僧人来了,还带来了用镇魂竹雕刻的\"和平钟\"。钟声敲响时,院子里的两岸竹突然沙沙作响,竹节上的花纹竟在阳光下连成了句话:\"两岸一家亲,共筑中国梦。\"

\"这是竹灵显圣了,\"老和尚双手合十,\"说明天道人心,都盼着团圆。\"

陈念台被钟声吓得往娘怀里钻,却又好奇地探出头,指着两岸竹上的字咿咿呀呀地喊。春杏抱着他,在他耳边轻声说:\"那是说,台湾和大陆,就像妈妈和宝宝,永远不分开。\"

那天下午,苏念竹从法国寄来个包裹,里面是本她写的《世界竹艺史》,扉页上用中文写着:\"中国竹艺是世界竹艺的根,而两岸竹艺,是这根上最壮的芽。\"书里特意用三章篇幅介绍两岸竹,还配着陈念台在竹苗旁学步的照片,图说写着:\"新生的希望。\"

陈砚把书放在竹楼的藏书阁里,旁边就是爷爷的竹篾册和沈敬之的归燕盒。他突然觉得,这些物件就像串珠,被\"中国\"这根线紧紧串在一起,少了哪颗都不完整。

四月初,两岸的孩子们要联合搞场\"云编竹筏\"活动。大陆的孩子在竹艺工坊编竹筏的主体,台湾的孩子在台北编竹筏的帆,最后通过视频拼接在一起,拼成艘完整的\"团圆号\"竹筏,送给冬奥纪念馆。

活动当天,陈念台穿着件竹纤维做的小褂子,上面印着两岸竹的图案,在镜头前晃来晃去。轮到他展示手里的竹丝时,小家伙突然举起脖子上的竹片,对着镜头喊:\"台台,家!\"

虽然吐字不清,却让两岸的孩子们都笑出了眼泪。台湾的孩子们举着刚编好的竹帆,上面用竹丝编着\"我们回家了\",大陆的孩子们则举着竹筏主体,上面刻着\"欢迎回家\"。

当两段视频拼接完成,\"团圆号\"竹筏在屏幕上完整出现时,整个竹艺工坊都沸腾了。孩子们蹦着跳着,手里的竹丝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像无数根连接两岸的线。

\"这孩子说的对,\"王婆抹着眼泪,\"家,咱都有一个家,叫中国。\"

入夏时,春杏的屏风和台湾艺人的竹雕一起在冬奥纪念馆展出了。陈砚带着沈砚秋、春杏和陈念台去参加揭幕仪式,小家伙第一次坐高铁,一路上都扒着窗户看,指着窗外的竹林喊\"两岸竹\",惹得邻座的台湾同胞直笑,说\"这娃认亲认到家了\"。

揭幕仪式上,当覆盖在展品上的红布被揭开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春杏的屏风和台湾艺人的竹雕并排摆放,中间用竹丝编着条彩带,上面写着\"两岸同根,艺脉同源\"。

有位外国记者好奇地问陈砚:\"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用竹子做艺术品?\"

陈砚指着屏风上的两岸竹:\"因为竹子有节,像中国人的骨气;竹子空心,像中国人的包容;最重要的是,竹子的根扎得深,无论长到哪里,都记得自己的故土。\"他抱起陈念台,\"就像这孩子,生在大陆,记着台湾,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根,在整个中国。\"

陈念台似懂非懂,却对着外国记者举起脖子上的竹片,奶声奶气地喊:\"中——国!\"

那天下午,他们去了祖屋的纪念馆。陈砚打开阁楼的门,阳光照在爷爷和沈敬之当年用过的竹笔上,泛着温润的光。沈砚秋拿起两支笔,递给陈念台一支:\"来,娃,给爷爷和太爷爷画个竹子。\"

小家伙握着竹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画了棵竹子,竹根在大陆,竹梢在台湾,中间用条直线连着。虽然画得不成样,却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

回程的高铁上,陈念台睡着了,手里还攥着片两岸竹的叶子。陈砚看着儿子恬静的睡颜,突然想起爷爷竹篾册里的最后一句话:\"守艺如守心,心在,根就在。\"

他知道,这故事还长着呢。就像这飞驰的高铁,载着他们奔向更美的未来;就像这两岸竹,会一年年长高,一年年茂盛;就像陈念台和无数两岸的孩子,会慢慢长大,把这份念想一代代传下去。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守着这份心,守着这份艺,守着这个家,让两岸的竹丝永远相连,让两岸的念想永远相通,让这门手艺,这份牵挂,像竹子一样,生生不息,向着阳光,向着团圆,永远生长。

高铁窗外,成片的竹林在风中摇曳,像无数双挥舞的手,在欢迎着远行的人回家。车厢里,陈念台的小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大概是梦见了两岸的孩子,正在两岸竹下,一起编着永远编不完的竹筏,驶向永远的家。

喜欢一人之下,烽火铸铁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一人之下,烽火铸铁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猫灵御世:我的御兽皆灵猫小区求生,但我被拉入了管理群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人生修改:被赶出家门的官三代一觉醒来自带地摊系统郭嘉神道帝尊站在文娱上游火影之从心开始好兄弟变身豪门少女,我把她收了无限潜能花自飘零独上兰舟重生西游之万界妖尊校花狂少穿越:开局成为乞丐,觉醒系统机甲屠魔录大数据修仙庶女攻略变身捷德:继承父业,我成了黑暗奥特曼无敌升级王
经典收藏被小娇妻壁咚后,厉总他反客为主和我妈一起穿越,我爸在家做后勤荒年全国躲旱尸,我有空间我不虚领证当天踹了渣男闪婚大佬影视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套路出牌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原神:始源律者的光辉照耀提瓦特实在太多了喰种:开局抓小偷死后:偏执王爷他为我殉葬了铁马飞桥新书无敌邪神凶宅鬼探怦然心动志村团藏的人生模拟系统困惑人生一遇总裁误终身九州仙尊们的高冷小祖宗青云平步寻晴记至尊星魂
最近更新救赎莫问天明日方舟:龙门模范警员女侠留步,锦衣卫大人包宠的镜渊魔影女皇的影帝老公超倒霉的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精灵宝可梦之登神长街八零:牛马老太重生,这次我当搅家精综影视:炮灰逆袭之路九零:说好绝嗣大佬,怎么一胎三宝星辰未坠时四合院:大领导是我的老政委觉醒功德系统:靠断案成警界神话八零替嫁:冷面教官的掌心娇斩神:开局药王,红缨爆衣斩妖灭鬼,从高中开始穿成恶毒女配怀了学神男二的崽被淹死的蜗牛神医嫡女:冷面王爷的掌心宠穿成傻女去流放,独美发财不原谅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姒洛天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txt下载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最新章节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