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曹书瑜带冯修齐也来府中看望禾娘。
此时是盛夏,母子俩牵手进入二院,就见二叔二婶坐在廊檐下下棋。
白白胖胖的冯修鸿站在椅子上观棋,眼见爹爹的棋子逼得娘亲节节败退,小家伙立即出声道:“爹爹,大伯母和二哥来了!”
冯铭轩抬头看向院门口,冯修鸿飞快的捡起几粒爹爹的棋子,攥在手心,只是他胖乎乎的小手,又哪里能藏住几颗棋子?小拳头边露出半颗黑棋子来。
禾娘瞧着儿子笑,儿子捡起的正是几粒关键的棋子。
诶哟!儿子能帮她作弊了。
很快禾娘目瞪口呆,惊呼出声道:“鸿儿,你手上拿的是甚?”她知晓儿子帮她拿的是相公封住她退路的棋子,可这怎么可能?孩子才一岁多,就能看懂棋局了么?
冯修鸿眨巴着大眼睛,小手背到身后,一脸天真的道:“娘亲,没啥?”
冯铭轩瞧了一眼棋盘,好儿子!天天见他们下棋,竟也看出了门道!
只是儿子的声东击西用得不错,大嫂和二侄儿确实来了。
冯铭轩与禾娘同时放下棋子起身,冯修鸿也将棋子放进棋罐里,转头看向走来的人,软糯糯的喊:“大伯母,二哥!”
曹书瑜身着一袭天水青纱裙,袖口并蒂莲暗纹,左手牵着冯修齐,右手拿青色丝帕不时帮身边的小胖墩擦擦汗水。
冯修齐松开娘亲的手,“登登登”跑过来,拉住禾娘的手道:“二婶,二叔!”
再看向冯修鸿笑道:“三弟,二哥来了!”
冯修鸿高兴的道:“二哥!”
冯铭轩与禾娘同曹书瑜见礼,然后带着侄儿和儿子去了三院,二院让妯娌俩话家常。
小兄弟俩手牵手,蹦蹦跳跳的在前面走,就听冯修齐道:“三弟,二婶若是生了两个妹妹,能送给二哥一个妹妹么?”
“三哥,没有妹妹,是两个弟弟!”
“二弟不对!是两个妹妹!不是弟弟!”
“是两个弟弟!”冯修鸿坚持!
“能不能有一个妹妹?”冯修齐急着让步了,讨好的攥紧三弟的手,他就是想要妹妹,像南念妹妹一样好看的妹妹。
“不行!三哥!”南念妹妹喜欢哭唧唧,冯修鸿不喜欢妹妹。别的都好商量,唯独妹妹不行!
冯修齐松开了三弟的手,双手抱臂。
他有些不喜欢三弟了,他止住脚步转身看向冯铭轩,委屈的道:“二叔,三弟可小气了!一个妹妹都没有么?”
冯铭轩听两个小豆丁唠叨半天,原来是在讨论娘子肚子里的孩子。
齐哥儿想要妹妹,鸿哥儿想要弟弟,一个喜欢妹妹,一个喜欢弟弟,这下闹掰了。
嗯……兄弟情就这么没了。
冯铭轩好笑的一手牵一个孩子,坐在凉亭里道:“鸿哥儿不喜欢妹妹,是因为妹妹喜欢哭闹,齐哥儿呢?为何喜欢妹妹?”
冯修齐嘟起嘴道:“南念妹妹好看!”
这小坏蛋,还是小豆丁就能看出小女娘好看了?
冯铭轩笑问:“北柯姐姐不好看么?”
冯修齐点点小脑袋道:“好看!二叔,修齐有长姐了,没有妹妹!”
冯铭轩笑道:“二婶肚子里现在还不知晓是弟弟还是妹妹,要等他们出生后才知道哦!”
“二叔,那还要等多久?”冯修齐着急了。
“明年三月就知道了!我们一起等弟弟妹妹出生可好?”
还要等好久哦!小豆丁忧伤的眯起眼睛。既然是很久以后的事,那他还是原谅小气的三弟吧!
很快,冯修齐重新拉住冯修鸿的小手,点点小脑袋道:“三弟,我们一起去喂鱼!”
矛盾化解开又是好兄弟,两个小豆丁一人抓几粒鱼食,扔进水池里……
二院,小桃给二位少奶奶斟茶后,候在一旁。
曹书瑜的眼睛盯着禾娘的肚子看了几息,才两个多月,虽然怀的是两个孩子,弟妹的肚子还是平的。
禾娘记起了大嫂坎坷的过往,将小几上的果脯蜜饯轻推到她面前道:“大嫂尝尝这葡萄干,口感尚可。”
曹书瑜翘起兰花指捻了一颗送进嘴里,甜甜的、软软的,她心底刚漾出的酸涩就这么压了下去。“弟妹,这葡萄干不错,可是在东大街干果铺子里买的?”
“正是,大嫂喜欢吃就带一包回去,府里的采买管事前几日买回来的。”禾娘也吃了几颗葡萄干,这几日她能吃些甜食,不反胃了。
“那嫂子就不客气了!”曹书瑜微笑道,“弟妹怀孩子辛苦,针线活儿就不要做了。我每日在家里无甚要紧事,多给弟妹做几套婴孩穿的小衫。”
“多谢大嫂!那我也不客气了!”禾娘笑道,她尽量不去提孩子的事,顺着大嫂的意思就是。
曹书瑜微笑道:“家里的跑马场建好了,在那里避暑很不错。等明年弟妹生下孩子后,我们就可以一起住到跑马场避暑。”
禾娘颔首道:“听相公说起过,以后我们想一起带孩子玩,跑马场还真是个不错的地方。”
妯娌俩坐在一起温声细语的交谈,曹书瑜又道:“相公前两日购得一支百年人参,我今日带给弟妹,小心保管,等明年分娩时用得上。”
禾娘感激的道:“百年人参多难得啊,大嫂应当留起来自己养身子。我用几十年份的就够用了!”
曹书瑜柔声道:“弟妹怀的是两个孩子,这是在为冯家开枝散叶,是冯家的大功臣!多精贵的药材弟妹都用得!”
禾娘噗嗤一声笑道:“大嫂言重了!人参我收下,我们是一家人,大嫂多来玩啊,不用每次来都给我带东西!”
“哼!弟妹的话中意思就是想嫂子带东西来呗,只是一般东西哪里入得了弟妹的眼,有二叔在,弟妹啥稀罕物件儿没有?”曹书瑜也打趣起来。
“说真的,大嫂,你和公爹婆母住在一起,得亏你照料二老,我离得远,很少回去伺候他们!”禾娘真诚的道谢曹书瑜。
曹书瑜微微摆头道:“说起伺候公爹婆母,大嫂就有愧了。成亲第三日,我准备晨昏定省去四院给二老请安,结果婆婆直接让我不用守那些规矩。只初一十五去她们那里请安即可!这样通情达理的公爹婆母,可真是打着灯笼都难寻!”
禾娘颔首,她的婆婆真是为儿媳着想的好婆婆,她嫁入冯家五年多,给公爹婆母请安的次数屈指可数。
喜欢禾娘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禾娘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