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坐在饭馆的桌子前说话,云舒坐在何子辰身边安静的听着。
“爷爷,您什么时候回京市去?”
“我暂时不打算回去了,你大伯这里忙不过来,我在还能帮衬点,我现在住在你大伯家,吃喝有人管,你回去跟你三叔说一声,让他放心。”
这件事也是何父仔细思量过的,跟何南两口子说好了,他在店里能帮忙端菜,收拾碗筷,也省的雇人了,就他们两口子确实有点忙不过来。
“人老了,也得运动运动,在京市也是闲着,还是老家舒服。”
何子辰听爷爷这么说,点头,“我会转告三叔的。”
在店里坐了一会儿,何子辰就打算回去了。
“把这个拿回去吃。”
王慧芳递给云舒一包东西,云舒摸着还有点热。
何南说道:“好东西也没有,这是今早卖剩的包子,还有不少呢,你们拿回去尝尝。”
饭馆原先是只卖早晚餐的,后来生意好,也就一天都开着了,但做买卖就是这样,做多了可能会剩,做少了可能又不够卖了。
何子辰想着出来之前小阳让他买肉包子,现在有了。
“好,爷爷,大伯,大伯母,那我们走了。”
“哎,骑车慢点。”
路过供销社的时候,云舒突然说道:“买盆。”
何子辰没听清,转头看她,“什么?”
云舒声音提高:“你不是说要给你娘买盆吗?”
何子辰一只脚踩地,把车停了下来,他已经忘了这事了。
“你进去买,我在这等你。”
说着就要掏钱,云舒已经从后座上跳下来,走进了供销社。
盆是她弄脏的,她自己买。
从供销社出来的时候,云舒买了一个盆,还称了两斤江米条。
何子辰看见也没说什么。
只是在她坐好之后,就骑开了。
到家,自行车还没停好,小圆小满就跑出来了。
云舒朝他们招手,“小圆小满快来,看姐姐给你们买的好吃的。”
何子辰听到她的自称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这是怎么论的辈分。
“哇,江米条。”
小圆之前吃过,所以认的,小满不记得了。
小阳他们也闻声出来,“大哥,你买包子了没有?”
“没有。”
小阳撇嘴,“真是越来越小气了。”
云舒看了何子辰一眼,对小阳说:“没买,是你大伯娘给的。”
小阳看了一眼盆里,果然放着一包东西,他走过来伸手接过去。
“还热着呢。我吃一个。”
说着打开袋子,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就咬。
“猪肉白菜的,真香,大伯娘做饭就是好吃。”
高翠云出来正好听见这话,“你娘做饭不好吃?”
小阳嘿嘿一笑,“都好吃,我媳妇做的最好吃。”
王春兰红着脸拍了他一下,“吃你的吧!”
小阳手抖了抖,“哎呀,别动我,小心馅掉了,媳妇,你尝一口,真的挺好吃的,还温着呢。”
王春兰笑看着他,“你吃吧,我晚上吃。”
云舒把手里的江米条递给了王春兰,“这是我给孩子们买的。”
王春兰摆手,“这也太多了,我给他们拿点就行,分开吃。”
云舒摇头,“我不爱吃甜的。”然后就塞到了王春兰的手里。
小明说道:“还有人不爱吃甜的啊?”
王春兰说:“那当然,有的人喜欢吃甜,有的人喜欢吃辣,有的人喜欢吃酸,那就有人不喜欢了。”
“我听我爷爷说,他们的一个战友,就特别喜欢吃花椒,从老家出来的时候就带着好几包花椒,平时当零嘴,也当饭吃,我爷爷尝了一颗,咽都咽不下去。”
小明诧异,“那还真是人各有异,口味不同啊。”
“呀,你们还真买盆了?还是大红喜字的,真喜庆!”高翠云看着地上的陶瓷盆说道。
云舒小脸一红,不是她要买带喜字的,而是只有这一种。
高翠云拿起盆对着云舒说:“这盆给你洗脸吧,我洗脚捡旧盆就行了。”
云舒摆手,“不用,伯母您用吧。”
何子辰看出云舒的尴尬,对他娘说:“就一个盆,您想怎么用都行。”
高翠云问道:“饭馆生意怎么样?”
“我爷爷给打下手,大伯说生意还不错,客人也多。”
“那就好,你大伯娘手艺好,开饭馆也合适。”
到晚上还早,几个人坐在炕上打起了扑克
王春兰看着地上两个孩子玩耍,顺便看看小阳手里的牌。
云舒刚开始就连输三局,何子辰看不下去了,仔细跟她说了规则。
“春兰,我看着孩子,你上来玩吧,我不会。”
王春兰笑着说:“刚开始都是这样的,去年冬天我们没事干,就想起了打扑克,人数不够把娘都拉上了,她也不会,但玩着玩着也就摸见门了。”
小明也说道:“云舒姐,就是个游戏,咱们随便玩,谁输谁赢都没关系的。”
云舒想着何子辰跟她说的规则,又输了两把之后转输为赢。
“不错。”
连何子辰都夸了她一句。
云舒顿时来了信心,接下来连赢五局。
这下就不得不佩服她了。
小阳惊讶道:“刚才还不会,就这么一会儿你就成高手了。”
云舒不好意思的说:“我没有技巧,我就是记住你们打下去的牌,推测你们还有什么牌。”
小阳眼睛微睁,“这么多牌,你能记住吗?”
云舒点头,“不多吧。”
何子辰嘴角勾了勾,来了句:“她大学毕业,这点牌还能记不住。”
小明看向云舒,“姐,你是大学生啊?”
云舒摸了摸鼻尖,“毕业好几年了。”
一屋子人,除了何子辰都有点面面相觑。
因为他们一家子,没有一个是读书好的,连高中都没上过,别说大学了。
他们几时也羡慕大伯家的子晴姐和小年,人家姐弟俩都考上了京市的好大学,现在也都在京市工作。
而只有他们二房都是文盲,就算何子辰后来在何朗的催促下上了夜校,但也没法跟人家比。
村里人也有说闲话的,说大伯家的基因好,他们几兄弟没有读书的命,要不是三叔把大哥带出去,说不定二房三兄弟都是务农的。
喜欢七零大院:冷面糙汉宠妻成瘾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七零大院:冷面糙汉宠妻成瘾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