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东京城渐渐染上了岁末的暖意,杨骏的日子过得倒也清闲自在。除去每日在府中与苏娃儿、周娥皇闲话家常,偶尔陪着依依去街头逛逛市集、尝尝小吃,其余时间便都泡在闻道书院——或是带着学子们做浮力、杠杆的实践实验,或是讲解《大周日报》上的新政见闻,或是与调来的国子监先生探讨授课之法,日子充实而安稳。
卢多逊自那日书院离去后,每日晨昏定省,反正他来了只是静静地旁听,其他时间便再无动静,这倒是让杨骏少了几分烦扰!,对此,杨骏也是高看了他几眼!让杨骏最为心喜的是:书院内的学子们愈发刻苦,一个个褪去了初入学时的懵懂怯懦,眼中多了几分求知的笃定……
转眼便到了岁末最后一天。杨骏在书院给学子们简单办了个小聚,分了些糖果点心,又叮嘱他们年后按时返校,便解散了书院,准备动身前往符家!
杨骏刚换了一身素净锦袍,迈步走出府门,正要吩咐铁柱备马前往符府,却见街口尘土微动,一队轻骑疾驰而来。为首一人身着暗纹常服,未带仪仗,面容英毅,眉宇间自有帝王威仪,正是当今官家郭荣!
杨骏心中一惊,连忙快步上前,躬身行礼:“草民杨骏,拜见官家!不知官家驾临寒舍,有失远迎,还望官家恕罪!”
郭荣翻身下马,脸上带着几分爽朗笑意,伸手虚扶:“免礼免礼!近日南方进贡了一批上好清酒,朕尝着醇厚,便想起你这能聊能饮的知己,今日特来与你把酒言欢,快起来吧。”
他目光扫过杨骏身后的府邸,又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闻道书院方向,笑道:“怎么,你这是要出门?”
杨骏直起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喜色,恭敬答道:“启禀官家,方才出门前,门口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还琢磨着今日定有喜事临门,没想到一出门就遇上官家,这可是天大的福分!”
“哈哈,还是你的嘴最会说!”
郭荣被他逗得朗声大笑,语气愈发亲和道:“今日来,一来是与你小酌,二来确实有件要事相商。秦凤四州是你当年力主前往拿下的,如今朕决意征伐西蜀,这领兵主将之位,你心中可有属意之人?”
杨骏心中了然,官家此来,核心正是为了征蜀人选。他笑着侧身,抬手引向府内正厅:“官家这边请!草民猜,官家心中怕是早已有人选,今日不过是想考考草民,看看草民能不能猜中官家您的心思!”
“还得是你啊,骏哥儿!”
郭荣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道:“没你在的朝堂,议事都觉得索然无味!满朝文武,也就你能这般懂朕,一猜即中!”
说话间,府内的苏娃儿与周娥皇已然听闻消息,连忙整理衣饰出来迎驾。二人敛衽行礼,声音温婉:“民女参见官家。”
郭荣见二人举止端庄、谈吐得体,又瞧着府内陈设雅致,不由笑着对杨骏打趣:“哈哈,骏哥儿,你可真是好福气!有这般两位贤内助帮衬,难怪你愿意赋闲在家,不羡鸳鸯不羡仙,朕真是羡慕你啊!”
杨骏笑着躬身谢恩,引着郭荣进了内堂。岁末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暖炉旁,茶香袅袅,驱散了冬日的寒意。郭荣在榻上坐定,端起侍女奉上的热茶抿了一口,旋即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地看向杨骏,沉声道:“骏哥儿,别卖关子了,说说吧——你心中属意的征蜀主将是谁?”
郭荣目光灼灼地等着杨骏的答案,内堂中茶香氤氲,暖炉的火光映得两人面容愈发沉静。
杨骏略一沉吟,缓缓开口,语气郑重:“官家,上次拿下秦凤四州,向训大人与王景大人劳苦功高,麾下将士也骁勇善战。只是如今天下形势不同,征蜀乃是大战,路途遥远、山川险阻,对主将的精力与决断要求极高——二位大人年事已高,怕是难以承受这般长途奔袭与持久鏖战,确实不再适合担此主将之任。”
郭荣闻言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说的正是朕的顾虑。向训与王景都是宿将,忠心可嘉,但征蜀之事,容不得半分勉强。那你觉得,何人可担此重任?”
杨骏话锋一转,神色愈发严肃道:“官家,征伐蜀地,非寻常战事可比。蜀道艰险,易守难攻,但若只是强攻,即便拿下城池,也难免损兵折将;更重要的是,蜀地百姓久受孟昶苛政之苦,心中本就有怨,若是主将不能约束兵士,一旦破城后纵兵劫掠、残害百姓,必会激起民愤,到时候‘城破而心不服’,怕是会重蹈历史覆辙,引发叛乱,得不偿失。”
他想起历史上王全斌征蜀后的乱象,眉头微蹙:“所以臣以为,征蜀之道,其下伐城,其上得心。主帅人选,除去必须有攻城野战的实打实本领,能统筹全局、克敌制胜外,更关键的是要能严律军纪、体恤百姓,让兵士不敢妄动民财、不害民命。唯有如此,才能‘兵不血刃’收服民心,让蜀地真正归入大周版图,而非仅仅是军事上的占领。”
郭荣听得连连颔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你说的极是!朕要的不是一座空城,是能为大周所用、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蜀地。那依你之见,满朝文武中,谁能兼具这两样特质?”
杨骏心中已有计较,却没有直接点破,而是反问:“陛下心中想必已有初步人选。臣斗胆猜测,陛下属意之人,怕是相州留后王全斌?”
郭荣眼中精光一闪,笑道:“哦?你怎知朕想到了他?”
“王将军南征时立下赫赫战功,勇冠三军,攻城略地的本事毋庸置疑,是军中少有的猛将。而且,当时他可是追随向大人拿下秦凤四州的悍将!”
他话锋一顿,语气凝重:“王将军勇猛有余,但素来治军偏于宽松,如今征蜀,若是不能让他立下严规、约束手下,怕是会出乱子。蜀地民风彪悍,一旦民怨沸腾,即便拿下城池,后续安抚也会耗费巨大心力,甚至影响北伐大业。”
郭荣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沉声道:“你提醒得好!朕只想到他的战功,却险些忽略了军纪这层关键。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若是不用王全斌,还有何人可选?”
“官家,草民举荐曹彬!”
“曹彬?”
郭荣乍一听到这个名字时,不免有些意外……
喜欢十国风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十国风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